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的社會背景,愛蓮說的社會背景

2021-03-19 18:19:29 字數 5412 閱讀 7163

1樓:百

宋熙寧四年(公元2023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2樓:祁希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202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今江西省於都縣)羅巖,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讚賞。

「說」是古代文體之一。

愛蓮說社會背景

3樓:匿名使用者

愛蓮說》是我國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6字,結構嚴謹,筆意超越,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其採用「借影」筆法,以蓮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容。值得知道的是,這篇選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頤於202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贛州)道判署內寫作的。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而改名。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諡元,稱元公,學者稱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學的奠基人。

4樓:匿名使用者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

頤作品,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202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今江西省於都縣)羅巖,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讚賞。

「說」是古代文體之一。

愛蓮說的寫作背景

5樓:匿名使用者

周敦頤寫的

寫作背景:

《愛蓮說》是我國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6字,結構嚴謹,筆意超越,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其採用「借影」筆法,以蓮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容。值得知道的是,這篇選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頤於202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贛州)道判署內寫作的。

正如《愛蓮說》抒意,周敦頤雖身居官場,卻始終未曾放棄讀書治學,著書立說,教育青年提攜後進。宋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二程——程頤、程顥,便是他在贛州一手培養出來的**。他做官也和別人不同,「為政精密,務盡道理」,他在2023年任南安(今大餘)司理參軍(一種小官)時,為了一個法不當死的囚犯,和頂頭上司 轉運使王逵據理力爭,並遞上辭呈,不願為官,終於使剛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認自己的錯誤,囚不得死。

周敦頤在贛州為官多年,清廉勤勉。《愛蓮說》據傳系他一次遊覽於都羅漢巖之後所作。

從《愛蓮說》一文來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蓮,花之君子者也。」以蓮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周敦頤一生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黃庭堅稱讚他「人品甚高」,如「光風霽月」。

後來,贛州人為紀念他,立了專祠,並在祠後建「濂溪書院」,書院內還鑿有「愛蓮池」。由於幾經兵燹,原來書院、祠和池均已無存。

淳熙六年(2023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縣)郡守,曾在廬山的濂溪書院中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頤的影象及一些文章於石壁。此時,周敦頤的曾孫周直卿來到九江,把他曾祖寫的《愛蓮說》墨本送贈,於是就在書院蓮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傳千古。

愛蓮說寫作背景

6樓:drar_迪麗熱巴

據清鄧顯鶴《周子全書》《年譜》記載:「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縣至於都,邀餘杭錢建侯(拓)、四明沈希顏遊巖題石,並有詩刻石。

五月,作《愛蓮說》,沈希顏書,五摶篆額。錢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贛州府志》記有愛蓮書院,雲:「愛蓮書院在城北,其地原為督學試院,有周茂叔蓮池遺蹟。」又有愛蓮亭條目:

「濂溪書院舊在東北玉虛觀左······」這些記載充分證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頤任虔州通判時,已建蓮池,並於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揮筆題寫《愛蓮說》。

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

盛愛)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白話譯文

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

7樓:__陽光太過耀眼

宋熙寧四年(公元2023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預習筆記抄這段吧。

8樓:匿名使用者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202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今江西省於都縣)羅巖,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讚賞。

宋熙寧四年(公元2023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後,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講學。

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淳熙六年(公元2023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

同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

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   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汙。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

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己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周敦頤(1017~1073)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周敦頤從小喜愛讀書,在家鄉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頤、程顥兩兄弟,他們後來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學家。   公元2023年,周敦頤來到江西,創辦了濂溪書院,從此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

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託自己畢生的心志。先生講學研讀之餘,常漫步賞蓮於堂前。

後造就一篇《愛蓮說》,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膾炙人口

9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熙寧四年(公元2023年),55歲的周敦頤來到南康(今為江西星子縣)任南康知軍。他利用業餘時間遍訪了廬山一帶的名寺古蹟。

一次,在造訪廬山東林寺時,正值夏末,寺內池塘裡蓮花盛開,滿寺飄香。周敦頤頓覺心情舒暢,於是周敦頤興致勃勃,即興作詩一首:

佛愛吾亦愛,清香蝶不偷。

一般輕意味,不上美人頭。

這時的周敦頤對廬山充滿了賞識喜愛之情。

周敦頤回到南康後,讓人在知軍衙門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取名「愛蓮池」。每當空閒休息時,他或獨身一人,或三五好友會於池畔賞花品茶。此時的周敦頤已經受佛教影響,傾向於認為蓮花是高潔的象徵。

周敦頤雖身在官場,卻始終未曾放棄教書治學、著書立說、教育**、提攜青年。宋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二程(程頤、程顥),就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而一代大儒、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則是二程**,周敦頤的徒孫。

一年以後,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以病辭官而去。他又來到他喜愛的廬山,在廬山西北麓的蓮花峰下,築「濂溪莊園」定居下來,並同時創辦「濂溪書院」,開學講道,宣傳他的理學思想。

在書院周圍,蓮塘相連,遍種蓮花,酷愛蓮花的他還在書院內建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有一池,裡面種滿蓮花,取名「蓮池」。

在這裡,周敦頤寫下了那篇膾炙人口的散文精品——《愛蓮說》。以蓮比喻道德高尚的人。正是文如其人,充分表達了周敦頤一生拒絕官場的同流合汙,潔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周敦頤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

淳熙六年(公元2023年),也就是周敦頤辭世六年後,周敦頤的再傳**、正值中年的朱熹竟也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祖師周敦頤的仰慕之情,朱熹出資重修愛蓮池和愛蓮堂,並從周敦頤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於石碑之上,立在池邊。朱熹還為此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為先生引興長。

朱熹以後,愛蓮池的名聲日益遠揚,來廬山的名人,大都要來尋訪愛蓮池,睹物而生感慨,久久徘徊而不願離去。

千年以來,愛蓮池雖屢遭兵火而被毀,但動亂結束,地方官總是很快將其修復。今天我們在廬山西北麓的蓮花峰下,在周瑜點將臺東側,依舊可以看到近年修葺一新的愛蓮池,每到夏季這裡依舊蓮花飄香。

後來,人們為紀念週敦頤,在凡是他到過的地方都立了專祠,建「濂溪書院」,並在書院內建「愛蓮堂」、鑿「愛蓮池」、立碑刻《愛蓮說》,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愛蓮池」、「愛蓮堂」和「濂溪書院」。但正宗的「愛蓮池」、「愛蓮堂」和「濂溪書院」卻是在廬山。

周敦頤的《愛蓮說》更是千年傳誦而不衰。今天,我們讀完《愛蓮說》是不是會也有一番感慨和收穫呢?

愛蓮說的大意,愛蓮說的意思是什麼

因為蓮花具有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莊重,正直 不攀附,美名遠揚 令人敬重。愛蓮說的意思是什麼 20 愛蓮說 標題中的 說 是古代一種議論性的文體,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新聞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作者藉助談論蓮表達人生的追求。作者...

社會背景是什麼意思啊女友說我跟她的社會背景不一樣

很簡單,意思就是說 兩個人的世界觀可能有些不一樣,所以看待問題結果也有所不同。請問944826是什麼意思呀?背景 我在追一個女孩兒,實質上我和她的關係就像男女朋友一樣,那次生氣的我問 是 喜歡 的意思啊!笨死你好啦。你在手機上輸入944826給出的第一個提示詞不就是 喜歡 嘛。說明她喜歡你啊 944...

愛蓮說的意思是什麼,愛蓮說的意思是什麼

愛蓮說 標題中的 說 是古代一種議論性的文體,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新聞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作者藉助談論蓮表達人生的追求。說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記敘事物,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議論,相當於現代的雜文,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