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美食,端午節的習俗和飲食

2021-05-29 20:40:40 字數 6054 閱讀 8432

1樓:明楓居士

粽子\荷葉包\雄黃酒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粽子

至於別的,隨個人愛好

端午節的習俗和飲食

3樓:李志活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

「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5樓:s時光不棄

習俗:1、扒龍舟

龍舟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

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佈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

3、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粽籺」、"古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特色飲食:

1、粽籺

古稱「角黍」,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粽子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2、雄黃酒

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

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捶打製而成的米糕。

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6樓:純

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7樓:代代帶熊熊

飲食是粽子,雄黃酒,鹹鴨蛋

8樓:匿名使用者

吃粽子 賽龍舟 吃鴨蛋 等

端午節美食感言

9樓:小陳小李小張

每年都過端午節。小時侯只知過節有粽子吃,大人會用手指或筆蘸一些雄黃酒,點在自已的額頭中間和雙耳耳孔周邊,說可以防毒蟲和瘴氣,夏天可以不生痱子。還喜歡掛昌蒲、艾蒿時幫大人遞繩子、剪子。

吃飯時菜也比平日多些,如口蘑慈菇飩雞、肉絲炒茭白之類

10樓:鵝子野心

端午慶典後的一些感言

端午節節日慶典已經結束,那溫馨熱鬧的場面讓人回味,象是一個大家庭一樣。然而在這溫馨和熱烈的氛圍裡,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想了幾天,不想講,卻又因風相的性格吧(一個很好的藉口),讓我覺得不吐不快,也算是我在梳理自己今後對孩子上的一些思路吧,如果讓大家感覺不舒服了,也請看在一切是為了孩子的原因上諒解我的衝動吧。

場景一:偶戲很精彩,當偶戲結束時,孩子還沉浸在夢幻般的故事情節中,而家長禮貌的掌聲宣告了偶戲的完結。孩子們一下子清醒過來,活躍起來。

多想讓那份溫馨的氣氛再長些,孩子抱在懷裡的身體再柔軟一些呀。

場景二:左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們做五彩縷時,放在沙發上的籃子引起了家長的注意,大家不約而同的去翻看,可是忘記了別人的東西不能動的規則了。在左老師拿著線和鉤針演示的時候,很多的家長都沒有認真的觀察,而孩子們只是坐在旁邊靜靜的等待。

在別人正用著某樣東西時,有的家長直接就從別人的手裡將東西拿走了,也許是忘記了不能打擾別人,用別人東西要經過別人的允許吧。在餐廳的老師喊著開飯時,所有的家長放下手裡的東西,都走開了,只留下左老師面對著地上的籃子、針線、地毯,我們大家要歸位喲。

場景三:開始用餐了,餐廳裡的大人們欣賞著彼此的美味、熱鬧的交流著心得,來回的走動。而孩子們在餐桌邊靜靜的享用著。

餐前的感恩的歌我忘記了唱了沒唱,這麼多勤勞為之付出的爸爸媽媽、老師、姥姥們,我們是否真心的感謝了他們呢?

場景四:在唱再見歌的時候,孩子們在跳來跳去,幾個家長拉著孩子跳著蹦著,老師略帶無奈的神情。

提議:1、偶戲結束時請大家不要鼓掌,這是張俐老師在演偶戲的一個約定,為了留給孩子儘可能長的時間感受。2、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大家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我們聚會時,每一位家長都是所有孩子的模仿物件,因為你不知道在何時在哪個地方就有一雙小小的眼睛崇拜的看著你。

3、在慶典之前請老師將流程、規則講詳細,並確認每一位家長能夠知曉。在家長違反規則時,能當面指出來。在規則面前,錯誤的做法應該隨時糾正。

4、請用感恩的心來看待節日慶典中老師的付出,帶著敬畏之心感受節日慶典,讓孩子在熱鬧而有節制的韻律中從內心感受到節日的內涵。而不僅僅是一次大家庭的聚會

端午節吃什麼 13種傳統食物盤點

11樓:媽咪寶貝廚房

端午節 你們都吃什麼?看看我們家鄉都吃啥

12樓:簫灑舞劍

端午節吃什麼?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吃什麼呢?粽子、鹹鴨蛋、皮蛋等陸續登場逐漸成為飯桌上的「常客」。

1、粽子

2、黃鱔

3、打糕

4、鴨蛋

5、艾饃饃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

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

這麼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10、吃麵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

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11、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12、葉子餑

特點細軟爽脆不甜膩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歷史頗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眾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內龍舟 祭龍 容採草藥 掛艾草與菖蒲 拜神祭祖 洗草藥水 打午時水 浸龍舟水 食粽 放紙鳶 睇龍船 拴五色絲線 薰蒼朮 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端午節的習俗作文50字

端午節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 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端午節 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 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 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 龍舟節 詩人節 燈節 說起這些節...

端午節的習俗急端午節的習俗30字!!!急!!!!

端午節習俗 食粽 賽龍舟 懸艾 點雄黃酒 佩香囊 栓五色絲線 端午喝茶。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但是如今傳承最廣的是幾年屈原的說法。端午節習俗 1 食粽 粽子,又叫 角黍 筒粽 從春秋時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