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大閘蟹是哪裡的,黃河口大閘蟹怎麼做好吃?

2025-07-13 01:15:14 字數 4554 閱讀 6799

黃河口大閘蟹怎麼做好吃?

1樓:積水成淵

大閘蟹一般都是用來清蒸,但是吃膩了清蒸的寡淡無味,可以試一下香辣大閘蟹。香辣大閘蟹也是一種非常好吃的做法,下面我來分享一下香辣大閘蟹的做法。

香辣大閘蟹的做法

準備配料:新鮮大閘蟹四個,蓮藕一節,青筍100克,香辣醬兩勺,小蔥適量,幹辣椒5個蒜瓣5個,姜一塊,生抽兩勺,老乾媽豆豉一勺,白糖少許,鹽、味精、雞粉各適量。

.大閘蟹溫水浸泡半小時(主要是為了燙死螃蟹,防止在煮的時候掉螃蟹腿

溫水泡大閘蟹。

青筍削皮後切長條,姜洗淨後切薑片,蓮藕削皮後切成片。

切配料。鍋中倒入水,大閘蟹冷水下鍋,放入幾片薑片去腥增香,煮十分鐘撈出備用。煮熟的大閘蟹從中間切開。

焯水切開。鍋中倒入花生油,放入蒜瓣、薑片爆香,幹辣椒炒出辣味,放入小蔥段快速翻炒均勻。

5.放入乾鍋醬、老乾媽豆豉炒香,放入青筍條、藕片快速翻炒,放入少許的水,倒入大閘蟹,放入鹽、味精、雞粉調味,少許的糖綜合口味

香辣大閘蟹成品。

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裝盤。

一道香辣鮮美的香辣大閘蟹製作完成,喜歡吃辣和喜歡吃螃蟹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哦!

2樓:網友

一:清蒸螃蟹。

食材:螃蟹、蒜。

做法:1、螃蟹先將蟹鉗掰掉,用工具將蟹鉗外殼夾裂。

2、用廢舊牙刷將螃蟹刷乾淨。

3、再把螃蟹蓋揭開,把身體一分為二。

4、切蒜茸,將蒜茸撒在螃蟹上。

5、上鍋大火蒸15分鐘即可。

二:螃蟹白菜燉豆腐。

食材:螃蟹、千葉豆腐、天津白、姜、香蔥。

做法:1、螃蟹洗淨去腮,將殼開啟,螃蟹斬切成四塊。

2、白菜切寸斷、豆腐切小塊、姜去皮切片,香蔥也切寸斷。

3、鍋內入油放入蔥白和薑片超香。

4、加入白菜繼續翻炒片刻。

5、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豆腐、螃蟹燒開。

6、繼續煮至入味,放點白胡椒、鹽,撒入蔥段就可以。

三:香辣蟹。

食材:活肉蟹、幹辣椒節、花椒、薑片、蒜片、蔥節、精鹽、胡椒粉、料酒、幹細澱粉、海鮮醬、水澱汾、雞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精煉油、鮮湯。

做法:1、活肉蟹從腹臍處取殼,去淨內臟及鰓葉,宰去腿尖及殼沿。

2、洗淨後,將蟹斬成八塊,加入適量精鹽,料酒拌勻。

3、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五成油溫。

4、然後將蟹塊斬口處粘裹上幹細澱粉,入油鍋內浸炸至熟。

6、摻入鮮湯,略燒片刻,再下姜、蔥蒜、海蟹。

7、最後放入精鹽、料酒、海鮮醬、雞精。

8、燒約2分鐘後,用水澱粉收薄芡。

9、最後加入香油、花椒油、辣椒油、胡椒粉翻勻即可裝盤。

如何挑選黃河口大閘蟹?它最正宗的做法是什麼?

3樓:阿莫愛美食

挑選黃河口大閘蟹一般從殼的顏色和毛的數量以及重量入手,做法有很多,個人認為最正宗的是清蒸和生熗。

判斷乙隻蟹子的好壞只要它的顏色萬綠中帶青,肚臍周圍捏起來硬硬的很飽滿,而且鉗子上絨毛足夠多,就說明品質優良。至於做法也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以清蒸的做法,最大的保留其鮮美和以生熗的做法增加其鮮美和口感的層次。

還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是大閘蟹出籠上市的時候,黃河口溼地三角洲作為乙個沖積扇平原,擁有著宜人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是造舅舅大閘蟹生長繁殖環境的有利條件。所以作為山東省東營市的著名的標誌性產物黃河口大閘蟹在挑選的時候也是一門學問,要從外殼鉗子上毛的數量以及肚子外翻程度來決定。而且中秋時節黃河口大閘蟹**極高,所以避免入坑一定要會挑選蟹子。

第一是外殼,優質大閘蟹外殼呈墨綠色且質地非常堅硬厚實,而外殼看起來呈偏黃色或者土色,而且捏起來軟軟的就說明身體比較弱。第二是看肚臍附近,只要肚臍附近的課程外翻狀,或者直接往外突出,就說明此大閘蟹體內蟹膏和蟹黃都非常多,而且蟹肉飽滿。如果蟹子肚臍部位捏起來軟軟的,看起來扁扁的就說明這隻蟹子偏瘦,體內蟹膏蟹黃也沒有多少。

第三是看「手套」,乙隻品質優良的大閘蟹,蟹鉗必然密佈又長又黑的絨毛,所以可以通過蟹鉗上絨毛的覆蓋量和程度來判斷這隻蟹子的品質。

不只是黃河口大閘蟹,所有的海鮮都可以清蒸。其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的保留其原有的鮮味兒。做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將大閘蟹綁好,平鋪在篦子上隔水蒸至蟹子變為橙色即可。

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蔥薑蒜泥和醬油醋辣椒油調製乙個蘸料蘸食。

剩下螃蟹的味道非常獨特,做法也比較簡單。需要準備的材料有蔥,姜蒜鹽,青紅辣椒香菜,白糖,料酒,白酒,水,辣椒,八角,花椒等等。製作步驟的話,第一步將醬油,蔥薑蒜,青紅辣椒,幹辣椒,八角花椒,味精等倒入鍋中,根據蟹子的多少加入適量的水,這個料汁的量一定要將所有的蟹子全部沒過。

燒開後放涼備用。醬油和鹽一定要夠多這才能保證在料汁接觸蠍子的時候瞬間將蟹子嗆死。將料汁倒入盛放蟹子的罈子中,最後根據食材的多少倒入適量白酒和香菜,封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天之後就可以吃了。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螃蟹性寒,不論清蒸還是生熗都不能多吃。味道雖美,但卻不能貪多。在這裡,家家戶戶街頭巷尾甚至星級酒店都會有這道菜的身影,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4樓:在那夜裡

應該看大閘蟹的外殼要有光澤,要看大閘蟹的肚臍有沒有突出來,要用手感覺這個大閘蟹重不重,要看大閘蟹的爪子緊不緊,要看大閘蟹有沒有毛。最正宗的做法就是上鍋蒸,清蒸大閘蟹是最好的。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一般**比較高的就是好的,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大部分的人都是會選擇清蒸的。大概是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東營黃河口大閘蟹走俏,大閘蟹的哪種做法最好吃?

6樓:青燈娛樂

東營黃河口大閘蟹走俏,大閘蟹最好吃的方法是蒸。

大閘蟹最好吃的方法是蒸,其他都是旁門左道。蒸熟的螃蟹,不但保持了螃蟹的原汁原味,還能散發出一股獨特的香味。這種氣味,在實驗室中是不可能人工合成的。

首先,綁螃蟹的繩索是不能鬆開的,因為一旦進入蒸籠,螃蟹在高溫下會劇烈地扭動,很可能會折斷腿腳,破壞螃蟹的美感。在蒸熟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螃蟹仰放,這樣既能使螃蟹的溫度均勻,又能防止蟹黃、膏油在蒸熟的過程中溢位,造成營養流失。

在蒸籠裡倒入適量的水,上火,用大火燒開,燒開後調小火,螃蟹少則燒10分鐘,螃蟹多則燒12分鐘。

等蒸籠上了熱氣,把螃蟹放入鍋中,螃蟹要少,不能太擁擠,如果螃蟹多,蒸籠少,可以分兩次,不用著急。20-25分鐘後,螃蟹就可以煮好了。剝掉繩子,你可以盡情享用。

蒸也是分辨螃蟹好壞的最好辦法,乙隻好的螃蟹,不放任何鹽姜、紫蘇,它的肉應該是甜的,肉質的鮮嫩會在口腔裡迅速地流轉,吃完後手指會被鮮浸透,洗也又洗不掉,這說明你吃到了乙隻好螃蟹。

螃蟹死亡後,其凍僵和自溶期明顯減少。它身體內的細菌可以快速地繁殖,並且傳播到螃蟹的肉中,從而導致蛋白質的分解,產生組織胺,組織胺在蟹體中的累積愈多,則其毒性愈強,且即使煮熟後,其毒性也較難被破壞。

所以,吃了死螃蟹會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除此以外,螃蟹應該保證新鮮,熟透,避免吃醉蟹、涼拌生蟹,以免中毒或感染寄生蟲。

7樓:網友

步驟1 準備食材。

步驟2 好的大閘蟹有著青灰色帶光澤的蟹殼,蟹爪間有黃色的毛。大閘蟹的眼睛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大閘蟹的新鮮與否。蟹臍向外凸起並且圓潤。

肢體完整並自然彎曲,活動有力,到處橫行的就是好螃蟹。

步驟3 大閘蟹用刷子清洗乾淨。

步驟4 蔥切段,姜切絲。

步驟5 蒸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將洗淨的大閘蟹腹部朝上,鋪上蔥段和薑絲。大火蒸5分鐘,轉中火10分鐘。

步驟6 用1勺檸檬蒸魚醬油,2勺清香公尺醋和薑絲調一碗蘸汁,這樣可以去除螃蟹的寒氣、腥氣。

步驟7 蒸好的大閘蟹出鍋趁熱吃。清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閘蟹的原汁原味,那味道絕對是一絕,掰開乙個,蟹肉潔白,入口清甜甘香,蟹黃橙黃如金,味道鮮美,那飽滿的質感與醇香的味道縈繞在你的舌尖,讓人回味無窮。

步驟8 吃蟹黃時是吃蟹的***掀開蟹殼,注意要從頭頂將蓋開啟,去蟹肺、蟹心、蟹胃和蟹腸,將蟹身往兩邊屈,把蟹膏擠出來食用。

8樓:我家新燕捉春妮

東營黃河口大閘蟹走俏,我感覺大閘蟹清蒸最好吃。因為它既不破壞營養,還能保持鮮美的味道。

9樓:陌佳燁偉

我覺得還是清蒸最好吃,雖然清蒸腥味比較重,但是這樣的做法就能保證大閘蟹的口味原汁原味。

黃河口大閘蟹的介紹

10樓:滑閒

黃河口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俗稱毛蟹、清水蟹等,產于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是我國著名的淡水蟹。

黃河口大閘蟹幾月份往岸上爬

11樓:二力河蟹

黃河大閘蟹達到性成熟後即開始大批量降河洄游,入海交配。按照通常說法是七上八下,即陰曆七月末八月初。2016年8月末黃河口將會出現螃蟹大量上岸的壯觀景象。

東營黃河口怎麼玩,東營黃河口什麼時間去最好玩?

要去生態園的話最好駕車,因為裡面大得很,走路可能行不通。據我所知,去那兒沒有公車。你只要駕車到了黃河口鎮,按照路標走就ok了。票價每人30,駕車的話還要再交10塊。你可能需要準備些吃的,其它的選好了天氣應該都不成問題。旅途愉快!東營黃河口什麼時間去最好玩?秋季晴朗的天氣比較好,像是紅地毯必須是秋天才...

黃河口國家森林公園和黃河入海口風景區是同景區嗎

保護區位於現黃河入海口和1976年之前入海故道附近,總面積約15.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約7.9萬公頃,緩衝區面積1.1萬公頃,實驗區面積6.3萬公頃。保護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黃河入海口溼地公園好些。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中所指黃河入海口就是此處了,它是因1855年黃河改道而成,地處...

黃河是自然形成的嗎?黃河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地理科學家在蘭州市附近首次發現黃河的最高階地,證實黃河已形成160萬年。黃河的階地是黃河生成地區在青藏高原上升隆起後,形成的如臺階狀的地貌現象。正是由於這些階地的出現,黃河才可以從最初地面的片片大湖,得以百川匯流,一瀉千里,形成氣勢磅礴的大河。因此,科學家們稱黃河階地尤如一本活的教科書,是考察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