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黃道與地平方位,太陽與地球上某地的方位關係怎麼看

2025-07-10 06:35:19 字數 2421 閱讀 8635

1樓:網友

1、黃道面是地球公轉平面殲汪猜,不是太陽黃道。

2、黃道面與地球自轉的赤道面有固定的交角23度26分。

3、黃道面與各地地平面夾角隨季節與緯度而變,數值上等於該緯度上正陵尺午的太陽高度氏型角。

太陽與地球上某地的方位關係怎麼看?

2樓:邰智滕新冬

主要判定依據觀測點的位置和時間。請參考太陽視運**棚譁。

通常考太陽位置,一般回憶典型太陽視運**,注意區別極點(下圖的丁)、非極點的極返和公升晝區(下圖的乙——極晝區內、丙——極晝邊緣)、赤道、非赤道且非極晝區(下漏老圖的甲)4類地區就行。要點:理解圖的含義、極晝區日出日落同方向且與正午太陽高度呈反方向;非極晝區太陽東昇西落;

太陽與地球上某地的方位關係怎麼看?

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參考我前面的類似答案。

主要判定依據觀測點的位置和時間。請參考太陽視運**。

通常考太陽位置,一般回憶典型太陽視運**,注意區別極點(下圖的丁)、非極點的極晝區(下圖的乙——極晝區內、丙——極晝邊緣)、赤道、非赤道且非極晝區(下圖的甲)4類地區就行。要點:理解圖的含義、極晝區日出日落同方向且與正午太陽高度呈反方向;非極晝區太陽東昇西落;

4樓:明史十二

以該點為原點,以經緯度為座標,看太陽直射點落在哪個象限。

關於太陽方位的問題

5樓:愛小喵cy的雞

1那裡應該有問題,原話就是這樣的麼,沒頭沒尾的不知道是什麼含意。如果是要從正東方看見日出正西方看見日落,那就一定是晨昏線和經線重疊的日子,就是春秋分。

2、不用解釋了,因為1那裡是錯的;3、當地的正午能接觸晨昏線的地方必定是在地球上的極夜區邊緣,正午的時候剛好太陽擦著地平線而過,剛好就是晨昏線與當地接觸。

6樓:洛蔭

1.晨昏線,是正西正東,因為南北半球只有南北方向上面視覺是反的,東西是一直的,因為地球的自西向東轉,太陽才顯得是東昇西落,你可以拿乙個球體對著比一比。

2.夏至:看著太陽任然是東昇西落,這取決於,地球的自轉,當然,南北極圈發生極夜當然看不見太陽。。。

如果看得見,比如北極圈,那裡太陽一直在,只是在東和西兩邊晃,不可能正北公升,,因為人相對位移是東和西(由於地球的自轉)

3.。。大哥,晨昏線之所以叫晨昏線,是因為那一條經度上的人處於剛剛晝夜交替的時候,怎麼可能是正午呢。換句話觀測者在晨昏線上,不可能處於正午。

7樓:網友

樓上正解,但樓主和1樓兄弟別忘了乙個問題,我們所說的這些線,這些點,這些方位,所謂春分,冬至的分割,都是對於我們的地球來說的,由於太陽距離我們太遠,而且由於咱們的地球太小,所以,唉,在太陽的視線中,我們只是比塵埃還小的粉塵而已。

至於第二條,提醒樓主別忘了極晝和極夜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樓主也知道,所以此時太陽就沒有什麼公升、落了。

黃道是不是在地球與太陽的中間?

8樓:恬靜冪冪

黃道冊旅是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與公耐好轉形成的昌姿鉛黃道平面。

地平方位時間是不是真太陽時

9樓:

摘要。親,地平方位時間不是真太陽時。地平方位時間是指太陽在地平線上公升起或落下的時間,它和真太陽時有一定的關係。

真太陽時是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計算時間,而地平方位時間是根據觀察者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當地的經度來計算的。由於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和公轉軌道的橢圓形狀,導致地平方位時間與真太陽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地平方位時間並不完全等同於真太陽時,但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作為一種近似的時間參考。

親,地平方位時間不是真太陽時。地平方位時間是指太陽在地平線上公升起或落下的時間,它和真太陽時有一定的關係。真太陽時是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計算時間,而地平方位時間是根據觀察者所處的地理位置脊巧尺和當地的經度來計算的。

由於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和寬物公轉軌道的橢圓形狀,導致地平方位時間與真太陽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地平方位櫻高時間並不完全等同於真太陽時,但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作為一種近似的時間參考。

請問是需要跟據用事的地方平太陽時與真太陽時來換算嗎。

親,由於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均勻且有週期性變化,所以地平方位時間與真太陽時之間存在差異。為了把地平方位時間轉換為真太陽時,需要根據特定地點的經度、日期喚拿春和當地的時區來進行換敏襪算。通常,可以使用經緯度資訊和時區設定來確定所在地的時差,並把地平方位時間轉換為真太陽時。

比如四川瀘州市立冬作乾山真太陽時應該是哪乙個時刻?謝謝老師。

親,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乙個,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然而,具體的嫌胡真太陽時刻會因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根據瀘州市的經緯度(, 以下是瀘州市立冬時的真衡李太陽時刻:

2023年立冬時刻:11月7日 23:45(以北芹攔攔京時間為準)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光年?

地球與太陽的最大距離是1.521 108千米,約在每年七月初,最小距離是1.471 108千米,約在每年一月初。平均距離是1.496 108千米。人們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個天文單位,取其整數為1億5千萬千米。這段距離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1700倍,乘時速1000千米的飛機要花17年才能到達太陽...

太陽的赤道面與黃道面的夾角是多少

太陽赤道面和黃道面 地球公轉軌道平面 的夾角接近於零度。其一是太陽自轉,最顯著的標誌是太陽黑子的位置的變化。從中可以檢測出太陽自轉的方向,從而得知和黃道的夾角。如果留心過太陽的事實 的話,應該不能發現太陽的自轉軸和我們的視線 黃道 幾乎垂直。其二是太陽系的形成,由康德 拉普拉斯星雲說可以推論出,八大...

地球氣候變暖是否與太陽的膨脹有關

目前 在幾萬年的時間尺度內 的地球變暖與太陽膨脹沒有直接關係,原因是太陽膨脹的速度很慢,具體多大速度我不得而知,太陽研究專家應該知道。但我知道太陽的表面溫度每10億年提高10 也就是每一億年提高1 太陽膨脹且溫度不斷提高,到約15億年以後,因為太陽溫度太高導致地球過熱,地球將不存在液態水,因而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