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思想核心是什麼,康德哲學思想核心是什麼

2021-03-19 18:26:54 字數 4663 閱讀 4446

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人文主義,從14世紀文藝復興之後,西方世紀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發生了重大改變。而且,現在西方人不老是喜歡拿民主說事嗎。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你說的是古代西方哲學,近代西方哲學,還是現代西方哲學。總體來說西哲重視人的價值,理性。

3樓:王子小秦

哲學的核心都是 物質和精神起源問題

康德哲學思想核心是什麼? 5

4樓:丨四季甜橙丨

康德哲學對後世產生持久深遠影響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所面臨並試**答的問題是哲學中的核心問題,因而也是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

哲學問題構成了一個「問題域」,其中有些問題是關鍵性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核心問題」.這些「核心問題」之所以是「核心問題」,不僅在於它們涉及哲學的主要物件,而且在於哲學家們對它們的解答「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到整個哲學的基本精神和趨向,甚至引發哲學的革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以「核心問題」為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是研究核心問題的哲學家都能對哲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不過如果一位哲學家對哲學形成了深遠的影響,一定是因為他所研究的問題是哲學的核心問題.

康德面對的就是哲學的核心問題.

我曾經把康德面對的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理性的危機、自由的失落和形而上學名存實亡,歸根結底是形而上學的問題.[1]簡言之,在康德的時代,經驗論與唯理論關於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問題的爭論陷入了困境,理性的有限性問題「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盧梭以標新立異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與文明、進步之間的矛盾,導致啟蒙主義開始了自我反思.與此同時,作為哲學核心部門的形而上學面對休謨的懷疑論和法國唯物主義的攻擊,名存實亡.對康德來說,所有這些問題亦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問題:

在嚴格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有沒有不同於一般自然存在物的價值和尊嚴?康德之所以把問題集中在自由問題上,是因為在他看來自由才是促使形而上學產生的源泉和動力.就此而論,康德所面臨的問題是形而上學問題,也是我們稱之為「終極關懷」的問題.

康德曾經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1、我能認識什麼?2、我應該做什麼?

3、我可以期望什麼?後來又加上一個問題:人是什麼?

康德回答這些問題的出發點是: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而他回答這些問題的思路則是:限制知識,為信仰留地盤.

[2]這既揭示了康德與啟蒙主義的區別,也標明瞭康德哲學的古典性質.

康德以其「哥白尼式的革命」顛倒知識與物件之間的關係,從二元論和不可知論出發,劃分了理性的兩種功能,即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以限制理性的認識能力的方式,突出了實踐理性的優先地位,從而將形而上學的物件從理論理性的認識領域轉移到了實踐理性的道德領域,以道德實現自由的方式來滿足人類理性試圖超越自身有限性通達自由境界的終極關懷.

或問:康德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形而上學問題?

因為康德的時代面臨著價值虛無主義的威脅.

近代哲學是在經院哲學衰落的背景下產生的.經院哲學試圖調和理性與信仰,結果不僅證明不了信仰,也動搖了人們對理性的信任.此後的文藝復興對經院哲學煩瑣的理性推理深惡痛絕,加之對**教禁慾主義的反動,全面走向了感性的時代,所以這個時期活躍於歷史舞臺上的是文學家藝術家而不是哲學家.

近代哲學從笛卡爾開始,在自然科學飛速發展的鼓舞下,逐漸恢復了對理性的信心,而哲學家思想家們自覺地擔負起了鼓吹理性,提倡科學,推進知識,教化大眾的歷史使命.於是,哲學與科學聯手,逐漸以理性取代上帝的權威,了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笛卡爾(包括前批判時期的康德)曾經發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物質和運動,我就能夠創造世界.理性與科學被神話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近代哲學主要把理性理解認識能力,科學作為其成果亦是其力量的證明,因而所謂理性即是科學理性.雖然真正意識到理性主義的侷限要等到19世紀下半葉,達爾文的進化論、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熄滅了理性頭上的神聖光環,但是康德已經敏銳地預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科學理性的發揚不能證明人的價值和尊嚴,證明的是人的有限性;不能證明人的自由,證明的是必然.

更重要的是,科學理性作為人的理效能力是有限度的,無論信仰還是道德,皆非理性所能企及.因此,理性無論如何不能承擔上帝的職能.當上帝被迫遜位而理性卻不能登基坐殿的時候,人們面臨的就是虛無主義的威脅.

康德仍然繼續著啟蒙的理性主義,就此而論,康德哲學屬於古典哲學.然而另一方面,康德亦意識到了人類理性的有限性.

按照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他同時是兩個世界的成員,受到兩種法則的影響.作為自然存在物,人受制於必然的自然法則,因而沒有自由.作為有理性者,他雖不必然但卻應該遵守理性法則而行動,在此領域他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而是自由的.

這就意味著,人居於兩個世界「之間」:他是自然的一分子,但不完全是自然存在;他是有理性的,但也不完全是理性世界的成員.由此可見,康德繼承了啟蒙主義的精神,仍然高揚理性的大旗,不過他所理解的理性不是人的理性,而是純粹理性,而且始終視之為理想而不是現實.

因為人終其一生都受制於自然法則而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性法則行動,而且理性法則對他表現為應該做什麼的道德法則.這就引出了康德哲學的兩大主題:自然與自由,它們源於有限的人類理性的兩種功能,即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

在《實踐理性批判》結論中康德指出,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對它們反覆思考,它們所引起的敬畏和讚歎就越是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在此,康德並沒有按照通常的方式通過宗教超越自然,或者通過傳統形而上學的方式超越經驗,而是通過倫理學來超越人的有限性.他經歷著信仰的衰落,亦預見到了科學對價值的威脅,從而把道德確定為實現自由的方向,以期重新塑造終極關懷的理想.

實際上這也是尼采要做的工作.不過尼采比康德更徹底.僅此而言,康德是古典哲學的終結,尼采則是現代哲學的開端.

在某種意義上說,康德和尼采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當然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難題是,對他來說道德法則是無條件的,但道德法則的實現卻是有條件的,因為理性法則作為道德法則能夠影響我們的意志,但卻不能影響自然,所以康德還需要上帝作為假設,讓他來保證實踐理性與理論理性的協調一致.尼采則把兩個世界合而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

然而,康德還可以視純粹理性的理智世界為人類理性的根據和理想,尼采還可以鼓吹超人道德,並且寄望於永恆輪迴,我們面對的卻是人終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絕境.

其實,何止我們與康德和尼采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是哲學一向面臨的問題.

就哲學起源於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哲學看作是廣義的人生哲學.人生在世不僅活著,而且希望知道他為什麼活著,明白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作為一個自然存在物,他生存於其中的自然界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應該說,所謂意義和價值是人賦予這個世界的.

這一點我們從「價值」這個概念的詞源就可以看清楚.所謂「價值(value)」一詞的詞源最初來自梵文的wer(掩蓋、保護)和wal(掩蓋、加固),拉丁文的vallo(用堤護住、加固)、valeo(成為有力量的、堅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具有「對人有掩護、保護、維持作用」的意思,後來演化為「可珍惜、令人重視、可尊重」的詞義.[3] 在通常意義上,當人們說某個事物有「價值」的時候,總是在對人有好處、有意義的意義上使用的.

因此在哲學上,「價值」是與主體的目的、意願或需要相關的概念.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的產生與虛無主義有關.人既不能忍受一個沒有價值的世界,而且始終不滿足於他所面對的現實,所以他需要一個理想的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補充和超越,並且以之作為他生存的根基和目標,哲學(還有宗教)便應運而生.

然而,人類生存的價值方式既是他不同於一切自然存在而且高於一切自然存在的優越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生存方式,以這種方式生存於世不咎是一種「冒險」:價值無疑是我們賴以存在的根本支柱,但是當我們以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理想的時候,受到種種限制的理性既無法弄明白究竟什麼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完全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也無法完全充分地確證這一理想,甚至無法證明的確客觀地存在著這樣的理想.

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機:我們始終面臨著虛無主義的威脅.

我們也可以試著從尼采回到康德.

2023年,康德去世200年,尼采去世104年.康德和尼采之後的我們,面臨的仍然是同樣的問題.這並不是說哲學沒有「進步」,而是說真正的哲學問題是普遍而永恆的,而且在康德和尼采或許可以稱之為「預見」,而在我們則是「現實」.

西方哲學自尼采之後對傳統的理性主義和形而上學了大規模的反思批判,尤其是深入到了對啟蒙主義的批判反思,可見康德(包括尼采)的問題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愈演愈烈,而他對問題的解答方式至今仍然有其意義.

對康德來說,科學知識是必要的,但也是有侷限的,如果不加限制地擴充套件到人類知識的所有領域,其後果十分嚴重,那將使一些對我們來說性命攸關的東西面臨毀滅的危險.尼采則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科學的威脅:我們通過科學殺死了上帝.

與康德不同的是,尼采不是限制知識為信仰留地盤,而是乾脆以絕對的虛無主義對抗虛無主義,讓人自己成為價值的創造者.

我們究竟選擇康德還是選擇尼采?換句話說,在尼采之後的時代,康德哲學的意義何在?

我總感覺尼采用鐵錘思考的方式比較適合於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則需要康德.

20世紀西方哲學以反主體性著稱,康德哲學和尼采哲學卻都具有主體性的特徵.他們之所以仍然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康德是因為他對理性的審慎態度,在尼采則是因為他對理性主義的猛烈批判.我們的時代是尼采的時代(上帝死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康德來「中和」尼采.

換言之,我們也許無法使已經死了的上帝「復活」,但是當我們難以忍受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的時候,當我們不能以超人的態度超越虛無主義的時候,康德之謹慎的道德理想主義仍然是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

那麼,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學如何能夠對我們的思想發生有效的影響?這個問題或許在傳統的解釋學理論看來不成問題,但是在現代哲學解釋學中卻成了問題,雖然實際的結果是顛倒的:傳統解釋學並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現代哲學解釋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卻是卓有成效的.

學習西方哲學應該先看什麼書,學習西方哲學應該先看什麼書?

可以看看這個 一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 二 古希臘早期政治思想的形成 三 古希臘早期政治思想介紹 四 蘇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五 柏拉圖的政治思想 六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七 羅馬帝國的建立與政治思想的演變 八 伊壁鳩魯的政治思想 九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十 波利比阿政治思想 十一 西塞羅政治思想 ...

東西方哲學的區別是什麼,中西方哲學的區別?

西方是主動化的哲學 東方是被動化的哲學 西方是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東方是理論上的先別人後自己 西方偏重與從理性和邏輯上思考事物 東方則尋找人生痛苦的原因和解脫方法 悟 打個比喻東方是個渾圓。西方是個直線 中西方哲學的區別?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 春秋百家爭鳴 漢唐儒道三玄...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區別主要是 中國哲學從人的角度去觀察自然,認識自然,最終的目的是追求人和自然的統一。西方哲學則是站在自然的角度去觀察人,認識人的本身,從而實現自然服務於人的目的。現代國家政治架構,是西方哲學思想成就的產物 而中國哲學在封建社會消亡之後就只剩下歷史研究的意義了,現在每個名牌大學都有馬克思主意學院,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