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武貝
陀飛輪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源自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用來形容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名詞,運用到鐘錶界代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錶,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誤差。
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錶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並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錶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於其獨特的執行方式,已經把鐘錶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什麼是陀飛輪手錶
2樓:一抹晨曦
陀飛輪是tourbillon的音譯,意思是旋轉式擒縱調速機構。
陀飛輪表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迅粗姿畝絕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錶,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寶璣發明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誤差。
陀飛輪表的創意在於,將擒縱機構放在乙個框架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凳卜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當擒縱機構360度不停的旋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
陀飛輪一般是1分鐘轉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轉速度。
陀飛輪手錶有什麼特點
3樓:新生活風向標
特點是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誤差。
陀飛輪表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稱特比龍),有「漩渦」之意,是指裝有「旋轉擒縱調速機構」的機械錶,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
普通的機械錶,由於受到發條鬆緊度、金屬疲勞以及地心引力的影響,誤差較大;陀飛輪調速器,是惟一可以不受這些影響,年誤差低於1秒,也是惟一可以達到天文臺級的機械錶結構。今天,幾乎所有的表芯原材料和關鍵零件都只能在瑞士生產,裝載陀飛輪機芯的機械錶也一直是收藏界的寵兒,幾成貨幣的代名詞。
陀飛輪表的調速原理
如果把擒縱輪、槓桿(lever即馬仔)和擺輪及遊絲全部置於一載臺(carriage),而載臺的小齒瓣受第三輪(the third wheel)驅動,使載臺旋轉。置於擺輪(balance)上方的第四輪被固定(the fixed fourth wheel)且與載臺軸杆(carriage shift)同心。擒縱輪的小齒瓣(escape-wheel pinion)與第四輪互相咬合。
因此當載臺旋轉時,擒縱輪的小齒瓣繞著被固定的第四輪轉動,如此一來造成小齒瓣的旋轉並以正常的方式操縱了擒縱輪和擺輪。
寶珀手錶逆跳小秒針原理,寶珀的陀飛輪手錶怎麼樣?
在腕錶功能上,飛返和逆跳常常被放在一起說,業內也常常把這一功能直接用 飛返 逆跳 來表示。但是實際上,飛返和逆跳雖然從功能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其內部的機械結構和工作原理完全不同。逆跳 式指標是走弧線的,逆跳 式的回返是自動完成的 而 飛返 式計時碼錶的指標是轉圈走圓的,它的回零需要手動按鈕操作,還可以...
手錶上的陀飛輪,萬年曆,三問報時都是做什麼的
1 陀飛輪 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 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 故又稱特比龍 有 漩渦 之意,源自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用來形容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名詞。運用到鐘錶界代指裝有 旋轉擒縱調速機構 的機械錶,陀飛輪機構,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誤差。2 萬年曆 是中...
手錶裡的遊絲是什麼,機械手錶中的遊絲是什麼
一個機械錶走時是否精準,看的就是它的遊絲。遊絲部件由遊絲 內樁 外樁組成,遊絲通過內樁裝在擺輪軸上,外裝固定在擺夾板上,遊絲決定了擺輪的頻率和規律性,進而決定其腕錶走時的精準度。我們常見的遊絲形狀,是阿基米德螺旋線,也叫渦旋線。遊絲讓擺輪開始工作,擺輪的擺動頻率快慢,是由遊絲的長度和尺度所決定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