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在家人面前總是發脾氣呢?

2025-07-12 17:15:07 字數 4361 閱讀 7861

1樓:騎著蝸牛當房車

情緒在心理學上可以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可以帶給人們正能量,使人感到溫暖,負面情緒恰恰相反它會帶給人們憤怒、悲傷的負能量,我們對待家人時總是會缺少乙份對外人特有的寬容,我們每個人在外邊都積攢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但是我們清楚地明白,如果不和同事好好說話,就會失去自己的形象,甚至影響自己的仕途發展;

如果我們對待客戶不畢恭畢敬,就會失去這乙個賺錢的機會,而這些負面情緒需要得到發洩時,我們往往會選擇最親密的家人,我們知道對家人發脾氣是最安全、也沒有任何顧慮悄旅螞的,因為和家人發脾氣成本是最低的,沒有利益牽扯,而且家人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心中有底氣,知道親近的人會包容,不管我們怎麼樣,他們都不會離開我們,也不會帶給我們更大的傷害,所以可以不用顧忌自己的形象恣意妄為。

其實我們在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時也是有所選擇的,哪個越是忍氣吞聲,你就越是對哪個發脾氣,最後形成條件反射,不管是不是他的錯,只要你生氣的點和他沾上一點邊,你就會習慣性地發火,於是,星星火苗就燃成熊熊大火。

和家人交代過一件事情之後,並沒有一次完成,直到自己發了脾氣才得到解決,孩子不聽話勸說無果後,一嗓子下去立馬見效,我們就會認為發脾氣是很好解決問題的方法,成本低、效鎮吵率啟埋高,可是殊不知以發脾氣的方式解決問題,一次兩次可能會收到奏效,但是經常使用會失去你認為的那種魔力。

所以我們不妨直白地告訴家人,我對這件事非常關心,我需要你,而不是使用發脾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長此下去會直接影響家庭幸福感。

2樓:浮華若夢

因為你知道你的家人永遠不會迅兆清拋棄你,無論你怎麼生氣發脾猜鬥氣畝前,他們也肯定不會離開你,這就是為什麼自己都是一下在欺負家人。

為什麼會在家人面前發脾氣?

3樓:棟俊悶

1感情關係的原因:親近的人更容易被視為家庭成員或朋友,而不是陌生人。因此,人們更有可能在這些關係中表現出負面的情緒。

2安全感的原因:親近的人更能提供安全感和支援,念拍祥因此人們更有可能在這些關係中表現出負面賀並的情緒。

3感受壓力的原因:親近的人可能會更經常瞭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因此人們更有可能在這些關係中表現出仔搏負面的情緒。

4意識不到的原因:人們可能並不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因此不能正確對待親近的人。

為什麼在家人面前我們總會發脾氣?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比起外人,和家人發脾氣是「零成本」對於為什麼我們習慣對最親近的人發火,這乎上有乙個高贊這樣說:跟家人發脾氣最安全,獲得原諒的成本最小,因為我們料定他們不會離開我們,。可見人是乙個會淺意識預判結果的物種,「零成本」使得我們對家人和對伏緩外人的態度截然不同。

大多數人認為,家庭中我無論怎樣的發脾氣,和我親近的人都不會真正的生氣,離我而去。可有些時候事情並不是如此,壞情緒的積攢,像一次次的往未癒合的傷口撒鹽,即使表面上恢復如初,可是那個傷疤永遠還在。

第二,面對家人,相處的時間較久,要求會更高相對於外人,我們和親人之間的相處更加隨意,時間也更長,相互依存的價值也更高。這就決定了,你內心上對他的期望值也會比陌生人或是不太相關的人高出很多。就像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是符合這一理論的最佳現實體現。

面對伴侶,我們也希望對方能夠分擔自己生活中的壓力。但是這份分擔如果我們平鋪直敘的去怒吼,很容易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其實面對家人,我們可以調整心態,用溫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意願。

第三,習慣使然,覺得發脾氣好像能更快的解決問題對於伴侶,我們通常會很容易憤怒。理智上我們知道憤怒,其實並不是強大的表現,但在感受上來說,憤怒的時候,我們避免了自己比別人顯得低,建議完成心理強大的過程。其實我們可以坦然的說,自己需要別人,需要對方的理解,而不是用發脾氣去解決問題。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事:叫孩子收拾玩具,他無動於衷,結果你怒吼一聲,他就照辦;缺態模叫老公去幫忙做些什麼,他總是不放在心上,忘記或者不去辦,直到你發了脾氣才有了效果……你以為這是發脾氣的魔力,其實以生氣為代價控制恐嚇別人,讓別人屈服,這種方法少次可以奏效,經常使用他人便會置若罔聞。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所以,如何來化解這種憤怒?首先要了解自己為什麼發脾氣,選擇合適的方式,把負面情緒,用不傷害他人的方式發洩出去。其次要閉坦做的是加強自己的心理建設,擴大自己的心理空間,用情感來維繫和親人之間的交流。

為什麼我們在家人面前容易發脾氣?

5樓:若凝海

1、我們已經習慣了與陌生人保持安全的距離,或是處處設防以防患未然。而在親人面前卻像渾身長滿了刺,總是肆無忌憚張牙舞爪,從不願委屈自己。心理學家說,這也許就是因為我們總感覺和親人遲薯和愛人之間的關係太過於親近了,於是潛意識中便認為對方可以包容自己的一切,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型弊所當然,尤其是夫妻之間,彼此瞭解到幾乎透徹了卻總不能坦然接受,互相抱怨著找不到相似點,對外人的缺點能包容的卻總是尖銳地挑剔自己最親密的人的難堪,有時甚至互相說出讓人心碎的話語,好像任何乙個外人都能夠輕易代替對方的地位。

2、發脾氣可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能做的事情。發脾氣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就是發脾氣的物件如果比你實力更強,脾氣更大,碼租者那麼,你衝他發脾氣的後果就是對方也會向你發脾氣,而你又沒有實力去接受他的暴脾氣,於是,你就要吃虧了。

本來想通過發脾氣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結果卻成為別人發洩的物件,自己心中的不滿變得更多,卻又不敢衝著對方發洩,於是就更加鬱悶了,因此,走出家門之外的人,一般不敢輕易發脾氣。

為什麼有時候會對家人發脾氣呢?

6樓:網友

其一,中國的傳統家庭文化一般邊界不清,個體化分離不徹底,我們跟自己的孩子,父母,愛人等其他家庭成員很多時候,屬於共生階段,對彼此的感情捲入過深,所以我們總是採取投射和投射性認同的防禦機制互動。

我們總會想當然以為父母等其他人的想法和願望在某些方面可能更我們的一樣,我們總是無意識的把自己的願望,需要,強加到對方身上,一旦這個需要落空,我們會惱羞成怒,把對自己的憤怒也會一股腦的遷怒到。

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從而造成兩敗俱傷。

其二,我們的人性都是趨利避害,在家庭或者家族中發火發怒不僅僅可以宣洩自己積壓的委屈和不滿 ,也可悉肢能不用擔心受到懲罰,受到攻擊和傷害。

在潛意識機智運作中我們跟親人的關係是,一種施虐和受虐的關係,甚至互相的施虐和受虐的關係,這種關係具有很深的血緣關係的連線,也具有互相需要的連線 進一步解釋,通過這種相愛相殺的關係我們更清楚的瞭解自己是誰。

其三,在外邊我們可以和顏悅色與同事和朋友相處,是因為我們跟他們的心靈距離決定了感情的捲入有限,另外,我們處於社會文化 ,臉面的需要,帶著假性自體或者說人格面具跟他人互動,很多場合跟朋友, 同事,鄰居,等都是合作關係,所以衝突和摩擦比較少。

但是,我們會看到:

一旦我們跟家庭以外的人有合作關係變成競爭關係,一旦在競爭中處於劣勢或者利益受損的時候,我們的憤怒就會製造衝突。

乙個外邊的關係處理的比較好的人,除了自我邊界感掌握的比較得寸適度,可能也跟ta成熟的人格面具運作有關。

我們也會看到一肆洞個人際關係非常敏感和緊張裂陸枯的人,跟家裡人的關係也好不到**去。

這是因為我們極有可能對我們的同事 ,領導朋友等外人產生負性移情。

即:我們會把早年對父母的愛恨情仇投射或者轉移到外人身上!

為什麼我總是對家裡人發脾氣?

7樓:我是認真的忽悠

主要是因為對親人都能夠包容自己的缺點,悶碰所以自己發脾氣了,對方也可以忍讓的,其實是錯誤的,我們要做乙個暖心的人,我們身邊的每乙個親人

生活著不易,我們很渴望遇到暖心的人。

我們在家裡,希望有乙個暖心的愛人,事事想著你,說話有分寸,從不惹你生氣,多好。

在單位,有乙個暖心的群體,事事不計較,不笑不說話,從不與你拌嘴,多好;

在外邊,有一群暖心的生人,事事有人幫,人人皆和善,從不與你紅臉,多好。

如果有這樣的機緣,恐怕是世上最最幸福的人了。我 願做這樣的人,估計沒人不想。然而回頭 反觀一下自己,在家裡是乙個事事都想著愛人的人嗎!

總想讓愛人好好對自己,可自己好好對愛人了嗎!

古人說相敬如賓,你將愛人當辯遲賓客相待了嗎!也許,才結婚螞灶談那陣兒還行,可日子久了,愛人臉上生褶子了,不漂亮了,說話俗了,便 生厭了。

吵 架頻了,誰瞅誰都不順眼了。

所以當你要求別人好好對你,首先你得好好對人。愛出者 愛返,情真時情深。相反,抱怨 者怨來,意亂時意去……

在單位你渴望遇到一群暖心的群體,人人都一團和氣,善解人意,遇事不計較,總體量別人,每天都 笑臉對你,從不與你爭吵拌嘴。

可你做到這些了嗎!你每天都把最燦爛的笑容佈施給同事了嗎?

你每天都替同事和領導著想了嗎?你從來不把氣遷怒於別人嗎?

如果是這樣,恭喜你,你一定是個最受歡迎的人,也是最最幸福的人。

可事實是你總把情緒帶在臉上,一會晴一會陰,一會這個不好,一會又那個不善,在同事面前說是道非,雖沒大過,但讓人感覺你總有些不對勁,同事疏遠你,領導不信任你,這樣的日子能叫好日子。

為什麼在家人面前,特別容易掉眼淚。只要家人跟我說些事情什麼的,關心我什麼的,或者人家說到我家人什麼

你脆弱的一面只會表現在在乎自己的人面前,親人不在身邊,在外邊再大的委屈餓都會自己忍下去,面對親人的關心一下子就崩潰了,可以理解,這也是一種感情釋放方式。忍得太久。終於有人明白了你最需要什麼 多愁善感的你,和我一樣,是不是每次想到家裡會有一些不順的地方都會偷偷的掉眼淚,這才不是什麼壞事,只要儘自己的努...

不喜歡在家人面前笑,為什麼在人群面前不喜歡笑 擺著臉。

一 你有心結。如果一切都好好的 一切都無異常的發展,你不會忽然由很愛和家人開玩笑,變成了鬱鬱寡歡。二 青春期綜合症。青春期綜合症就像父母的更年期一樣,自己的情緒波動嚴重,喜怒無常,特別是面對與自己不同齡的父母,總覺得心靈無法相通 有時候會看什麼都不順眼,有時候情緒特別悲觀,這都是正常的。那麼這些情況...

在朋友面前很瘋,什麼都敢幹在家人面前很拘謹是為什麼,不敢表現自己之類的是為什麼

其實我也這樣,我個人吧沒覺得什麼,我在家裡是老小,一回家不是長輩就是哥哥姐姐,所以對家裡人都帶著敬意的,親近是永遠都不會變的,但敬也是發自內心的 但和朋友一起大家都是平等的,自然也就沒什麼顧忌咯 是因為怕在家長面前很瘋他們會說你 別把家庭氣氛搞得那麼嚴肅嘛 試著活躍一下氣氛嘛 我也是這樣啊 很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