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021-05-11 16:45:57 字數 5346 閱讀 8210

1樓:匿名使用者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

式。顧名思義,它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

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

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標也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本班學生大都是生活在海鎮的獨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較高,有較穩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經濟**,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也比較重視。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使家長的期望值偏高,相當一部分家庭陷入溺愛與過分管理相交織的誤區。這些孩子普遍頭腦聰明、活潑好動,但學習卻不夠積極主動,更缺乏吃苦精神。

學習始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努力,家長、老師傾其所有也無濟於事。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轉變觀念,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提出:寫作是一種責任。其實孩子學習各項技能,又何嘗不是一種責任呢?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獨立個體,他們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資訊,而是主動地根據先前認知結構注意和有選擇性的知覺外在資訊,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他們有自主學習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不必要事事都要老師或家長包辦代替。只有在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基礎上,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好。

為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在教學中不斷地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僅長著與眾不同的面孔,同時,我們還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大腦和身體,既然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那麼就應該在行使權力享受快樂的同時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作為學生首當其衝要為自己學習。為此,我還召開了「我的學習我做主」「爭做學習的小主人」等主題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想學好,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

家庭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調查發現本班的家長有教育好孩子的良好願望,但教育方法卻極其匱乏。於是我利用每次的家長會都要集中對家長進行較為具體的培訓,明確告訴家長這一階段的具體任務和努力方向,同時還向家長推薦一些家教書目,其中有周弘的《賞識教育》、盧勤的《好父母,好孩子》、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東子的《好爸爸勝過好老師》等等,目的是要家長學做孩子的導師,不做孩子的幫傭或監工。

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我曾經給家長和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百分之一百,是父母的百分之二百甚至更多,但他僅是老師的幾百分之一。目的是強化家長和學生的自主意識。

也正因為如此,班裡的大部分家長在學生入學近一年半的時間裡,都能做到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並能幫助孩子記錄認字和讀書情況,直到孩子完全有能力能自己記錄後才放手。

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孩子們的學習態度日益端正,學習能力不斷加強,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我都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別對家長提出建議:對於能自覺、積極、主動地學習的孩子,我建議家長試著放手,因為已經扶他們上路,還需要給它們獨自前行的機會,經過久而久之的考驗與磨練,才能將短暫的自主行為變成一種態度與習慣;對於對學習沒有多大興趣,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我明確地告訴家長,這不僅與孩子自身有關係,同時也和家長在低年級沒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輔導職責不無關係,既然落下了這一課,必須轉變方法迎頭趕上,持之以恆不言放棄才能幫孩子走上正軌;對於處於自立與依賴邊緣的學生,我建議家長一定要轉變方法,有針對性的予以指導,使學生儘快自主起來。

這樣使學生、家長和老師形成共識,三管齊下,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

二、逐步放手,督促進行自主學習。

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要想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必須創造條件,為其提供較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其在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課因其學科的特殊性,就必須要求學生提前預習,不預習或預習不到位將直接影響上課的質量與效果。我先把學生的家庭作業本改為自主預習本,主要是由學生自主練寫課文中的生字,遇到有困難的字詞查字典解決,能自己動手解決的問題絕不求助於別人。第二項作業便是自己找一些容易出錯或不會寫的詞語寫一寫,這樣,比以往老師直接畫生詞讓學生抄寫科學多了,畢竟我們不是學生,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課外閱讀量也不一樣,所以對詞語的理解與認知完全不一樣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2樓:妮妮盤媽媽

讓學生養成自己讀書看書的好習慣,在看書的同時可以將優美的詞語句子做上標記,或是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懂的可以畫下來,第二天去問老師或是家長同學。

你可以每天要求學生多寫一個作業,就是把優美的句子和詞語抄寫下來,或者是要求他們讀一下某本書或某篇文章,讓你檢查。久而久之,這個習慣就養成了。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樓:中公教育

其實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還是蠻多選擇的,可以選擇一些較有趣味性的引導式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4樓:忻忻相惜

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教學具有自主性。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要求教師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的精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我提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那麼,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戰鬥在第一線的教師努力探索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讓學生有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語文規律。老師就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首先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當然要盡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

5樓:國際間諜二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須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在大力提倡高效課堂的今天,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顯得特別重要。那麼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是盡力求去探索、去認識。從學生心理、思維發展特點來看,濃厚的興趣正是他們主動學習的良好基礎。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相應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樂於參與學習,勤於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使其養成自主**的習慣,才能收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學《孔乙己》一文,我讓學生讀最後一段:「我到現在終於看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然後組織學生**:孔乙己究竟死了嗎?學生在討究的過程中分成了兩大陣營。

交流後我又追問:他沒死,去哪了呢?死了,臨死時又是怎樣的情形?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分析歸納,從而獲取知識,課後還續寫了結尾。

二、營造寬鬆、自主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氛圍。教師備課時要立足於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做到熟悉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克服「以教代學,照本宣科」的傾向;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三個溝通」——全員互動,人際溝通;教學整合,文化溝通;師生調適,心靈溝通;教師要善於營造情景、利用情景,建立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機制。教師要建立課堂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講課過程中可走到學生中間,一邊講,一邊與他們進行眼神的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適當使用賞識、肯定的語言或表示誇獎、欽佩的手勢,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這樣做能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或一個讚賞的微笑就是一束燦爛的陽光,足以照亮孩子整個人生。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不可強迫學生接受老師的答案,學生的意見往往有其獨到的、適於孩子理解的優點。例如,在《背影》一課的教學中,有一學生提出父親為什麼要買橘子,不買別的水果?

另一學生脫口而出「橘子是吉祥的象徵」,我立即誇獎他這個解釋富有文化內涵,說他讀的書多、見識廣,也許作者根本就沒這麼想,但這樣解釋我想應該是最好的。

三、注重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主要是自己學習,而自己學就應有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收穫成功的喜悅,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樂於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如要求學生預習時要做到「三讀」:

初讀劃出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再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三讀欣賞品味,找疑難問題。自讀預習環節是學生獨立自主學好一篇課文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生積極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過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

如朗讀教學,教師可先讀或放錄音朗讀,學生仿讀,注意糾正學生字音、停頓及朗讀情感、語氣,做到字正腔圓,輕重緩急得當。如遇生字詞則引導學生應用工具書查閱字音、字義、詞義,引導學生在逐字、逐句朗讀中邊讀邊思考,讀懂課文,讓學生養成邊朗讀邊思考習慣。當學生掌握一定朗讀方法後,設定一定問題讓學生應用所學方法自己朗讀與閱讀分析。

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習在關鍵、重點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而且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與方法,為以後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條件。會學比學會重要,會學從而樂於去學,自主去學。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章可循」。直至最後讓學生放手一「學」。例如學生在讀課文前老師可作如下建議: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2、利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生活實際解釋詞義、字義。3、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把重點句段劃出來,難理解地方作標記。

4、在閱讀課文時,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在旁作簡單批註。在學習過程中,經過老師適時、適當指導,在教師成功處理好「扶」與「放」的前提下,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五、培養閱讀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學生來說,必須在閱讀中去歷練,只有讀,才能真正讀出韻味,讀出問題;只有讀,才能把文章與讀者個體相融合,把文之神韻與讀者心神聯絡在一起,達到人文合一的境界。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應該是指導好學生閱讀,引導學生相互質疑,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引起爭鳴、辯論。

一節好的語文課,應是書聲琅琅,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議論紛紛,以發展學生的思維;情趣融融,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應敢於打破「講清講透」的框框,提倡學生自我探求,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逐步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說的四能:「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辯、鬥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

」總之,我們只有把語文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積極促進學生學習形式的改變,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與探索,才能使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我做你看。對於學生來說,比如一篇文章,學生有一定的認識,但大多是零散的,不夠系統的,通過我們的指導閱讀,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如何分析文章,如何找到閱讀技巧的。這樣,學生見得多了,也就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了。二 你做我幫。我們可設定一些內容,一部分讓學生去做,一部分讓老師去做,這樣好比一個剛學走路的小孩...

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 本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新課程標準實施至今,大部分教師都知道教學過程不再單純是關注知識與技能 關注學習成績 而應關注包括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統一的人的發展。當前,在現實的教育教學環境中,應如何將新課程中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這一核心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動呢?下面談談筆...

怎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淺談如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 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夠完成的單元,並堅持當天的任 務 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藉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2 合理規劃每天時間。把必須完成的工作儘可能安排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把既定的學習時間保留 出來,養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3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