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出自哪裡?

2025-07-21 19:55:09 字數 3033 閱讀 6047

1樓:四季教育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一開頭李前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原文為:北冥有魚,其悉擾局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翻譯為: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睜讓字叫鯤。鯤非常大,不知道有幾千裡。

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裡;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隻鳥,在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乙個天然的大池子。

2樓:美女愛吃飯

原文為:原文出自莊子的《逍遙遊》,其原文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後來有人惡搞了一下古文,改編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廳陪,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乙個秘製,乙個麻辣,來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3樓:瑾臨珞晴

北冥有魚2,其名為鯤3。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4;化而為鳥,其名為鵬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6,其翼若垂天之雲7。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8。南冥者,天池也9。《齊諧》者敬跡10,志怪者也11。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12,摶扶搖而亮和並上者九萬里13,去以六月息者也14。」野馬也15,塵埃也1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7。

天之蒼蒼18,其正色邪19?其遠而無所至極邪20?其視下也21,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22,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3。覆杯水於坳堂之上24,則芥為之舟25;置杯焉則膠26,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27。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28,而後乃今培風29;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30,而後乃今將圖南31。蜩與學鳩笑之曰32:「我決起而飛33,搶榆枋而止34,時則不至35,而控於地而已矣3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37?

適莽蒼者38,三餐而反39,腹猶果然40;適百里者,宿舂糧41;適千里者,三月聚糧42。之二蟲又何知43!小知不及大知44,小年不及大年45。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46,蟪蛄不知春秋47,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48,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49,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棚喊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50,眾人匹之51,不亦悲乎52?北冥有魚出自《逍遙遊》。

4樓:網友

北冥有魚。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明虛團。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譽拍也,亦若是則已矣。

一詞多義。1、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名詞,志向)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於議(動詞,立志)

齊諧》者,志怪者也(動詞,記載) -博聞強志(動詞,記住)

2、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名之者誰(名詞作動詞,命名)

聖人無名(名詞,名望激橘) -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動詞,說出)

3、置--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動詞,安放-鄭人有且置履者(動詞,購置)

4、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形容詞,窮盡)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形容詞,生活困難)--復前行,欲窮其林(動詞,走到盡頭)

5、蒼蒼--天之蒼蒼,其正色邪(深藍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灰白色)

古今異義。1、雖然,猶有未樹也:古義兩個詞,雖然這樣,今義乙個詞,連詞。

3、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為副詞,表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或作連詞,表假設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4、窮髮之北:發古義為毛,指草木,今義為頭髮。

5樓:網友

北冥有魚一般指逍遙遊(《莊子》首篇)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逍遙遊」是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莊子人生論的核心內容。「逍遙遊」是指「無所待而遊無窮」,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一,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遊於世間。

逍遙」,在莊子這裡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觀念及其價值的限制而達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遊」,並不是指形體之遊,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遊,形體上的束縛被消解後,自然就可以悠遊於世。逍遙遊就是超脫萬物、無所依賴、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

在莊子看來,達到這種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齋」「坐忘」,這兩者體現了一種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遙遊。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至「聖人無名」,是全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從「堯讓天下於許由」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第三部分從「惠子謂莊子曰」至結尾,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生活旨趣。

莊子逍遙遊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從「有所待」達到「無所待」的精神境界。《逍遙遊》中莊子運用了許多寓言來表述逍遙遊的內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現。首先,莊子指出,大舟靠著積水之深才能航行,大鵬只有「培風」彎弊才能翱翔,因此他們都是「有所待者」。

再如,莊子認為宋榮子的思想仍然處於「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侷限並沒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內外」和辯「榮辱」的紛爭,只是在這種紛爭中不動心,因而不是真兆梁正的「無待」族鬧運。莊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無待的理想境界,同時也指出了從「有待」至『無待」的具體途徑。這就是: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裡的『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道」的化身和結合體,是莊子主張的理想人格。在莊子看來,只有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能擺脫一切外物之累從「有待」達「無待」體會真正的逍遙遊。

北冥有魚原文及翻譯,北冥有魚翻譯及原文

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 者,志怪者也。諧 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

北冥有魚寫作順序,北冥有魚運用什麼寫作方法?

北冥有魚,寫作順序是承上啟下,先左後右,從上至下,從裡到外。北冥有魚的寫作順序,對於這樣的一個寫作順序,我也不太懂的呀。北冥有魚的寫作順序是不一樣,拿的寫作順序的成長取向 北冥有魚的寫作順序是根據遠近景的想象順序進行寫作的。北明有餘。寫作順序排你有與寫作順序去校園手機搜尋就知道了。北冥有魚寫作順序,...

北冥有魚改寫作文400字

北冥有魚擴寫作文字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者,體大無比,能變化其形,遊於海中。其背如山峰,其鱗如銅鐵,其眼如明珠,其尾如旗幟。據傳,鯤之大,可載九州之山,其力可支天地之重,其智可掌萬物之變。北冥有魚,傳說中的神話生物,讓人們對大海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和嚮往。鯤的巨大體型和神奇能力,讓人們讚歎不已。鯤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