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感
1樓:青檸姑娘
綜合實踐性課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打破了傳統分科主義課程的束縛,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拓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它不用現成成的教科書,而是根據教師的專業判斷和學生的自主選擇,來確定現實社會的課題從而問題解決學習。雖然綜合實踐性課程有很多價值,但是在它的執行中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一、學校及教師觀的轉變。
應試教育使許多學校並不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程的改革不僅僅是用一種課程元素替代另一種課程元素而已,雙重課程要素需要嵌入支援性的體制、機制之中才能獲得發展的根基和動力。綜合性課程的實施需要併入課程表,有專門活動時間,如果沒有課時的話,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沒有保障的。教師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呢,前面說到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與教材編選者和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就是教師,那麼勢必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要很高了,於此同時,教材的編寫教師和執行教師可能並不是同一人,那麼在指導上有可能會出現一定偏差。
二、學生參與原理。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由教師片面灌輸的教學,而是學生基於自己的言行,主動地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在我們傳統的 分科學習中是有測試評估作為激勵的,這就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但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怎麼樣才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在平時學科的壓力下,安排出一定的時間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還還是需要一定研究的。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理論上能帶給學生很多益處,但是怎樣才能把這些益處落到實處,就需要我們且思且行了。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怎樣的?
2樓:教育達人小嫣
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分別提出學段目標。拿歷春在課時安排上,小學1-2年級,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高中執行課程方案相關要求,完成規定學分。原則上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任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其他學科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方式為考察**、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以及黨團隊教育活動、博物館參觀等。綜合實踐活動以小組合作方式為主,也可以個人單獨進行。小組合作範圍可以從班級內部,逐步走向跨班級、跨年級、跨學校和跨區域等。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哪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課,語文課程裡就有,屬綜合性學習,學習寫計劃或者策劃方案什麼的,鍛鍊學生操作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數學課裡也有,比如學畫畫比例,學生去量操場,然後來製作比例尺圖形。這些活動都強調學生親自參加實踐,得到鍛鍊 其實這個課程,包含在其他課程之中,把它獨立出來,就是給充足的時間去做這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不具有哪個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以學生的經驗,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更有效的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和 精神 請教教師資格考試 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特徵 問題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什麼樣的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分科課程有什麼區別
其目標是 第一學段 一 二年級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 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3.熱心參加校園 社群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 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第二學段 三 四年級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