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超參加了夷陵之戰,戰役的結局會不會改變?

2025-06-21 00:50:18 字數 2988 閱讀 1969

1樓:陽光的

會的,如果是馬超參加夷陵之戰,憑藉他的軍事實力是很有可能轉敗為勝的,他可以說是戰場上的一匹黑馬。

2樓:茅廬論古今

那麼也不會改變其實,因為夷陵地帶山林草木極多,道路不便利,即使馬超率領西涼鐵騎敢來也是無用武之地。

3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不會,個人的武力再強大也無法主導戰爭的走向,有他沒他結果是一樣的。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不帶趙雲和馬超?

4樓:柒個與十一

夷陵之戰劉備之所以不帶趙雲和馬超,就是因為劉備他是有自己的計謀的,他覺得他可以戰勝這場戰爭,所以他覺得多帶一些人其實是浪費人才。

5樓:人能科技探索

夷陵之戰的時候,馬超被劉備安排出兵奪取涼州去了,趙雲非常反對劉備討伐東吳,所以劉備不可能帶著趙雲去參加夷陵之戰。

6樓:教育答主***

因為當時,這兩個人也有更重要的作戰任務,所以就沒有帶著。

夷陵之戰時,如果曹操沒死的話,會不會馬上出兵攻打東吳呢?

7樓:研究的風格我

基本不會馬上出兵,他會靜觀其變,因為這樣符合他的理念和利益。

夷陵之戰,曹操若在世。只需作壁上觀即可。曹丕就是這樣做的。當然了,「武裝遊行」,適當的壓力還是要給的,但也僅限於此。)

首先,在土地和人口之間,他對後者更看重。

如果馬上出兵攻打東吳,不用說意在奪取東吳的土地。不好意思,從一系列的實踐看,曹操對人口更看重,即「徙民」。如陳寅恪老先生所說:

他同袁紹作戰,曾徙燕、白馬民。同孫權作戰,曾徙淮南民。同張魯作戰,又曾徙民。

劉備與孫權交兵,他如果馬上出兵又能得到多少人口呢?

曾做《短歌行》的曹操。「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才是他的志向和夙願。)

況且上一輪的「徙淮南民」,最終結果對曹操而言很尷尬。如《三國志-魏志》一四《蔣濟傳》所載,曹操很尷尬,對著當初勸阻他的蔣濟一番自嘲。恐怕,就此成為了陰影,不到最後得到確證的有利圖之,曹操,不僅不會馬上出兵,很可能壓根就不會出兵,頂多派出小股,如張遼等「武裝遊行」一番、顯示存在和壓迫而已。

其次,在外部和內部問題之間,他對後者更重視。

東漢晚期,三足鼎立之勢已成,三家中,內部最不穩定、亟需整合的就是曹操,回顧一下,無論是征討馬韓,還是回擊關羽,內部都發生諸多叛亂。更何況,青徐二州的臧霸只是表面服從,實際上如同割據。所以,內部問題對曹魏而言更為緊迫。

不僅曹操在世如此,曹丕也是如此。所以,曹丕在位七年和曹叡的早期,都是堅持防禦。即便曹丕三次伐吳,結果如何?

有大規模交戰嗎?其實,曹丕是假借伐吳,實則解決青徐二州的割據勢力。

此圖會給人錯覺。其實三家每一家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兒,都沒有實現充分整合。其中曹魏的問題最大。所以三國60年,大部分時間是採取守勢。)

孫權的問題再大,也是外部問題。相比較於內部問題,重要度和緊迫性都要往後放。所以,曹操即便在世,也只是觀察和示威一下而已。

8樓:三棵樹

夷陵之戰時,如果曹操沒死的話,肯定會發兵攻打東吳,因為這個時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時候兩國正在集結大軍對戰,正可以趁虛而入。

9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不會。曹操為人十分謹慎,他會讓東吳和蜀漢殺個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10樓:爬杏樹的貓

即便是曹操活著也不會攻打東吳。一旦曹魏出兵就避免不了再次激發孫劉聯盟,這樣一來自己取勝的幾率幾乎沒有。畢竟在生死關頭孫劉兩家還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著蜀漢武將之首的馬超前去?

11樓:網友

由於夷陵之戰劉備率領的是全國兵將出徵東吳,蜀國內部空虛邊關要時刻駐守防止外敵趁虛偷襲,特別是西涼地區羌人擅長偷襲,馬超在西涼羌人中非常有威望需要他駐守葭萌關震懾西羌所以不能帶到夷陵前線。

12樓:首席消費官

因為當時的馬超有病在身,而且劉備並不信任馬超,他深知馬超投奔他另有所圖,所以劉備自然不願帶他去。

13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劉備並不信任馬超,他知道馬超投奔自己就是為了東山再起,所以不願意給他立功的機會。

夷陵之戰前,為何劉備不帶蜀漢武將之首的馬超去呢?

14樓:阿婭

因為他深知馬超當初投奔他是無奈之舉,並不是真心為自己所用,因此對於他並不是很信任,所以沒有帶他去。

1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劉備從來就不信任馬超,他知道馬超投奔自己是懷有目的的,所以不會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夷陵之戰,如果馬良和趙雲魏延守漢中,孔明隨軍出征,歷史會不會改寫?

16樓:番茄醬的花生醬

不會,當時孔明沒有反對劉備東行的決策,說明他心裡也是認同的,而且孔明的軍事作戰能力其實並不高,所以歷史不一定會改寫。

17樓:啦啦隊地方

我認為歷史一定會被改寫。因為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會失敗。蜀國會變得更強。

18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會,孔明的能力不是陸遜可以抗衡的,火燒連營之計絕不會成功,夷陵之戰蜀漢必贏。

夷陵之戰,如果馬良和趙雲魏延守漢中,孔明隨軍出征,歷史會不會改寫呢?

19樓:我愛你中國

會,諸葛亮處事謹慎,當大軍無法前進的時候,諸葛亮會勸劉備暫停進軍,休養生息,不至於冒險被一鍋端。

20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會,在這樣的安排下夷陵之戰就不會失敗,陸遜不是諸葛亮的對手,蜀漢精銳得以儲存的情況下就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21樓:惠華小知識

歷史肯定會改寫。因為諸葛亮不打無準備的戰爭,所以夷陵之戰肯定會獲得勝利。

夷陵之戰至關重要,劉備為何趙雲 魏延 馬超不用,而選擇了新生代將領

因為史料的缺失,趙雲的出生年份已不可考,但是他公元191年便已經投奔了公孫瓚,而且當時的他,應該早已不是少年,也就是說,趙雲的年齡,應該與劉備等人差不多。如此算來,夷陵之戰的時候,他已經年近六十。當時關羽 張飛 黃忠 馬超相繼去世,對劉備的打擊非常大,為了避免趙雲也出現什麼閃失,所以他在有人可用的情...

劉備如何才能避免夷陵之戰的失敗呢?

蜀國與吳國之間的夷陵之戰,作為劉備生前的最後一戰,結果卻是一敗塗地,最終自己病死在白帝城,將蜀國大業託付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很多人為劉備感到遺憾,畢竟他的復興大業還沒有完成。那麼劉備如何才能避免夷陵之戰的失敗呢?從章武元年 公元年 七月開始的夷陵之戰,到了第二年的二月進入到相持階段。陸遜依山防禦...

問個問題,夷陵之戰時候,張飛如果不被殺,劉備即便不勝也頂不會慘敗

這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不大敗的話,歷史就要改寫了,猇亭大敗之後蜀國就元氣大傷,從此處於三國中的弱勢地位,給以後的出岐山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就算打個和局的話,六出祁山也不會都無功而復返。如果張飛不早亡,劉備是不是可以打贏夷陵之戰?這是不一定的。不是一個張飛就能救活這一場戰役的。這個我覺得不一定,因為歷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