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赫宰是我的
難道這個世界上除了哥哥真的就沒有人能演梅蘭芳,如果讓哥哥來演梅蘭芳真的就會超過黎明嗎? 哥哥如果活到現在的話,也有52歲了,他比黎明大十歲,如果哥哥活到現在,我還真不希望他出演梅蘭芳,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這是個出畝虛力不討好的角色。現在哥哥在我們腦海中的音容笑貌依然是03年之前的樣子,年輕,沉穩,魅力十足,甚至是他演《霸王別姬》時的樣子,那一年,他才三十七歲,更加年迅李燃輕,我們如何能拿那個時候的哥哥和現在的黎明比呢?
如果說《梅蘭芳》裡一定有紙枷鎖存在的話,那這個紙枷鎖首先就是《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的紙枷鎖,《霸王別姬》裡的哥哥就是黎明的紙枷鎖。 《梅蘭芳》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大概是出在觀眾已先入為主的把梅蘭芳定性了,梅蘭芳是誰?梅蘭芳是大師,大師應該什麼樣子?
氣宇軒昂,英姿颯爽,舉手投足,卓爾不群,這才是大師,「面」不是大師,大師也不能軟弱。<>
同時,它的問題更出在陳凱歌身上,他不肯按照觀眾的定性來塑造梅蘭芳,他只想還原乙個真實的梅蘭芳,結果人物是還原了,可是劇情還是很戲劇化,所以大家覺得這部**好看,好看的彆扭,彆扭就彆扭在這個真實的「梅蘭芳」身上了。 縱觀陳凱歌的電影,擾廳發現他有個癖好,就是對藝人題材很感興趣,從《邊走邊唱》到《霸王別姬》,從《和你在一起》到《梅蘭芳》,在其他的電影裡也偶爾會出現一兩個民間藝人的角色,可能他從小在這個圈裡,知道這圈裡的酸甜苦辣,從而折射到他的電影裡,有一種迥然不同的感覺。採訪中,他說梅蘭芳實際上是乙個被**和大眾綁架的人,所以我又想起了電影一開始就出現的且貫穿影片始終的那個紙枷鎖,對於梅蘭芳本人和《梅蘭芳》這部電影來說,最大的紙枷鎖是誰?
就是觀眾,就像當年的梅蘭芳一樣,他的紙枷鎖就是臺下的那些座兒。 所以,孟小冬一再對梅蘭芳說:「畹華,不怕」。
這大概也是影片開拍以來,陳凱歌和黎明一直對自己說的話。不過,陳導也很聰明,提前給自己找好了乙個臺階,因為「輸不丟人,怕才丟人」,此話半句為《無極》,半句為《梅蘭芳》
2樓:達
梅虛告蘭芳》的影評,有九篇要把《梅蘭芳》和《霸王別姬》相比,比的結果肯定是《梅蘭芳》不如《霸王別姬》,從而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陳凱歌老了,疲態盡顯,霸氣全無,氣數已盡,該像十三燕一樣,退出歷史舞臺了。第二,如果這**讓哥哥來演,效果肯定不一樣,至少惡評的數量要少很多,而那些為《梅蘭芳》叫好而末了也要把「黎明扮演梅蘭芳」這一條單獨的拿出來批判批判——彷彿不在《梅蘭芳》裡找出點缺點,人家就會把他當作陳凱歌的槍手似的——的影評,就真的認為它完美攜殲了?
總而言之,彷彿是這樣的邏輯:《霸王別姬》是完美的,《梅蘭芳》是有缺點的,缺點就在黎明扮演梅蘭芳,如果讓哥哥來演梅蘭芳,《梅蘭芳》就完美了,甚至要超過《霸王別姬》。事實真是這樣麼?
果真如此,那麼陳凱歌就真的是很可悲,靠乙個演員來挽救一部電影,對乙個導演來說雖不能算是恥辱,但至差隱明少也是可悲的。我相信陳凱歌不是這樣的導演,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導演裡,他是出了名的嚴謹,細心,嚴謹到影片中的乙個細節他都不會勉強為之,否則他也不會讓王學圻拍了36條都不過。如果觀眾看得仔細,影片中很多不為人注意的細節他都要用心處理,比如邱如白勸說孟小冬離梅蘭芳那一段,邱如白說完話之後,背景聲音用了風鈴,那種風鈴的聲音就像警鈴一樣的在孟小冬的腦海中敲著,對細節都如此關注的導演,他怎麼會對自己影片中的主角的選擇留下這麼大的乙個「敗筆」呢?
這顯然不是乙個「敗筆」,我們都說《梅蘭芳》的第一段好看,的確,我也覺得很好。
3樓:無地無天一地詩
看,好看的原因是因為這一段裡有「鬥」,明目張膽的「鬥」,有戲劇張力,餘少群戲劇演員的身份給這場「鬥」錦上添花,這當然黎明是演不了的。後面幾段,陳凱歌將梅蘭芳的焦點轉移了,不是在京劇本身上而是在生活和事業上,就像我們不能想象黎明演第一段的梅蘭芳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同樣不能想象餘少群演後面幾段的梅蘭芳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一開始我也認為黎明演的梅蘭芳太面,太懦弱,除了梅葆玖我們都不知道真實的梅蘭芳什麼樣子,梅葆玖對黎明是肯定過行謹的,如果玖爺真的是礙於面子,那我們看看來自梅蘭芳研究專家李伶伶的話:
由於梅家三代在舞臺上飾演女人,梅蘭芳的性格柔弱而溫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永遠的彬彬有禮謙和從容從善如流。」看了這一段,覺得黎明演得像嗎?敏帶衡<>
再看這一段:「梅蘭芳兒時不僅木訥而且內向,他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常常因背不出《三字經》、《百家姓》之類而被先生懲罰、打手心。其實他小時候完全沒有超出同輩的機敏和靈氣,長得也不是特別討喜、可愛,一張胖嘟嘟的臉,細長的眼睛,厚厚的嘴唇橋做,寬闊的腦門,表情經常木然,就連他的大姑母都用『言不出眾,貌不驚人』」,看完這段後,你覺得餘少群演得像嗎?
有的人可能要說了,那是因為哥哥不在了,所以陳導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黎明。我只能說,你們喜歡的是哥哥,不是凱歌。如果《霸王別姬》不是哥哥演得,有幾個人會說它好?
《梅蘭芳》中的梅蘭芳為什麼這麼做?
4樓:小武子
梅蘭芳搜帶為了拒絕為日本人演出,用了許多辦派者法——藏身租借;遠避香港;蓄鬚明志,賣房度日;打針裝病,險些丟命。(四件)
梅蘭芳想盡辦法拒絕演出的同時自己也經歷了各種危險和困難——比如——為了躲避日本人的糾纏,梅蘭芳深居簡出,不再登臺——忍受著,作為藝術家不能演出,不能創造的痛苦,忍受著虛度藝術生命的精神折磨。
文中還提到梅蘭芳為了不世羨蘆給日本人演出打針裝病差點危及生命。
電影《梅蘭芳》為什麼讓人淚目?
5樓:張往捕娛
電影《梅蘭芳》讓人淚目,因為這部影片不但細膩描述了梅蘭芳與大伯之間的「父子」之情,而且還刻畫了真摯的兄弟情。。
梅蘭芳與他的大伯之間的關係,大伯既是他的長輩也是他的老師。這種亦父亦師的關係影響著梅蘭芳的一生。
接著就是梅蘭芳與邱如白之間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兄弟」情。是邱如白髮現和挖掘出梅蘭芳的潛能。順其自然的帶出十三燕與梅蘭芳的戲曲對臺賽,他們二位是對戲曲的「痴」情。
影片中最打動人心的,是梅蘭芳與孟小冬之間的情愫。影片通過兩人戲曲的交流,**,演繹。彼此之間也引起了「共鳴」之情。
終究也是因為彼此對戲曲的大愛而放棄了個人的小愛。終究也就成了愛而不得。
6樓:羊咩咩咩
<>12月4號夜間,我很幸福地看到了梅蘭芳在北京市的首映禮。兩個半小時的作品一點也不冗長。我很高興。
———與此同時,這是我2021年見到的值得看的電影。
梅蘭芳按時間順序講述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長約50分鐘,相互關聯相對較小,展示了梅蘭芳先生三個不同的生活方面。
總而言之。
第乙個小故事敘述了梅蘭芳(黎明曙光)叛變了老人,得到了造型藝術榮譽;
第二個小故事敘述了梅蘭芳放棄了戀愛,做到了工作的頂峰;
第三個小故事敘述了梅蘭芳放棄了演出,完成了愛國主義精神的理想化。
這三個故事共同構成了梅蘭芳電影、京劇電影和名人傳奇。
<>也許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是陳凱歌如何突破霸王別姬,講述了乙個與過去完全不同但同樣經典的故事。
但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發現導演計算了原來的電影,因為在這部電影中,梅蘭芳根本不是程蝶依,而是完全變成了乙個像白紙一樣簡單的角色。梅先生骨子裡只是個普通人。他只是想給每個人乙個樂趣。
與此同時,他想過上誠實、簡單、簡單的生活。周韻姜文在對梅蘭芳老先生的很多描寫中選用了最安全性的。你可以說他不夠經典,但他永遠不會說他不夠好。
誰能否認我們對生活最簡單的追求?這是生命中最高的存在狀態。
正是因為梅蘭芳先生的真實和純潔,他才能生動地詮釋世界上的各種形式。
誰敢站起來反駁上述觀點?但僅僅這樣演這部電影是不夠的,因為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樣一群不亞於主角的配角尤為重要,其中最出彩的是邱如白孫紅雷。
這一人物角色圍繞這部戲,也是這部戲中最優秀的人。
他是梅蘭芳生活的啟蒙老師,是梅蘭芳事業的指導者和先驅。為了追求藝術,這個角色可以放棄事業、命運、家庭、情感、生活和尊嚴。
在最後一章中,他甚至拋棄了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追求藝術。他是梅蘭芳中不封魔不活的程蝶衣,但他與程蝶依不同。邱如白實際上討論了藝術的最終價值和意義,值得深思。
瞭解梅蘭芳?
7樓: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臺。
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梅蘭芳為什麼叫梅蘭芳,什麼的梅蘭芳?
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 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什麼的梅蘭芳?愛國的梅蘭芳。受到厲麟似 非暴力不合作 思想的影響,抗戰時期的梅蘭芳在面對敵人威逼利誘時表現出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智慧與膽識。日寇佔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願為日本的 ...
關於梅蘭芳的,關於梅蘭芳的資料?
芳 1894年10月22日 1961年8月8日 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 1894年 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臺。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
梅蘭芳的簡介,梅蘭芳的簡介20字?
20個字不能說明問題啊!梅蘭芳 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 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光緒二十年 1894年 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梅蘭芳八歲學藝,11歲登臺。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