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文學作品,如何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文學作品

2021-03-19 18:23:41 字數 4890 閱讀 6615

1樓:東哥

文學語言有其不同與其他藝術現象的特點,本文將對文學語言的幾個主要特點為突破口論述,以修辭、細節和幽默三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文學的形象生動性。

文學語言的特點包括眾多方面。而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等為主要方面,除此之外,文學語言還有它自身的特點如**性、情感性、蘊藉性、陌生化、鮮明的個性化,復義、反諷與悖論等等。與其它藝術不同,「文學是語言藝術,是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門類,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使文學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本質特徵。

」一、修辭手段的應用

談及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首先要弄清:文學語言是它以民族共同語﹐特別是人民群眾生動的口頭語言為基礎﹐經過作家加工﹑提煉而形成﹐富於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文學語言具有的想象生動性要求活的東西不能寫死,但死的東西一定要寫活,表現為一些修辭手段的應用;其次,文學語言能夠精確地按照事物和行動呈現在視覺和聽覺裡的那種形式展現給讀者,即所謂的「繪聲繪色」、「情景再現」,表現為細節上的生動刻畫;最後,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表現在它能夠構建出含蓄中的幽默,恰到好處涉筆成趣。

文學作品要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為活潑跳動的語言,不可或缺的是恰到好處的修辭方法的運用。朱自清先生把這一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他的作品《春》: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紅的像火」…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作者運用比喻和比擬手法,「鑽」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小草萌芽的生命力,彰顯著力量與生氣。「鬧」則描繪出了眾蜂飛舞,聲音靈動而此起彼伏的熱鬧場景,二者站在視覺與聽覺的角度,表現了春的生動。除了《春》,在《綠》、《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也用了頗多修辭。

除了比喻、比擬等修辭方法的運用,誇張、借代、婉曲也是經常使用的手法,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之所以用得精妙,就是因為讀者會隨著這個敲字,在頭腦中勾起敲後景物所產生的變化——宿在池邊樹上的鳥,池中的魚,樹上的葉子,不遠處的貓狗等動物的反應,聯想和想象鋪天蓋地起來。

二、細節的刻畫

不同於科學語言、日常語言,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是指文學語言文字細節刻畫上。科學語言,強調嚴謹的邏輯性、嚴謹性、明確性尤其是實用性,它不注重個人色彩和風格,顯得樸素單純、千篇一律。日常語言由於發生在具體交往中,受到現實人際關係和具體預警的影響,更加富於感**彩和個人風格,主要用於溝通交流的需要。

文學語言則突破了語法結構和邏輯要求,強調個人感情和語言風格,它不作為說理的手段,而是作為描寫、表現、象徵的符號體系,與普通語言有一定程度的背離,採用描寫形式來反映外部世界表達主體的情思,甚至刻意使用隱含性語言,涉及的意義往往不能直接理解,需要讀者思考、分析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以及作品本身所體現的價值,尤其是對細節描寫上所下的功夫。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那段描寫:「兩彎似,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是描寫林黛玉神態的,她的性格是多愁善感,身嬌體弱。

通過細節描寫可以使讀者在頭腦中浮現作品刻畫的情景,彷彿身臨其境,生動入微。如《狼圖騰》文中形容小狼的吃食:「小狼在吃撐以後就開始挑食了,先是跳粥裡的碎肉吃,再挑星星點點的肉丁吃,它銳利的舌尖像一把小鑷子,能把每一粒肉丁都鑷進嘴裡。

…小狼居然在用舌頭擠壓剩粥,把擠出來的奶湯舔到嘴裡面…」隨著閱讀,一隻小狼在吃東西的情形彷彿就在讀者眼前,而讀者似乎就沉浸在**小狼啄食的情景之中。這種細節化的描寫突出了小狼個性化的一面,使**並非平鋪直敘地,增添了作品的形象生動性。

三、風趣幽默性

最後說到文學作品所傳達的風趣幽默性更是表達出形象生動性的一面。語言新鮮活潑、風趣幽默、富於表現力。生動、流暢的講述,能把讀者帶進一種藝術享受的境界,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文學作品中俗語、成語等在人物對話中的應用,凸顯了作品中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紅樓夢》第六回中劉姥姥說:「那我們也知艱難的,但俗與說道:

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些;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呢。」 [2]寶釵的練達老成,劉姥姥的樸拙逢迎的性格,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

趙樹理論及了三仙姑的來歷:「當時的青年,如今都已留下鬍子,家裡大半又都是子媳成群,所以除了幾個老光棍,差不多都沒有那些閒情到三仙姑那裡去了。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髮脫光了,用**帕蓋了起來,只可惜宮粉塗抹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上了霜。

」 [3]通過詼諧的刻畫,三仙姑的個人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

無論是從文字修辭上,從細節斟酌角度,或是以風趣詼諧的視角入手,總而言之,作品文字無論是從作者創作角度,讀者接受層面,都是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作為創作或解讀為基本著眼點的。這個問題也許看似容易,實則難過登天,所以作家不容易成為真正的作家,所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是一個需要長久關注的角度,無論對於讀者或是對於創作者。

如何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文學作品 5

2樓:東哥

文學語言有其不同與其他藝術現象的特點,本文將對文學語言的幾個主要特點為突破口論述,以修辭、細節和幽默三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文學的形象生動性。

文學語言的特點包括眾多方面。而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等為主要方面,除此之外,文學語言還有它自身的特點如**性、情感性、蘊藉性、陌生化、鮮明的個性化,復義、反諷與悖論等等。與其它藝術不同,「文學是語言藝術,是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門類,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使文學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本質特徵。

」一、修辭手段的應用

談及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首先要弄清:文學語言是它以民族共同語﹐特別是人民群眾生動的口頭語言為基礎﹐經過作家加工﹑提煉而形成﹐富於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文學語言具有的想象生動性要求活的東西不能寫死,但死的東西一定要寫活,表現為一些修辭手段的應用;其次,文學語言能夠精確地按照事物和行動呈現在視覺和聽覺裡的那種形式展現給讀者,即所謂的「繪聲繪色」、「情景再現」,表現為細節上的生動刻畫;最後,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表現在它能夠構建出含蓄中的幽默,恰到好處涉筆成趣。

文學作品要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為活潑跳動的語言,不可或缺的是恰到好處的修辭方法的運用。朱自清先生把這一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他的作品《春》: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紅的像火」…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作者運用比喻和比擬手法,「鑽」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小草萌芽的生命力,彰顯著力量與生氣。「鬧」則描繪出了眾蜂飛舞,聲音靈動而此起彼伏的熱鬧場景,二者站在視覺與聽覺的角度,表現了春的生動。除了《春》,在《綠》、《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也用了頗多修辭。

除了比喻、比擬等修辭方法的運用,誇張、借代、婉曲也是經常使用的手法,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之所以用得精妙,就是因為讀者會隨著這個敲字,在頭腦中勾起敲後景物所產生的變化——宿在池邊樹上的鳥,池中的魚,樹上的葉子,不遠處的貓狗等動物的反應,聯想和想象鋪天蓋地起來。

二、細節的刻畫

不同於科學語言、日常語言,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是指文學語言文字細節刻畫上。科學語言,強調嚴謹的邏輯性、嚴謹性、明確性尤其是實用性,它不注重個人色彩和風格,顯得樸素單純、千篇一律。日常語言由於發生在具體交往中,受到現實人際關係和具體預警的影響,更加富於感**彩和個人風格,主要用於溝通交流的需要。

文學語言則突破了語法結構和邏輯要求,強調個人感情和語言風格,它不作為說理的手段,而是作為描寫、表現、象徵的符號體系,與普通語言有一定程度的背離,採用描寫形式來反映外部世界表達主體的情思,甚至刻意使用隱含性語言,涉及的意義往往不能直接理解,需要讀者思考、分析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以及作品本身所體現的價值,尤其是對細節描寫上所下的功夫。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那段描寫:「兩彎似,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是描寫林黛玉神態的,她的性格是多愁善感,身嬌體弱。

通過細節描寫可以使讀者在頭腦中浮現作品刻畫的情景,彷彿身臨其境,生動入微。如《狼圖騰》文中形容小狼的吃食:「小狼在吃撐以後就開始挑食了,先是跳粥裡的碎肉吃,再挑星星點點的肉丁吃,它銳利的舌尖像一把小鑷子,能把每一粒肉丁都鑷進嘴裡。

…小狼居然在用舌頭擠壓剩粥,把擠出來的奶湯舔到嘴裡面…」隨著閱讀,一隻小狼在吃東西的情形彷彿就在讀者眼前,而讀者似乎就沉浸在**小狼啄食的情景之中。這種細節化的描寫突出了小狼個性化的一面,使**並非平鋪直敘地,增添了作品的形象生動性。

三、風趣幽默性

最後說到文學作品所傳達的風趣幽默性更是表達出形象生動性的一面。語言新鮮活潑、風趣幽默、富於表現力。生動、流暢的講述,能把讀者帶進一種藝術享受的境界,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文學作品中俗語、成語等在人物對話中的應用,凸顯了作品中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紅樓夢》第六回中劉姥姥說:「那我們也知艱難的,但俗與說道:

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些;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呢。」 [2]寶釵的練達老成,劉姥姥的樸拙逢迎的性格,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

趙樹理論及了三仙姑的來歷:「當時的青年,如今都已留下鬍子,家裡大半又都是子媳成群,所以除了幾個老光棍,差不多都沒有那些閒情到三仙姑那裡去了。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髮脫光了,用**帕蓋了起來,只可惜宮粉塗抹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上了霜。

」 [3]通過詼諧的刻畫,三仙姑的個人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

無論是從文字修辭上,從細節斟酌角度,或是以風趣詼諧的視角入手,總而言之,作品文字無論是從作者創作角度,讀者接受層面,都是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作為創作或解讀為基本著眼點的。這個問題也許看似容易,實則難過登天,所以作家不容易成為真正的作家,所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是一個需要長久關注的角度,無論對於讀者或是對於創作者。

從文學角度看 是不是題材決定了文學作品的價值?為什麼?急急急

題材對一部文學作品的價值有著一定的影響因素,但絕對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內,作者的構思框架和描寫敘述手法也很重要,特別是在敘述方面,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效果就大不相同。縱觀中外經典文學作品,能冠以經典之稱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但它也有不足點,那就是極大的束縛了作者的...

列出一部文學作品和藝術佳作,分析是如何反映社會現實的

比如 紅樓夢 它通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展示了封建社會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社會現實。柳虞賦的 婀娜多計 通過眾女在萬紫千紅樓教坊裡的不同生活,反映了統治階級腐朽墮落醉生夢死的生活,貧民百姓的悽慘生活 通過男主角鬥智鬥勇的智慧,反映了官民相鬥的社會現實 1 贖罪 作者 英 伊恩 麥...

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 著重點是從分析角度理解作品 還是從評價角度理解作品

從生態批評角度分析海 文化是社會經濟的反應 文學欣賞的角度 文學欣賞的角度 作家在進行文學作品創作時,總是會用到多種修飾方式,包括語言修辭的運用 語言句式的變化等。正是由於文學作品中語言表現形式的多樣化,才賦予了文學作品不同的情感表達。在進行文學作品賞析時,也要嘗試從語言角度進行分析,只有透過字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