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康納
大腸菌群。是一群需氧和兼性厭氧的,能在37℃培養24h內使乳糖。
發酵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沒談,包括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檸檬酸桿菌屬(citrobacter)、腸桿菌屬(enterobacte)、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等,又稱總大腸菌群(total coliform)。枯鏈碰它們隨糞便進入水體後,某些菌株可適應新環境而發生後繼繁殖,成為天然菌系的一部分。為把它們與糞便中喚知的大腸菌群區分開來,將培養溫度提高至,在該溫度下仍能生長並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稱為糞大腸菌(feacal coliform)。
2樓:感性的數學卷
細菌(bacterium)是屬於原核型細胞的一種單胞生物,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無成形細胞核、也無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體外無其他細胞器。在適宜的條件下其相對穩定的形態與結構。
一般將細菌染色後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可識別各種細菌的形態特點,而其內部喊卜的超微結構神慶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菌的形態對診斷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細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鄭瞎穗一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觀察細菌常用光學顯微鏡,通常以微公尺(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為測量它們大小的單位。內眼的最小分辯率為,觀察細菌要用光學顯微鏡放大幾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細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類,球菌、桿菌、螺形菌。
細菌生存的基本條件
3樓:亢承嗣
1.營養物質:
細菌所需的營養物應按一定的方式配比提供。充足的營養是細菌進行新陳代謝的物質基礎,包括水分、無機鹽類、蛋白腖和糖等。對營養要求較高的細菌還需某些生長因子。
2.合適的ph:
環境的ph對細菌的增殖有很大影響,因營養的吸收、分解及能量的產生,都需要酶參與反應,而酶活性必須在一定ph和溫度下才能發揮作用。大多數細菌合適的ph為少數細菌對ph的需要明顯不同,如霍亂弧菌,結核分枝桿菌,乳酸桿菌。
3.適宜的溫度:
細菌的生長溫度分為最適溫度與容許溫度兩種,細菌按最適溫度的範圍分為嗜冷菌、嗜溫菌與嗜熱菌,其最適溫度依次為℃~37℃和50℃~60℃。病原菌(人類的致病菌屬於此類)屬於嗜溫菌。最適溫度為37℃。
不同細菌生長的容許溫度範圍也不一樣。
4.必要的氣體:
細菌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是氧氣,有的細菌還需要c02.
細菌的生存條件有哪些
4樓:du知道君
對細菌進行人工培養時,必須供給其生長所必須的各種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等。
水 細菌所需營養物質必須先溶於水,營養的吸收與代謝均需有水才能進行。
碳源 各種碳的無機或有機物都能被細菌吸收和利用,合成菌體組分和作為獲得能量的主要**。病原菌主要從糖類獲得碳。
氮源 細菌對氮源的需要量僅次於碳源,其主要功能是作為菌體成分的原料。很多細菌可以利用有機氮化物,病原性微生物主要從氨基酸、蛋白腖等有機氮化物中獲得氮。少數病原菌如克雷伯菌亦可利用硝酸鹽甚至氮氣,但利用率較低。
無機鹽 細菌需要各種無機鹽以提供細菌生長的各種元素,其需要濃度在10-3~10-4mol/l的元素為常用元素, 其需要濃度在 10-6~10-8 mol/l元素為微量元素。前者如磷、硫、鉀、鈉、鎂、鈣、鐵等;後者如鈷、鋅、錳、銅、鉬等。各類無機鹽的功用如下:
構成有機化合物,成為菌體的成分;② 作為酶的組成部分,維持酶的活性;③ 參與能量的儲存和轉運;④ 調節菌體內外的滲透壓;⑤ 某些元素與細菌的生長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關。例如白喉棒狀桿菌在含鐵的培養基中毒素量最高,鐵的濃度達到時則完全不產毒。在人體內,大部分鐵均結合在鐵蛋白、乳鐵蛋白或轉鐵蛋白中, 細菌必須與人體細胞競爭得到鐵才能生長繁殖。
具有載鐵體(siderophore)的細菌就有此競爭力, 它可與鐵螯合和溶解鐵, 並帶入菌體內以供代謝之需。 如結核分枝桿菌的有毒株和無毒株的乙個重要區別就是前者有一種稱為分枝菌素(mycobactin)的載鐵體,而後者則無。一些微量元素並非所有細菌都需要,不同菌只需其中的一種或數種。
生長因子 許多細菌的生長還需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生長因子 (growth factor),通常為有機化合物,包括維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少數細菌還需特殊的生長因子,如流感嗜血桿菌需要х、ⅴ兩種因子,ⅹ因子是高鐵血紅素,ⅴ因子是輔酶ⅰ或輔酶ⅱ,兩者為細菌呼吸所必需。
細菌的生活條件
5樓:網友
1溫度0℃停止生長,在-20℃不會死亡。
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氣溼度65%~75%2水分和空氣相對溼度。
3空氣微量的co2濃度(
4光照光照強度為250~1000 lux
5 (ph值)
喜偏酸性環境,最適為。
6樓:網友
各種細菌應該是不一樣的。
一般極端的條件也有可能有細菌生存。
不過高溫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的。
細菌有怎樣的生存需求?細菌存活的條件
要有營養。要有空氣 大部分細菌真菌都和人一樣需要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以提供能量進行生命活動 還要有水 水是新陳代謝的必要條件 還要有合適的溫度 因為新陳代謝進行需要酶的催化,而酶必須在合適的溫度下才能發揮效用,在一定範圍內隨溫度公升高酶的活性加強,微生物更易生存繁殖 細菌生存能力有多強?海底 火山口可生存...
人工培養細菌的條件,細菌生長需要哪些條件
培養時應根據細菌種類和目的等選擇培養方法 培養基,制定培養條件 溫度 ph值 時間,對氧的需求與否等 一般操作步驟為先將標本接種於固體培養基上,做分離培養。再進一步對所得單個菌落進行形態 生化及血清學反應鑑定。培養基常用牛肉湯 蛋白腖 氯化鈉 葡萄糖 血液等和某些細菌所需的特殊物質配製成液體 半固體...
腸道病毒是寄生在細菌體內的嗎,細菌和病毒在人體內都是寄生的嗎
病原體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 庫克薩基病毒和在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 echo病毒 1970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些病毒歸屬於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在上述已命名的3種腸道病毒的67個型別以後發現的腸道病毒,都按腸道病毒序數編號命名,即68 69 70 71 72型腸道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