為什麼自己坐新能源汽車更容易暈車呢?

2025-06-05 06:25:23 字數 3539 閱讀 1035

1樓:火景將酷滴

為什麼自己坐新能源神伍汽車更容易暈車呢?從小型麵包車到大型卡車和巴士,電驅動車輛的電磁強度和電場強度都非常低。標準比智慧型手機低幾十上百倍,比國家標準限值低幾百到幾千倍。

因此,磁場問題是乙個沒有任何討論價值和意義的話題。如果你想找到乙個準確的答案,你必須使用儀器來測試,而且成本並不高。相反,沒有必要不經測試就提出問題,否則會顯得 "很反智"。

<>答案可以歸納為兩個字--"適應"。每個人都會塌敗習慣於他所駕駛或乘坐的車輛,而在換車後會感到 "頭暈"。因為要和車輛形成加速曲線、制動曲線、噪音線、氣味和振動等資料,每次駕駛或乘坐各種車輛時都要進行 "資料驗證"。

車輛啟動--感應系統啟動平衡系統,感應系統呼叫儲存資料(習慣養成),平衡系統從感測器(器官)收集資料,收集的資料和儲存的資料進行比較和驗證,資料匹配沒有感覺,這就是大腦和視覺、聽覺、嗅覺系統在駕駛汽車時要做的團瞎顫事,沒有暈車。大腦依靠前庭、視覺和四肢來感知和控制身體的平衡。這些器官起到了 "採集感測器 "的作用。

每次開車或騎車時都會收集資料,但在早期收集資料時已經形成了一套模式(資料或程式),只有當兩者匹配時才不會出現 "bug"。

汽車和船舶的加速能力不同,實施的範圍也完全不同。例如,在汽車上通過車窗可以看到路況,車輛啟動後的噪音、振動、尾氣氣味會通過五官告訴大腦車輛啟動了;大腦隨即做出反應(準備)來平衡身體。但坐在船上,你看不到任何外部場景。

如果你看著甲板或其他移動的物體,你的大腦會預設船是靜止的,所以你不會感到暈眩。但海浪將船搖來搖去,身體實際上是不平衡的--但大腦認為應該是這樣,所以發生了bug,暈船就發生了。

2樓:羅文

因為有很多人受不了突然的加速,也受不了頻繁剎車,所以才更容易暈車。

3樓:超級開心哦是

這些車的加速是非常猛烈的,輸出是從0到最大的,這樣的話會讓一些敏感的乘客感覺非常頭暈的。

4樓:帳號已登出

這些車有著能量**系統旦碰,陪胡踩油門的時候輸出是比較大的,鬆開的時候會有一些**,這樣的話會有一些頓挫感,會非常模亂談容易暈車。

現在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為何坐新能源汽車容易暈車?

5樓:下骨戀斷衡

發動機不同,柴油引擎的動力增加是緩慢線性的,在起步時車輛伴隨著地板座椅拉手的抖動感開始了緩緩加速;而電引擎的動力增加是瞬間的,柴油機有500牛公尺的扭矩假設在轉速2500轉電動車啟動快,經常急起急停,有些司機又開的快,所以很容易暈車。坐車的時候,可以囑咐司機開慢一點。

<>正常燃油車起步時需要離合器逐漸結合傳遞動力,這個過程相對柔和,給人的感受非常平穩,不闖動,這樣就不容易暈車。而電動汽車電動機與驅動輪之間是直接連線,輕易做到更快的零百加速,反映到日常駕駛上,如果一款電動汽車在調校上沒有做好,在駕駛感受上簡單粗暴,那麼剛起步的那一剎那,必然會帶來 g 值過大的問題,容易讓人感到眩暈。

傾向於模仿燃油車的駕駛感受,簡單來說就是將電動汽車的加速儘可能做的均勻線性,減少不適感。將動能**的等級分成幾個級別,除了最高階別的一半都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感。說白了就是本身的敏感體質,在電動車不規則加速、減速的作用下,變的更敏感、適應起來也更慢;正常體質的朋友可能暈一次或兩次後即可適應,而敏感體質就慢了!

電動車暈車的源頭,是逃不開責任的。無論是大巴還是乘用車,電動車設計無先例可循,只能是儘可能的以高效能豪華車為對標依據,所以就會有懸架偏軟、加油收油響應敏捷等特點。分5次加速到100公里(更符合日常駕駛的實際情況),那麼電動車用20秒,汽油車至少40秒以上。

實際加速能力和加速感受電動車比汽油車快一倍都不止,快的車容易暈車,很正常。

6樓:乙個

新能源的汽車雖然能夠讓我們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但是因為它的發動機包括裡面的一些內飾,選擇的也都是新能源的材料,所以就會有很嚴重的難聞氣味,有的人接受不了就比較容暈車。

7樓:辛格

因為新能源汽車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而且會有很嚴重的氣味,讓人坐的時候非常難以接受。

新能源車為什麼更容易暈車

8樓:週週聊汽車

新能源車更容易暈車是因為車輛加速快、動能**突兀、高頻噪音。

1、車輛加速快。

因為新能源汽車是由電機進行驅動的,而電機的特性就是能在瞬間爆發出最大扭矩,車輛頻繁急加速雖然會讓駕駛人覺得很爽,但是會給其他車內人員帶來不適感,容易感到胸悶,最終導致頭暈、噁心或想吐。

2、動能**突兀。

新能源汽車會在車輛滑行或制動時進行動能**,以此來達到省電的目的,但大部分車型的動能**系統都介入得很突兀,車內乘客會感覺到一股拖拽感,身體的慣性也隨著車輛動能**或者加速而改變,就像公升降電鬥李梯頻繁公升降般讓人不知所措,時間一長就容易暈車了。

3、高頻噪音。

新能源汽車山源在行駛時看似比燃油車更安靜,但其實它的電機會產生200~2000hz的中高頻噪音,人的耳朵對此類高頻噪音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即便新能源汽車開得十分平順,也依舊有乘客會感到頭暈不適,而燃油車產生的30~300hz低頻噪音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對於容易暈車的人群,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緩解:

1、在太陽穴和人中處塗抹清涼油、風油精,可逗銷態以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頭暈噁心。

2、服用暈車藥,儘量在乘車前30~60分鐘服用。

3、可以閉上眼睛休息,儘可能地不要去想暈車這件事,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就是平臥休息。

為什麼坐新能源電車比坐燃油車更容易暈車?

9樓:懂車愛車的小莫

坐新能源電車比坐燃油車更容易暈車是因為驅動形式的改變。

坐電車容易暈車主要是由於電機的低扭特性,起步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起步時會給乘客一種很突然的感覺。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是有限的,為了提公升其續航能力,會配備能量**系統,在剎車時會有被拖拽感的感覺。

純電動汽車應該算是汽車市場的起步階段,很多車主還在開燃油車。如果直接更換純電動車,車主無法完全適應,電動車加速效能更快,制動系統更靈敏。電動車的駕駛感和乘坐感比較突兀,乘坐電動車會讓人暈車。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電動車與生俱來的特性。鏈知如今,大多數公共汽車已經公升級為電動汽車。乘坐公交車時,公交車突然加速,動力輸出會非常明顯。

只要電機傳遞訊號,汽車就能以最大扭矩輸出,爆發力突然出現突變。如果這種狀態持續時間長,很容易讓人產生暈車的感覺。

坐車防止暈車方法有:

1、儘量選擇異味較少或者流通性較好的車。如果是私家車出行,最好是開啟一點車窗保持車廂內的空氣流通。一旦發生不適的現象,儘可能要把握能離鎮消開車廂的機會,落車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2、優先為暈車者安排乙個好的座位。建議挑選位於交通工具最穩處的座位,最不會暈車的位子依序為駕駛座、副駕駛座。

3、分散注意力。可以和暈車者聊聊天,但是注意儘量避免讓暈車者頻繁擺動頭部的動作,比如說回頭或者抬頭低頭等。另外,可以多看看外面遠一點的建築物,知道自己是在前進的。

如果地方空曠,沒有能參照的建築物,可以讓暈車者閉上眼睛休息、睡一覺。

4、乘車前吃飯最好五六分飽。乘車前,記得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吃撐了,五六分飽棚旅消就可以。在上車半個小時吃片暈車藥。

汽車後排為什麼更容易暈車,汽車後排為什麼更容易暈?

後排視野較前排就差很多了,當內耳前庭正在適應向前移動的速度時,眼睛卻沒有充足的視野來認定自己是在運動還是靜止。如果此時眼睛盯住車輛內部的物體,大腦就會收到 沒有移動 的訊號,造成內耳和大腦資訊不同步,進而出現頭暈。根據這個原因,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開車的時候玩手機會暈車了。要去看前排,也不要去看什麼...

為什麼乘客比司機更容易得暈動症?

第一,大腦高速運轉!乘坐者和駕駛者的定位不盡相同,乘坐者是以一種最舒適的狀態在乘坐汽車,發生緊急轉彎和過顛簸路段甚至急剎車的時候,人是從零反應再到做出應急策略,這樣大腦所受到的反差和平行度的改變就會變得很大,也就更加容易眩暈了!而司機因為必須要全神貫注的開車,所以發生急轉彎的時候能自己提前預判,這就...

為什麼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

發展新能源車,除了因為新能源車本身更環保 動力等效能更優越以及更適合未來的智慧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倒逼國內的能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即發展新能源車會逼著電力擴容和發展,電力有了更大的市場,又會逼著電力的清潔化 否則環保那關通不過 電力的清潔化又會逼著相關產業開發成本更低 質量更高 效能更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