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的一道數學題,大2的我硬是解不出來?

2025-06-06 13:40:13 字數 3322 閱讀 4284

1樓:網友

先這樣來分析試試:如果純粹的按題目描述的情況來看,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次肯定要放入包子,念動咒語之後包子的數量才能增加,如果每次把多出來的給了孫悟空和豬八戒,剩下的應該還是唐僧初始放入的數量。

這樣,到第三次再念增加的部分應該和給孫悟空和豬八戒的一樣多,也就是說出了給沙和尚的之外,應該還有第一步放入的那些包子。顯然,用簡兄困這樣的邏輯來操作肯定是無法實現最後三個徒弟的包子一樣多這樣攔唸的結果的。

個人以為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操作,先放入乙個包塵悉子(由於題目沒有要求討論饅頭的情況)後,唐僧連續念動兩次咒語,包子從1個變成4個,給孫悟空2個,剩下的兩個再放入魔法袋,然後再念一次咒語,又變成4個,把增加的2個給豬八戒,之後再放入後不再(或直接不放入)念動咒語,把剩下的2個包子給沙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三個徒弟得到的包子一樣多。

2樓:網友

7年級的話應該有代數了,那麼假設桐睜廳包子開始有x個,因為每次拿出一樣多的,就設定拿出為y個。

第一次給孫悟空後剩下,2x-y

第二次給豬八戒剩下2*(2x -y)-y

第三次給沙和尚2*(2*(2x-y)早空-y)=y得到8x=7y,因為題目是最少是多少,所以可以得局隱到包子開始是7個,每個人分到8個。

第二個饅頭,假設開始a個,每次給b個。

第一次給孫悟空剩下3a-b

第二次給豬八戒剩下3*(3a-b)-b

第三次給沙和尚3*(3*(3a-b)-b)=b得到27a=13b,所以饅頭開始有13個,每個人分到27個。

3樓:宛丘山人

設包子數、饅頭數開始都有x個,每次拿出三人的包字數為b、饅頭數為m個。

第一次給孫悟空後,剩下包子:2x-b 饅頭:3x-m

第二次給豬八戒後,剩下包子:2(2x -b)-b 饅頭:3(3x-m)-m

第三次給沙和尚後,剩下包子:2[2(2x -b)-b]=b 饅頭:3[3(3x-m)-m]=m

x=7b/8=13m/27 7*27b=8*13m 189b=104m

因x是整數,所以b是8的倍數,m是27的倍數,而8|104,27|189

取沒臘 b=104,m=189 x=91

所以開始時饅頭、襲察扮包拍灶子有91個,每個人分到包子104個、饅頭189個。

初一數學問題2道(貌似難)

4樓:ceo_周董

3×(4+10+-6)=24

2.(1) 五次。

2) 由於"投資人繼續投資,下一期追加的投資股數必須是上一期的2倍",所以張某最先投資1股後,從第二期開始,投資數分別為2,4,8,16股。到破產為止張某共投了5期。

於是,若張某在破產前一期(即第4期)停止投資,則前4期他所投資的股數為1+2+4+8=15

因此總投資額=450×15

而每股的回報金額是不變的,都為(530+10),因此,若張某在破產前一期停止投資,他的投資回報率=[(回報金額-投資額)÷投資額]×100%=[(530+10-450)×15]÷(450×15)=20%

3)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張某在參與這次傳銷過程中損失的錢數=16股的總錢數-前4期回報的總金額-16股×10元/股(商品)

450×16-(530-450+10)×15-16×10=5690(元)

大二的學生做不出來的初一的數學題,求解答

5樓:不說

如果都是正方形的話可以補全整個長方形~~

就是a(a+b)-1/2b(a+b)-1/2a*a-b(a-b)=a2+ab-1/2ab-1/2b2-1/2a2-ab+b2=1/2a2-1/2ab+1/2b2

代入就是。同為大二表示做這題也有點吃力啊。。。大學學的啥都會了。。。

6樓:一刻永遠

很簡單的。

陰影面積。左邊小正方形面積+右邊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即那個三角形面積)-最下方那個大三角形面積。

分之1×分之1×(==

7樓:網友

若那兩個是正方形 =>左下三角形面積=b^2/2 右上三角形面積=(a-b)*a/2

陰影面積=b^2/2 +a^2/2 -ab/2 =(a^2+b^2-ab)/2

一道數學題不會,七年級上(求解)

8樓:犯罪的嫌疑人

因為都是一平公尺的計算,敘述我就簡單點:假設木料錢為a,木料工錢為a,瓷磚錢為b,瓷磚工錢為b,則有:b=a+5 b=4/3a a+a=135 b+b=110四個方程四個未知數理論上能夠接觸答案,不過根據你的條件我發現了矛盾,木料的加工費便宜,材料費也便宜,但總價值卻比瓷磚高,這讓我有點費解,是之前是少5元還是後面是3/4,你自己好好看看條件,對應的進行修改即可,畢竟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9樓:網友

設1平方公尺木板要a元,那1平方公尺瓷磚是4/3a元,木板工錢是b元。

4/3a+b+5=135

a+b=110

就能解出a=60,b=50

10樓:網友

題目中資料不準確。

一道數學題不會,七年級上(求解)

11樓:佤山貧困戶

鋪1平公尺木板需衡碰培要x工錢,購買1平公尺咐唯吵察木板需要y錢。

x+y=110 (x+5)+4/3y=135

幾個七年級的數學題不會 求解

12樓:芳風默

m,b,c的值分別4,5,-2 小紅把c看成了-3

一道數學題,實在想不出來

13樓:網友

卡車從甲地開到乙地要15時,轎車從乙地到甲地要10時,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在距中點120km處相遇。

那麼兩車相遇用去的時間=1/(1/15+1/10)=30/5=6時所以,卡車走了全程的6/15=2/5,轎車走了全程的6/10=3/5,轎車比卡車多走了全程的3/5-2/5=1/5兩車在距中點120km處相遇,即是說轎車比卡車多走了120*2=240km

所以兩地相距240/(1/5)=240*5=1200千公尺。

14樓:劉文衡

解:因為當路程一樣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所以卡車與轎車的速度比就是10+15=2:3

因為相遇的點距離中點為120千公尺,所以轎車多走了120×2=240千公尺。

240÷[(3-2)/(2+3)]=1200千公尺。

15樓:劉向陽盼盼

1÷(1/15 + 1/10)

6 小時 相遇時間。

1200 千公尺 兩地路程。

一道六年級的數學題,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

因為半圓的面積是628平方釐米,所以整個圓的面積是628 2 1256平方釐米 圓的面積是半徑的平方乘以3.14 那麼圓的半徑的平方便為1256 3.14 400 那麼圓的半徑便為20釐米 也就相當於長方形的寬 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則直徑為20 2 40釐米 相當於長方形的長 那麼長方形的面積為2...

一道六年級的數學題 5,一道六年級的數學題

你可以返回來推算 小亮是最後拿走的,最後肯定是1個,1個的一半是半個,再把剩下的半個拿走是不是1個 再前面拿走的是小紅,小紅拿走小亮的1倍加半個再加剩下的半個,這樣就是2個,小紅就是拿走了2個 小明是第一個拿的,小明拿的是小紅和小亮的總和加半個再加剩下的半個,這樣小明就是拿了4個 4 2 1 7 個...

求助一道五年級數學題,求解一道數學題。

設第一種種子有x千克,則第二種種子有72 x千克2 5x 72 x 5 9 72 392 5x 40 5 9x 33 40 7 45x 33 7 45x 40 33 7 45x 7 x 45 設第一種有x千克,則第二種有 72 x 千克,列方程得72 2 5x 5 9 72 x 39 72 2 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