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tdtdtd的家
碘乙酸抑制糖酵解實驗中產生的氣泡是: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中氣泡產生的原因是:利用碘乙酸對糖酵解過程中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的抑制作用,使3-磷激甘油醛不再向前變化而積累歷培。硫酸肼作為穩定劑,用來保護3-磷酸甘油醛使不自發分解。
然後用2,4-二硝基苯肼與3-磷酸甘油醛在鹼懷條件下形成2,4-二硝基苯肼-丙糖的棕色複合物,其棕色程度與3-磷酸甘油醛含量成正比。 三支試管,1號管:加入了三氯醋酸,破壞了全部的酶,所以不可進行糖酵解;2號管,放進碘乙酸,對糖酵解過虛陸程中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的起抑制作用,3號管,什麼都差爛頃不加。
放進37℃中,然後就可以看到,3號管發酵得最爽。泡泡是co2 .然後為了驗證 「3-磷酸甘油醛不再向前變化而積累」,所以我們再對號管進行處理。
步驟不說了,看最後的結果,說明了2號管的3-磷酸甘油醛最多,也就是證明了碘乙酸的抑制劑作用。
2樓:低調不張揚
試管森侍中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進行如下代謝途徑,產生co2:①葡萄糖ep途羨唯徑兄春培2丙酮酸+4nadh+4h2乙醇+2c02+2nad②葡萄糖emp
糖酵解中間產物的鑑定實驗中哪一發酵管的生成氣泡多,哪一管顏色最深,為什麼
3樓:巨蟹座的
加入碘乙酸等抑制劑的試管顏色最深。沒加任何物質正常發酵的試管氣泡最多。原因分析:試管1,由於在之前步驟中加入了三氯乙酸使酶變性因而沒有中間產物產生,因此顏色最淺。
試管2,因為加入碘乙酸,對糖酵解過程中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的起抑制作用,使中間產物積累,因而與顯色劑反應顏色最深,但是碘乙酸只是起到延緩作用,還是有少量葡萄糖酵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試管3,因為步驟一中未加入三氯乙酸也未加碘乙酸,所以反應正常進行,中間產物沒有積累,被酵母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氣泡最多。但是在終止發酵時仍有一部分的中間產物生成無法進一步反應,中間產物比試管1多而比試管3少,因此與顯色劑反應顏色比試管1深而比試管2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