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僅因一場戰役,就一戰成名,這一戰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5-07-25 20:05:20 字數 1651 閱讀 5986

1樓:奔放露骨

趙奢只帶5000餘人對抗敵人10萬大軍,最終取得勝利,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

2樓:大明山的臭蟲

趙奢通過欺騙秦軍,而後突襲取得勝利,其中過程體現了乙個名將的素養。

3樓:君王的孤獨

趙奢最開始發跡是從收戰國四公子之一平原君開始的收殲飢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因此非常憤怒,要殺趙奢,這時趙奢說了一段話使得平原君不僅沒有殺趙奢,還將他簡改尺推薦給了趙王奢因說曰,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攔高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彊,國彊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

趙奢的成名之戰是什麼?

4樓:網友

閼與之戰。閼與之戰,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西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

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趙奢因功被封為馬服君,開始了秦趙兩國長達8年的戰略平衡。

秦軍攻閼與不克,突聞趙援兵到來,倉卒分兵迎擊。趙奢軍士許歷建議,發兵萬人搶佔閼與北山高地。秦軍後到,攻山不下。

趙奢乘勢,居高臨下,猛擊秦軍。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

趙奢以為此功被封為馬服君。

閼與之戰歷史意義閼與之戰,趙慧文王徹底將秦國歸還的三座重鎮收入囊中,並將秦軍二號人物胡陽斬首,且斬殺秦軍數萬,一石三鳥,堪為趙秦大對持的名作,趙惠文王隆重表彰立下蓋世功勳的趙奢,封趙奢為馬服君。趙慧文王愛許歷之才,封許歷為國尉。

闕與之戰趙奢一戰成名此戰到底發生了什麼

5樓:心悸

<>《闕與之戰趙奢一戰成名 此戰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閼與之戰能讓趙奢名聲大噪是因為對手非同一般,要知道趙國的對手可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

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實力大公升,鑑於趙國的實力,趙武靈王一路開疆拓土,趙國的國土也是大大的增加,而趙國最後和秦國接壤了。

反觀秦國方面,在商鞅變法和軍功制度下,秦國的軍事實力也是大大的增加,達到了極致。

趙國雖然說能和秦國有著一戰的實力,但如果和秦國正面哪局交鋒的話,趙國並不佔據優勢,所以說,趙奢就得想辦法了。

秦國吞併魏國指襪之後,李逗讓秦國的疆域就和趙國接壤了,而趙國自然成為了秦國眼前的目標。而趙武靈王深知不是秦國的對手,如果兩個戰略要道被秦國攻佔,趙國就會孤立無援。

對於趙國來說,此戰必須打,趙國也不得不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當時,趙國方面不論是身經百戰的廉頗還是樂乘,都沒有對此戰拿出實打實的策略。

在趙國十分頭疼的時候,趙奢站了出來。而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成語也是出在這個時候。

趙奢軍出邯鄲30裡即築壘紮營,按兵不動。按照計劃,趙奢在加固的大營之中,足足待了二十八天之久。

趙奢用計謀騙過秦國之後,對秦國發起攻擊,搶佔閼與北山高地。秦軍後到,攻山不下。趙奢乘勢,居高臨下,猛擊秦軍。

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趙奢因功被封為馬服君。

趙奢在世期間,秦人不敢復攻趙,直至十年後的長平之戰。

羅馬與迦太基的最後一場戰役詳情如何?

羅馬和迦太基的戰爭叫什麼 布匿戰爭。西元前年,為爭奪西西里島,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一次布匿戰爭,迦太基戰敗。西元前年漢尼拔率軍遠征義大利,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迦太基最終戰敗。西元前 前年,第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被羅馬攻陷。是 布匿戰爭 打了次的。羅馬全面戰爭 迦太基後期發展 如果要是你的經濟非常發達,...

大宋推行「慶曆新政」跟哪一場戰役有關?

當時宋仁宗在位時期,跟西夏對峙,在定川寨戰役中,宋軍被西夏軍隊斬殺許多人,導致大敗,為了挽回頹勢,推行慶曆新政。宋王朝在對峙西夏戰役中的失敗,讓宋仁宗才想到要用改革來挽救宋朝。因此,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便在以范仲淹為代表的漸進式改革人物上徐徐推行!是和公元年的好水川戰役有關,因為這場戰役宋軍死傷慘重,...

清朝歷史上最牛的一場戰役,為何22人竟然能嚇散一萬人

22人能夠製造出22萬人的聲勢,主要還是心理問題,直接嚇怕了 22人能夠製造出22萬人的聲勢,主要還是心理問題,就好比空城計,主要團結 就是讓人給嚇住了其實不用害怕的,不方人那麼的少。就好比空城計,主要團結,主要還是心理問題,直接嚇怕了。清朝歷史上最牛的一場戰役,因為武力強大,計謀好。這和諸葛亮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