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字與詞的區別,古代漢語詞典與古代漢語字典有什麼區別

2021-05-11 11:46:38 字數 5899 閱讀 2986

1樓:波路夢普奇

字和詞不是一碼事兒,嚴格來說,沒有關係。漢字記錄漢語的書寫單位,詞是漢語的專基本語法單位。屬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字並不是我們的研究物件。

由於漢字的獨特性,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一種工具,當然與詞也在存在量的關係。比如,有一字一詞型的,「山」「水」一字多詞型的,如「花」(我給你買了花;這個月的錢花光了);有一詞多字型的,如「吧/罷」(去ba);還有漢字並不記錄詞的,如「玻」,以及多個字記錄一個詞的(漢語裡多為兩個漢字記錄一個雙音節詞),如「學習」。

古代漢語詞典與古代漢語字典有什麼區別

2樓:明天你好

前者的功能是以查閱古代漢語的詞語的意義、用法為主,後者的功能是以查閱古代漢語中的字的注音、釋義、用法等為主。

《古代漢語字典》是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合鳴。

《古代漢語詞典》是由《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編撰,商務印書館出版,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學習古代漢語和閱讀古籍使用的中型語文工具書。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漢語字典》內容簡介

《古代漢語字典》收入古漢語常用單字5000餘個。字頭以漢語拼音注音,釋義力求簡明準確,具有概括性,義項能合併儘量合併,並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讀者學習古漢語、閱讀一般古籍時查檢之用。

《古代漢語詞典》內容簡介

第1版前言

本詞典由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古漢語教研室全體教師和商務印書館漢語工具書編輯室幾位同志集體編寫,開始於2023年。

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我們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先做卡片,對古代以正統書面語寫作的有代表性的典籍,諸如《論語》《孟子》《國語》《戰國策》《荀子》《老子》《莊子》《孫子》《呂氏春秋》《論衡》《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唐宋文舉要》等等,都做成了卡片。

確定收詞的範圍和原則,主要是根據本詞典的性質和讀者物件,從實際需要出發。收單字10000餘個,除常用的單字外,還兼收一些難字和常用的異體字。

收複音詞24 000餘條,在以語詞為主的原則下,又兼收了少量的百科性條目。對於義項的確立,我們力圖突破先入為主的框框,從語言的實際材料出發,進行客觀的歸納。在釋義方面,儘可能做到準確、簡練,一般不採取兩說並存或模稜兩可的說法。

第2版修訂

一、 釋義和書證是本次修訂的重點,釋義不妥或有硬傷的改正之,書證有誤或年代較晚的更換之。更換書證,其時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二、 增加了一些有文獻用例的單字,相應刪去一些僅見於字書而沒有書證的生僻字。複音詞也做了某些調整,有所增刪。

三、通假音讀本字的讀音,不再單立音項;凡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後,用括號標出所讀本字的讀音,如錫,通「賜」(cì)。

四、異體字從嚴掌握,凡音義有別者,不做異體處理,如「修」「脩」,「雕」「琱」「雕」「雕」等皆單立字頭。

五、引書體例略作修改,如《楚辭·離騷》改為屈原《離騷》,不出《楚辭》;《文選·東京賦》改為張衡《東京賦》,不出《文選》。

六、詞條立目用字基本採納《通用規範漢字表》,表外字不做類推簡化。

七、根據《漢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重新編制了《部首檢字表》

3樓:柳搖風

漢語詞典,以解釋古語詞的意義為主,如果有雙音節以上的詞也加以解釋。但因為古漢語的詞彙以單音節為主,所以解釋一個詞時往往就是解釋這個字的意義。

古漢語字典,以解釋古代文字為主。比如一個字的讀音變化,字形結構等,但它也解釋一個字的意義。

字典(拼音: zì diǎn;英文:dictionary,character dictionary)是為字詞提供音韻、意思解釋、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書。

在西方,沒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國獨有的。 字典收字為主,也會收詞。

詞典或辭典收詞為主,也會收字。為了配合社會發展需求,詞典收詞數量激增並發展出不同物件、不同行業及不同用途的詞典。隨著吸收百科全書的元素,更有百科辭典

古漢語中能和得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能,在古漢語中一般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才幹:先帝稱之曰能(《出師表》)。一個是相處和睦:素不相能(《阿q正傳》)

得,在古漢語中一般指的是獲得: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還可表示得意:意氣洋洋,甚自得也(《史記》)

得還有一個意思是:可以、能夠。春不得避風塵(《論貴粟疏》),而這個意思,古代漢語「能」在這一點上是相似的,如: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史記》)。

5樓:沐落蕁

在不同句子中意義是不同的,能 有時做能力,才能講,得 指得到

6樓:唐宋文風

古漢語中「能」做助動詞時居多。例如《孟子.離婁上》中句子:

「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意思是:

「這樣怎能有好結果呢?只能落入水中被淹!」。

這裡面的「能」做助動詞,「能夠」的意思。再有《木蘭詩》中做後一句:「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裡的「能」的用法同上。古漢語中「能」字也經常做名詞和動名詞用,解釋為「能力」或「有能力」,例如「 有千里之能.」——唐· 韓愈《雜說》 ,又如《孫子.

謀攻》中句子:「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意思是: 「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

」而「得」字在古漢語中用做動詞居多,解釋為「得到,獲取」。例如《孟子.離婁上》句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其他用法不做累述。

古代名和字的區別是什麼?

7樓:胡說大本營

「字」,也稱 「表字」,是中國的「特產」,外國人沒有。

字,是一個人的名字的註解、補充和延伸。字,必須與名相呼應,互為表裡。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與「操行」一詞相呼應;

2,趙雲,字子龍。常言道:龍從雲、虎從風;

3,孫權,字仲謀。「仲」是「老二的意思,」權謀「一詞,誰都知道;

4,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馬騰的「側室」生的,老大;

5,馬謖,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馬家的 「小五哥」;

6,蔣中正,字介石。介石能不「中正」嗎?

7,***,字潤之。「潤」與「澤」相呼應。

8,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當名是動詞、形容詞的時候,表字須「以字行」。

......

在中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貧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沒聽說武大郎的字叫什麼。

蒙古韃子滅亡中國後,南方的漢族人連名都不許有,更別說字了。

土財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識半升,也弄個字,人模狗樣的。

古人稱呼他人,一般稱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禮貌,人家會恨死你。

一個人的字,是在成年後才有的。年輕人為了表示謙遜,都說:「年幼,無表。」

電視劇【三國演義】裡面,亂乎亂叫,那是極度缺乏歷史知識的緣故。

8樓:舜承載任以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

,稱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1)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2)「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3)「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9樓:暖萱紫菱

古代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產生和使用環境不同。

「名」又叫「本名」。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

「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只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錶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區別

10樓:貞觀之風

1、古代漢語語法和現代漢語

語法有不同的。比如,古代漢語中名詞可以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現代漢語就沒有這樣的用法。

2、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語音是不同的。現代漢語不相同的兩個字在古代漢語中可能讀音十分相似,至於要閱讀古代的詩詞歌賦,就必須明白平仄、押韻等,這就更需要有音韻學的知識。

3、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存在意義完全不相同的詞語。如「池」,現代漢語是「池塘」的意思,古代漢語除了這個意思之外,還有「護城河」的意思。

11樓:

古代漢語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它是古代漢族的群眾語言。廣義的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及其後人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言;另一個是六朝以後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的古代白話。

狹義的的古代漢語書面語就是指文言。

時期直到現在,還沒有對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定下公認明顯的劃分界線。一般都以「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為分水嶺。古代漢語可以細分為上古漢語及中古漢語。

文字漢字的構造規律共有六種,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實際上漢字的造字法只有前四者,而後面的只是用字法。

字型夏朝,商朝,周朝主要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發展自己的書寫方式 。到了秦朝,文字書寫方式才得到統一,以小篆作為通用的字型,並陸續創造出隸書,用於對小篆的簡化書寫。

實際上,由於漢字發展的師承關係,地域不同,實際書寫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部分古籍和字畫中使用了不同寫法的漢字。

語法漢語本來沒有所謂的語法,只是後代進行對比才有了這一概念。古代漢語的語法主要體現在詞彙使用和句子結構上。

詞彙使用

漢語沒有西方拼音文字那樣的詞性變化,她直接利用別的詞性的詞彙來活用(這只是用現代的概念來說,不是說,中國古代漢語有這些概念)。比如名詞動用,動詞名詞化,動詞形容詞化等。

句子結構

古代漢語大量使用省略句式,主要如主語,所以大量句子看不到主語的存在,只能靠上下文的意思來推定。另外,很顯著的一個用法是否定句式中,將賓語提前。例如:

「時不我待」是典型的古漢語結構的一個成語,把「我」這個賓語提在「待」的前面。同樣的詞彙和句子還很多很多,這也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

音韻在周朝之前,中國境內沒有統一的音韻 。隨著周朝國力日增,各地的音韻慢慢以首都的方言或者口音為標準,稱為雅言。爾雅就是周朝第一本把字詞分類的著作。

「爾」的意思是近/接近 。「雅」的意思是雅言,即是正音 。

拼音系統

早期漢語的拼音系統為「讀如某字」,即用相同或相似讀音的字來標註別的字的讀音。

後來,漢語的拼音系統稱為「反切」:用兩個的漢字音韻合併,用前者的聲母跟後者的韻母連在一起念。隨著時代變化,古代音韻跟現代音韻差別不同。

被採用的地區

因為中國古代國力鼎盛,所以影響鄰近地區的民族採納或者參考漢語及漢字作為當地的語音及文字。

文字方面,例如:韓國李朝時期是直接採用漢字。契丹根據漢字來自創契丹小字及契丹大字。

語音方面,例如:現代日語殘存古代吳音。現代韓語也保留部分古代語音。

現代漢語,我們這裡指的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現代漢語,這個詞通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解釋指現當代以來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包括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和方言;狹義的現代漢語則僅指普通話。現代漢語這門課程講解的是狹義的現代漢語。

語言同現代漢語是一般同個別的關係。現代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一切語言共有的性質。

若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者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如果,假如 果。倘 假 天 有情天亦老。如,像 年相 安之 素。旁 無人。置 罔聞。門庭 市。你,汝 輩。更 役,復 賦,則何如?約計 幹 n 許。此,如此 以 所為,求 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順從 曾孫是 指 海若 古代神話中的海神 望洋向 而嘆。指 若木 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指 杜若 古書上說的一...

為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所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詳細字義 為為 為 w i 動 1 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 2 假借為 偽 做,作,幹,搞 do act make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 王風 兔爰 子為不知,我將不墜。左傳 定公十二年 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管子 樞言 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管子 心術上 ...

因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為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十三.因 一 介詞。1 依照,根據。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變法者因時而化。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2 依靠,憑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過秦論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3 趁著,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 通過,經由。因賓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