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莊子生於老子之前?
1樓:張三**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老子起碼陪脊判比莊子早100多年,因為老子生卒年雖然不詳,但是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而孔子出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因此老子出生時間鐵定比這個時間早很多。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今蘆改安野液徽蒙城人,另說今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也。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莊子和老子有什麼關係?
2樓:沐陽
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人物,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莊子都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史稱「老莊」。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將道家的思想發揚光大。
通俗的講,他們的關係就像孔子與孟子的關係。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經》,莊周的是《莊子》。
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曾長期在東周都城洛陽工作,擔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學而聞名,魯國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
道」是莊子哲學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範疇。莊子基本繼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觀的意義,莊子的道從主體上公升為一種宇宙的精神。
莊子把道和人緊密結合,使道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他所關注的「道」是以人為核心,從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空間、人的心靈氛圍的角度去投視「道」。
莊子的地位
3樓:荒誕不經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他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老莊」。
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
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其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
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因此,莊子不但是中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
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中國曆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在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後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上受《莊子》影響的,可以開出很長的名單,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論,就有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後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派取代黃老學派成為道家思想的主流。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莊子其人並被神化,奉為神靈。唐玄宗天寶元年(七百二十四年)二月封「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宋徽宗時被封為「微妙元通真君」,《莊子》一書也被詔稱為《南華真經》。
4樓:匿名使用者
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
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曆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揚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學風文風。他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 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講天道自然無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
他把提倡仁義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罰,對當時統治者的「仁義」和「法治」進行抨擊,他對世俗社會的禮、法、權、勢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精闢見解。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質享受與虛偽的名譽。莊子這些思想和主張,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人類思想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莊子》在西元3世紀到5世紀的魏晉時期產生重大影響,它和《周易》、《老子》一起並稱「三玄」,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莊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一。
莊子對後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獨特的哲學思想上,而且表現在文學上。他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不是乾巴巴的說教,相反,都是通過乙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通過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的語言文字,巧妙活潑、引人入勝地表達出來,全書彷彿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這些寓言表現出超常的想象力構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藝術感染力。
魯迅高度評價莊子散文說:「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5樓:潛川
莊子bai,戰國中期思想家。
du、哲學家、文學家。姓莊,zhi名周,宋國dao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內。他是繼老子。
容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可以稱之為「道家四大扛鼎人物之二」,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為什麼會這樣自覺地遠離仕途,莊子為什麼會遠離仕途
莊子嚮往無所依待的逍然自由,他有一則寓言講別人請他做官,他跟使臣講祭祀用的牛平時受到特別的優待,然而時辰一到卻要被殺死,野豬成天在泥淖裡打滾但活的逍遙自在可以終其天年,然後問使臣覺得誰的生活比較有意思,使臣說還是野豬,然後莊子說那你們走吧 我寧遊戲烏塗之中 他也講到對於那些受命辦事的人,辦不成便有 ...
莊子 外篇》中面對「莊子妻死」,莊子為什麼會「鼓盆而歌
莊子認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他一生貧苦,妻子一直默默支援,在莊子看來,妻子一輩子是受盡了苦,現在終於解脫了,所以替妻子高興。莊妻剛死時,莊子也傷心落淚,但之後他感悟了,只把生死視為一種自然的現象,妻子已經安息在天地之間,他還哭哭啼啼太不通情達理了。莊子妻死,卻鼓盆而歌,因為莊子人文iren的...
莊子為何在妻子死後 鼓盆而歌 ,為什麼莊子要在妻子死了以後「鼓盆而歌」
如今,她又變化而死。這生生死死不過是相當於春夏秋冬的變化呀!現在,我的妻子還在在天地這個巨大的屋子之間,如果我嗷嗷地為她痛哭,我以為是不通天地之命,所以我這才停止哭泣!在面對妻子的死亡時,莊子才能坦然處之。他不是不悲傷,而是對生死有著超然的理解,以通達的心態去看待生死,去接受未知。對於我們現代來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