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忘祖出自於哪裡?數典忘祖的意思

2025-06-15 20:50:12 字數 1201 閱讀 7677

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於《左傳·昭公十五年》。

春秋時,晉國以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景王於是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畝做王室,為什麼獨獨晉國沒有?

籍談:「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必須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

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為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事呢?」籍談聽了便無話可說。

等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又評論籍談說:「敏譽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竟然會列舉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

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橋耐段,用來比喻人忘本。

2樓:藤原彌

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

數典忘祖的意思

3樓:小楠愛教育

拼音】shǔ diǎn。

基本釋義】歷舉典故以證實道理。

示例】章穗態炳麟《辨詩》:「詩又與議奏異狀,無取數典,鍾嶸所以起例,雖杜甫媿之矣。」

數典忘祖的祖出自**?

4樓:不一樣的網路工程師

數典忘祖左丘明的《左傳·昭公十五年》這個典故。

左傳·昭公十五年》載:一次,晉大夫籍談出使周朝。宴席間,周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

周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遊陵唯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後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也常用來譏刺對本國曆史的無知。

什麼叫數典忘祖?數典忘祖的出處是什麼?

5樓:網友

典故:左傳·昭公十五年》載:周景王十八年(魯昭公十五年,西元前527年),晉大夫籍談出使周王室。

宴席間,周景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晉怎麼沒有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

周景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

閒人夢語,月落波平 出自於哪裡

閒人夢語,月落波平 出自延參法師 延參法師禪說正能量 生活的方法就是在煩煩鬧鬧中,保持一份內心世界的平衡,心自不傷,命又奈何。命運裡不管經歷什麼 錯過什麼,都不外乎一個結局,閒人夢語,月落波平。延參法師禪說正能量 人生從來多起伏,這些恩恩怨怨的因緣,是一種豁達瞭然的提醒,並不是自我任性的再一次比較,...

打破沙鍋問到底 出自於哪裡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是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讀音 d p sh gu w n d o d 出處 宋黃庭堅 拙軒頌 棗模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引證 陶行知 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 我們...

這是出自於哪本書的啊,這句話出自於哪本書?

和下一樓一樣 同問 知道了可以告訴我嗎?同問,知道答案能順便告訴我嗎 這句話出自於哪本書?這段話出自汪曾祺的散文集,書名叫 人間草木 裡面有一篇叫做 夏天 的散文,此段就出自這篇散文。人間草木 從汪曾褀創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最早的寫於四十年代,大部分寫於後半生,風格從華麗歸於樸實,技巧臻於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