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蓮朵的歷史有哪些?

2025-07-18 02:45:16 字數 1620 閱讀 2110

1樓:網友

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鋒銀咐至杭州遊玩德壽宮,一見「芙蓉石」就十分喜愛,以衣袖拂拭「撫摩良久」;並吟詩曰:「臨安半壁苟支撐,遺蹟披尋感慨生,梅石尚能傳德壽,苕華又見說蘭瑛;一拳雨後猶餘潤,老幹春來不再榮,五國內沙埋二帝,議和喜樂獨何情。」浙江地方搏塵官領悟「聖意」,轉年就將此石運至京師。

乾隆降旨置於長春園的茜園太虛空院中,並親自命名為「青蓮朵」。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時,得知梅石碑當初鐫碑情況,便命人摹刻梅石碑一通,與杭州銀純舊碑並立。乾隆三十二年又重摹一刻碑,置於圓明園茜園「青蓮朵」石側旁。

乾隆念念不忘這段逸事。到他最後一次南巡時還興致盎然為此事吟詩。現青蓮朵移入中山公園,梅石圖碑也移置北京大學校園內。

2樓:回憶

清譽棗坦朝滅亡後的數十年裡,圓明園遺址殘料繼續受到劫掠。園內的「青蓮朵」、方磚、條石、石料、漢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築材料紛紛被軍閥官僚運走修建私園和陵墓,圓明園虎皮石圍牆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圓明園遺物被安放於公共場所,如長春園門銅麒麟、安佑宮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後於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頤和園;安佑宮華表、石麒麟、西洋樓線法橋和翻尾石魚、梅石慶桐碑、蒔花碑、文源閣碑被分別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蘭亭八柱碑、遠瀛觀石欄杆和等珍貴太湖石於1915年移往中山公園;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及基座移至正陽門和新華門。

西洋樓遺址的漢白玉及磚瓦也巖鬧多被軍閥官僚運走,或被各家石作坊買去,就地改刻為其他石料。

3樓:抽轉組

青蓮朵是圓明園內長春園茜園之舊物,現「青蓮朵返猛」石在中山公園社稷壇西門外。

在西壇門外小土山前,有一塊800多年曆史的太湖石,高公尺,周圍3公尺,石上溝壑遍佈,質地細密,上刻乾隆御筆「青蓮朵」三字。據考證,這座太湖石原系南宋臨安(今杭州)德壽宮中故物,原名「芙蓉」。乾隆十六年(1751)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時,在杭州吳山的宗陽宮遊覽,發現此奇石,十分喜愛,並與此石結緣,傳為佳話。

宗陽宮,在南宋時,原為秦太師的賜第,後改名為「德壽宮」,宮苑中有古梅,南宋高宗趙構退位當太上皇漏伏橋,淳熙五年二月初一日,皇帝到德壽宮朝拜後,太上皇特地留皇帝在石橋亭子上看古梅,太上皇介紹說:「苔梅有二種:一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上,苔如綠絲,長尺餘。

今歲同時著花,不可不少留一觀」。與此同時趙構對兒子孝宗說:「這裡有很多奇石是太湖石之王,透、漏、醜都佔,樣子極廳唯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應為芙蓉石」。

德壽宮後因無人居住,逐漸荒廢,至乾隆時已不及原規模十之二三,但某些遺蹟尚存。明時又有鐫梅石碑,以傳德壽宮舊跡。明代畫家孫扶和蘭瑛合作,畫了—梅一石成《梅石畫》,刻於石碑上,名曰:

梅石碑」,置於『芙蓉石』旁。

青蓮朵的簡介

4樓:手機使用者

在西壇門外小土山前,有一塊800多年曆史的太漏核湖石,高公尺,周圍3公尺,石上溝壑遍佈,穗卜質地細密,上刻乾隆御筆「青蓮朵」三字。據考證,這座太湖石原系南宋臨安(今杭州)德壽宮中故物,原名「芙蓉」。乾隆十六年(1751)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時,在杭州吳山的宗陽宮遊覽,發現此奇石,十分喜愛,並與此返族掘石結緣,傳為佳話。

青蓮朵的介紹

5樓:奶茶

青世乎蓮朵亂返高是圓明園內長春園譁尺茜園之舊物,現「青蓮朵」石在中山公園社稷壇西門外。

和歷史有關的工作和歷史有關的職業有哪些

和歷史有關的工作是考古。考古學指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有時候還可以引申為記述這種知識的書籍 藉以獲得這種知識的考古方法和技術,包括蒐集和儲存資料,審定和考證資料,編排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和技術 指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闡明包含在各種考古資料中的因果關係,論證存在於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考古 ...

有哪些關於歷史的好書,跟歷史有關的書籍有哪些

黃仁宇先生的 萬曆十五年 和 中國大歷史 不錯,還有 史記 才不是老內掉牙,裡容 面的故事非常精彩,百看不厭。學歷史真的應該看一下 史記 和 三國志 還有 的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1.2 兩宋風雲 還有 話說中國 蒙曼的 長恨歌 亂世紅顏 武則天 還有 明朝那些事 那就來要看你要了解什麼時源代的歷史了。...

有關抗日的歷史有哪些,抗日戰爭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很多簡單說說 正式開始1937年七七事變 結束1945年8月15日 國民黨與共產黨分別開闢兩大戰場 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抗戰初正面戰場四次會戰 淞滬會戰,太原會戰 徐州會戰 武漢會戰敵後戰場比較著名的 1940年百團大戰 取得的首次大捷 平型關大捷 抗戰時期分為 防禦階段 1937年 1938年相持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