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過春節有什麼習俗,過過春節淮南有哪些風俗?

2021-05-20 14:46:31 字數 5180 閱讀 1737

1樓:祥祥

年二九開始打掃家裡衛生。年三十中午隨便的吃點,下午包包子包餃子,貼上春聯,晚上吃年夜飯,當然也有中午吃年夜飯的。吃飯之前要放一掛鞭炮,吃完看春晚。

晚輩開始向長輩要紅包,尤其是孫子輩要找爹爹奶奶要紅包了。吃晚飯也能打打牌敘敘話。夜裡十二點要放炮。

年初一早上要吃餃子,吃之前也要放炮,而且放過的炮紙不能掃掉,一直要到年初四才能掃。也不能動剪子針之類的。年初一基本上就逛逛街。

年初二到姥姥家,孃家。年初三夜裡十二點要放炮,叫送年。正月十五還要放一次,基本上就結束了。

鐧懼害鍦板浘

過過春節淮南有哪些風俗?

2樓:放蕩草原小狼

一、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春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己的大門或楹柱上貼上一副春聯,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

一新,渲染了喜慶氣氛,這個古老的風俗一直延續自今。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對子」等,是由上聯、下聯和橫披組成。

它起源於「桃符」。所謂的桃符,就是指用桃木刻畫出「神荼」、「鬱壘」兩尊神像。再將它們掛在大門上,用來鎮妖避邪。東漢應劭的《風俗

通》 中引《黃帝書》中記載:相傳古代東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樹枝向周圍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圓。樹頂有

一隻金雞,日出報曉。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根拱形枝幹,樹梢一直歪下來,捱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度朔山上住著各種各樣的妖邪鬼怪,它們出

入都得經過這扇門,因此稱作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去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鬼門,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這兩個神一個手拿葦索,一

個身牽猛虎,形象醜惡**,既能捉鬼,又能吃鬼,若有惡鬼溜出鬼門,就把它抓住,或者吃掉,或者用葦索**起來喂老虎。因此,黃帝就把神荼、鬱壘的像刻成桃人,掛在大門門戶上,以御凶魅。

最初,古人用桃木雕刻成神荼、鬱壘的神像,掛於大門的兩側。後來大概因雕刻神像太費事,就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像來代替,即所謂「桃符」。再往後,覺得畫畫還是很麻煩乾脆就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兩個神名,往門上一釘就完事。

春節掛「桃符」驅邪的風俗一直從戰國延續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仁才出現聯語,代替原來的神荼」、「鬱壘」的字樣。

桃符轉化成春聯據說是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在《蜀[木壽]杌》記載,五代後蜀的君主孟昶在新年之際命令翰林們作門聯,自己也寫了一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據說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

紙製的春聯到了明、清時代才真正興盛起來。春聯的開始興盛與明朝朱元璋有關。據清朝人陳尚古《簪去樓雜說》記載起於明朝初年,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後,除夕傳旨公卿士庶,家家門上須貼春聯一副,一律用紅紙書寫。

朱元璋在微服出行,一路觀賞,以為樂事。由於明朝

歷代大力提倡,使春聯盛行了起來,至今不衰。據《列朝詩集》說,當時最有名的一副春聯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翰林院學士陶安的,內容為:「國朝謀

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二、年畫

按中國古老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貼上嶄新的年畫,年畫是伴隨春慶祈年和驅凶避邪的活動而產生的,表達了人們祈求平安 的願望。

它起源於門畫,與桃符有著同樣的悠久歷史。門畫的最初主題是門神,門神,又稱「門丞」、「門神護衛」等,在春聯出現之前,桃符上的「神

荼」、「鬱壘」就稱門神。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這是早期的門畫,後來隨著時

代的發展,花樣多起來了,有的就根據新的傳說或神異故事,畫出新的門神。其中最常見的是門神是唐朝大將秦瓊和尉遲。他們變為門神的故事,在**《西遊記》裡就有記載。

說是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玉帝派魏徵在明日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傳出一道聖旨,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

不料下著下著,魏徵打起瞌睡來了。當時正是午時三刻,唐太宗以為將魏徵留住,不放他出宮,就行了,所以就不喊他,讓他睡著。原來魏徵在睡夢裡已斬掉涇河老龍。

老龍陰魂不散,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就天天到宮裡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太辛苦,就叫畫家畫了他們兩人的畫像貼在宮門口,結果照樣管用。

這樣,這兩員大將便成了門神

三、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關於它的名稱由來和產生時間也有很多傳說,一種傳說: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叫「年」,經常在除夕夜到處傷害人畜。

後來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放鞭炮,發出聲音把「年」嚇得逃

走,不再危害人畜。另一種傳說根據古書《神異經》記載: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灸蝦

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火樸)而出,臊皆驚憚。 不管是哪種傳說,都說明了爆竹與桃符作

用差不多,都是用來驅除邪鬼的。

鞭炮起源於「庭燎」。所謂"庭燎"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火把,由於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就會發出「闢辟叭叭」的聲音,古人稱之為「爆竹」。最初燃放爆竹是為了驅除邪鬼。

南朝梁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記》謂之端月。

雞鳴而起,先於庭前

爆竹、燃草,以闢山臊惡鬼。」這也就是後來人們在春節凌晨開門放鞭炮的由來,又稱之為「平安爆竹

四、屠蘇酒

飲屠蘇酒也是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甦醒人魂。據說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

酒」。據唐朝人韓鄂所著《歲華紀麗》的記載,屠蘇是一間草菴(茅舍)的名稱。據說古時住在此草菴的一個名醫,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給附近的每家一包

草藥,囑咐他們放在布袋裡縫好,投在井裡,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著酒杯裡的酒,每人各飲一杯,這樣一年中就不會得瘟疫。人們得了這個藥

方,卻不知道這位神醫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蘇這個草菴的名稱來命名這種藥酒。其實,屠蘇也並不是某間草屋的專名,據漢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說,

凡是茅屋都稱專利蘇。至於屠蘇酒中放的什麼藥,按樑朝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說,北魏的議郎董勳說過,古代民間風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藥酒,裡面

放的的是花椒焙成的藥末。所謂屠蘇酒,其實是一種椒酒。董勳還談到飲屠蘇酒的習慣,是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來,年紀越大的越後

喝。原因是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所以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後喝,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這種先少後長喝

屠蘇酒的風俗一直傳到後代。唐代詩人顧祝《歲日作》詩說:「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宋代文學家

蘇轍的《除日》詩:「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

五、除夕夜

除夕夜是團圓之夜,即便是遠在天涯的人,也都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首先祭祖。祭祖時,應該將代

表祖宗的牌扁安放在供桌上,放上供品,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祭完祖後,一家人團坐在桌前,這正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先是一餐

豐盛「團年飯」,然後大家團坐吃點心、嬉笑玩耍、聊聊家常、談談工作等,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

守歲守到半夜,即從除夕那天的亥時至元旦那天的子時之間開始入席,稱之為「分歲酒」。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喝完分歲酒之後,小輩兒人則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長輩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稱「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借此表示親

情愛意。舊時的風俗,壓歲錢規定一百枚,用紅繩串好,意思是百年長壽。

此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這些習俗在現在的城市

已不多見了,不過在農村與一些小城鎮,這些風俗還是存在的

六、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老百姓們喜歡一種民間體育活動,在各種喜慶節日慶典中都可見到,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種中國傳統的舞蹈之一了。

舞龍,又稱「耍龍燈燈」、「龍燈舞」。 起源於漢代,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逢年過節常見的一種文娛活動。

關於舞龍,民間有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裡的藥都吃過了,還是不見效。只好裝成老頭到人間求醫,大夫搭脈感到吃驚:

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要他變回原形,從龍王腰間的鱗甲裡捉出一條娛蚣。經過消毒、敷藥,龍王完全**了。

為了答謝治病之恩,就告訴大夫:「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大家便以為龍能興雲佈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所以後來就有了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獅是外來的異獸,我國國土上並沒有獅生活的環境,但發展至今,獅在中國吉祥瑞獸的地位是舉足輕重,與五靈(龍、鳳、龜、麟、虎)並駕而驅,舞獅最初是由西域進貢中國的一種舞蹈,後來慢慢傳入中國民間,成了老百姓的喜愛。舞獅,又名「耍獅子」、「獅子舞」。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分為北獅和南獅兩種。現在「北獅」以河北滄州、北京為代表,「南獅」則以南海為代表,並輻射到番禺、順德(即俗話說的南番順)。

廣州、香港、澳門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所舞的獅子風格也大都以「南獅」為主。

北方舞獅的特點是:外形逼真,與真獅相像,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幼獅之分。舞獅人是獅皮覆蓋全身,只露雙腳。北方舞獅一般是兩個人合舞一隻大獅子。

南方舞獅特點是:造型不如北方逼真,但款式多,色彩豐富。舞獅者穿各種燈龍褲,上穿密鈕釦的唐裝燈龍袖衫或背心。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

關於舞獅也有一個傳說: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種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慘害人畜。後來,有人建議用舞獅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

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以後逢年過節便敲鑼打鼓,舞獅拜年

七、禁忌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吉辟邪祈福。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穀子生日」,祭田

初四:豬日----祭財神。

初五:牛日谷「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五路財神生日,有「接財神」的習俗。

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店鋪開始復業。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啟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接受佈施。

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叫「十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

關於春節民間習俗,過春節的民間習俗有什麼?

1 掃塵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6230 農曆正月bai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 農曆du 年,俗稱 過年zhi 這是我dao國民間最隆回重,最熱鬧的一個答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

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呢?中國人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習俗很多。比如說得貼對聯兒啊,30晚上吃餃子啊,初一拜年吶。走親訪友,老人給壓歲錢。30晚上必須得吃豬蹄兒啊,豬爪啊,雞爪啊,好抓錢!等等等。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過春節的習俗應該就是過年了吧,嗯,在每個地方的習俗東西都是一樣的,大年初一要去走西方要去拜年,這個是中國幾千年來所留下的存在的。傳統。...

說說各地過春節的習俗,各地過春節的習俗?

南通蒸饅頭。這年糕。全國各地過春節的習俗 各地方過春節的風俗習慣特色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以下舉例幾個 1 漢族 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 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2 普米族 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眾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