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預防赤黴病,什麼時候最好?

2025-07-05 09:55:29 字數 2750 閱讀 1189

1樓:擬謐瞓鶚弭嚄

小麥赤黴病是我們長江流域及其江淮地區每年多發病,我們安徽長江流域每年春季雨水頻繁,空氣潮溼,赤黴病每年都有大爆發的可能,為此,我們當地植保**把防治赤黴病當做小麥病蟲害的重點,提前發出**譁羨、預報、預警。

小麥赤黴病是氣候引起的病,主要發生在連陰雨天氣,空氣潮溼,土壤蠢返含水量大,土地上農作物秸稈較多的麥田,病菌是通過潮溼空氣傳播,主要發生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期,麥穗發病後,爛帶蘆飢穗、白穗,揉開麥穗,籽粒有褐紅色、黑色黴斑,輕則減產10%,嚴重發病減產30%左右。

小麥赤黴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淮地區偏重發生,因此,每年我們當地農民防治及時,預防工作做的好,小麥赤黴病都會有效扼制,沒有發生大面積疫情,也沒有造成嚴重減產。

小麥赤黴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淮地區偏重發生,因此,每年我們當地農民防治及時,預防工作做的好,小麥赤黴病都會有效扼制,沒有發生大面積疫情,也沒有造成嚴重減產。

小麥赤黴病防止要從播種開始防治。可用25%咪鮮胺拌種播種,選擇抗病性好,有包衣的小麥種子種植。播種前,清除麥田雜草、秸稈,深耕細作,有條件土壤也要滅菌處理一下,小麥播種後,要清溝瀝水,。

出苗後,鬆軟土壤,中耕除草,保持土壤通透性。

小麥赤黴病多發生在春季齊穗期,因此防治上也應該在抽穗期,近幾年,我們當地多用咪鮮胺防治,小麥赤黴病產生了抗藥性,在藥物防治上,我們應該採用混合製劑防治。建議採用多菌靈+戊唑醇混合製劑,乙唑醇+咪鮮胺混合製劑,甲基硫菌靈+甲基惡黴靈混合製劑噴霧。小麥齊穗期,長勢濃密,每畝30公斤藥液,可能無法噴霧到小麥莖稈,出現漏噴現象,每畝兌水50公斤藥液噴霧,可能效果好一點。

小麥赤黴病雖然危害嚴重,但是可防可控的。播種時深耕滅茬,清除秸稈,切斷病菌源。出苗後,中耕除草,清溝瀝水,排除漬澇。

發現赤黴病,要儘早防治,在當地農藝師、農技人員指導下防治。進入4月份,是小麥赤黴病,易發生期,農民朋友要摒棄僥倖心理,做好防治工作。

2樓:惠華小知識

在春天進行預防比較好。因為春天小麥的免疫力是最強的,這個時候預防比較不錯。

小麥赤黴病防治最佳時期

3樓:乾萊資訊諮詢

小麥赤黴病最容易在抽穗揚花期發生,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之間,因此防治一般在這個階段進行效果較好。

小麥赤黴病,揚花期染病,灌漿期見病,一旦發生,很難防治。防治小麥赤黴病,預防為主,要掌握兩點,一是時間上,二是藥劑。

危害症狀:

1、苗腐: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根冠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爛處拉斷,斷口褐色,帶有黏性的腐爛組織。

2、莖基腐則閉: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發生,麥株基部組織受害後變褐腐爛,致全株枯死。

3、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

一、二節,初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後擴充套件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病斑也可向莖內擴充套件。病情孫友裂嚴重時,造成病部以上枯黃,有時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

4、穗腐:發生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小的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後逐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告轎枯黃。溼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

後期其上密生小黑點,即子囊殼。後擴充套件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小麥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什麼時候打藥最好

4樓:好人喜歡動植物

小麥赤黴病的最佳防治時期是在小麥抽穗前7-10天,在這個時期打藥有以下好處:

1、這時小麥會有清晰的病斑,但病害程度還不嚴重,防治效果最好。如果等到明顯的病斑出現時再防治,容易造成較大損失。

2、這時葉面積最大,藥劑更易粘附在葉面,發揮防治效果。如果在此前打藥,因為葉面積小,難以達到很好的防效;此後打藥,由於葉面積老化,也難以達到防治效果。

3、這時氣候條件最適宜病害發生。抽穗前的高溫多雨天氣有利於病害快速擴散,加大防治難度。抽穗後氣溫回公升,雨量減少,病害擴散速度也會下降。

4、這時只有少量的穗被感染,防治後大部分穗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如果等到大面積穗被感染,很難達到較高的防治效果。

小麥的常見病蟲害

1、小麥赤黴病:是小麥最嚴重的病害,可以造成20-30%的產量損失。主要在抽穗期防治。

2、小麥葉鏽病:發病在小麥拔節期到孕穗期,可使葉片早衰,影響產量。

3、小麥葉斑病:主要發生在裂芽期至抽穗期,葉片上出現暗褐色斑塊,可造成減產。

4、小麥紋枯病:在拔節期至孕穗中期發生,葉鞘和葉片基部產生褐色枯斑,嚴重時可造成死苗。

5、小麥粉蝨:吸取小麥汁液,造成白粉症狀,減產5-10%。

6、小麥蚜蟲:吸取小麥汁液,葉片產生蜜露,造成葉片變形,嚴重時減產10%以上。

小麥赤黴病什麼氣候影響最大?

5樓:阿塔嘟嘟

小麥赤黴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氣候是影響小麥赤黴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溫度、溼度和降水量是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

溫度:小麥赤黴病在20-30℃的溫度下發病最為適宜,當溫度超過30℃銷帆時,病害的肢扮發生率會下降,而當溫度低於10℃時,病害的發歷鬥灶生率也會減少。

溼度:溼度是小麥赤黴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溼度過高時會導致病害的發生率增加。在小麥拔節至抽穗期間,如果氣溫高溼度大,雨水多或氣候悶熱,很容易引發小麥赤黴病。

降水量:適量的降水可以促進小麥的生長發育,但是過多的降水會增加小麥赤黴病的發生率,特別是在小麥拔節至抽穗期間,降雨過多會導致氣溫下降,溼度增大,從而影響小麥的生長和產量。

小麥的赤黴病是怎麼造成的,該如何有效的預防

小麥赤黴病,近些年來一種比較常發的病害,危害小麥的正常生長,一旦發病,沒有藥劑能很好的防治,在一些地方,一些農戶稱小麥赤黴病為小麥上的 癌症 輕則造成減產,重則直接絕收。小麥赤黴病,又被稱為紅麥頭 爛麥頭,它從小麥幼苗的時候都有可能開始危害,不過,一般在小麥抽穗期 揚花期 灌漿期這三個生育期發病比較...

各位,桃樹梨小食心蟲什麼時候預防最好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粘蟲黃板配梨小食心蟲誘芯,把害蟲引到粘蟲板上粘住,這種是無公害的產品,泉州綠普森有生產,你可以去諮詢他們 梨小食心蟲誘捕劑是什麼 橡皮頭材質的產品,綠普森生物科技這款產品是10粒 包,使用的話是搭配船型誘捕器加誘芯1 1的方式來使用,他們有安裝說明,資料全面 桃小食心蟲好的防治方法...

小麥什麼時候叉頭,小麥什麼時侯叉頭

小麥叉頭,又稱小橡裂麥分櫱。小麥分櫱時間主要與氣候溫度有關。適宜小麥分櫱的溫度是13 18 高於18 時分櫱會受抑制,低於2 時分櫱停止。冬前積溫模拿的高低是影響分櫱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麥田冬前要培育4 7個分櫱的壯苗,必須梁碼閉有500 700 的0 以上的積溫。小麥分櫱的多少,標誌著小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