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過程和學生品德形成過程有何不同

2021-03-19 18:20:21 字數 2701 閱讀 9314

1樓:匿名使用者

小學德育的實施(一)考核知識點1.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1.幼稚

性與可塑性 2.模仿性與易變性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2.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3.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範、實際鍛鍊、表揚和批評、獎勵和。

簡述德育過程和品德過程的區別與聯絡

2樓:哊點壞

(1) 範疇不同。德育過程屬於教育活動範疇,思想品德形成過程屬於人的素質發展過程。

(2) 影響因素不同。在德育過程中,學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影響,在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學生受各種因素影響,包括自發的環境因素。

(3) 結果不同。德育過程的結果與社會要求相一致,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結果可能與社會要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德育過程的規律有哪些

3樓:冬yao雪

1、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 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具有統一性和多端性

1) 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而學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紀、道德方面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因素構成的;

2) 知,即道德認識,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道德關係及其理論、規範、意義和理解和認識,包括人們通過認識形成的各種道德的觀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們對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們為為實現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為所作出的自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調節下,在行動上對他人、社會、自然作出的反應.

3) 中,知、情、意、行四個要素既是相對獨立的,又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其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4) 在德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鍊道德意志和培養道德行為為習慣的順序進行.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必須是統一和諧地發展.應當指出,學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幾個方面,在發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現為通情不達理、達理不通情、言行不

一、口是心非等

5) 由於知、情、意、行的辯證統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體實施過程中,又具有多種開端,可根據學生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或從培養道德行為開始,或從陶冶道德情感開始,或從鍛鍊道德意志開始,最後達到學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

 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響的過程,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

1) 活動和交往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源泉.首先,從哲學觀點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遺傳的,也是不人腦固有的,而後天環境、學校教育影響作用的結果.其次,從心理學觀點看,知、情、意、行作為思想品德的心理構成要素,它的形成與發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現象一樣,離不開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

最後,從教育學觀點看,受教育者作為社會的人,有活動和交往的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活動和交往的範圍也必然隨著擴大,教育的責任在於創設活動情境,正確指導交往,沒有活動就沒有交往.

2) 德育過程中的活動與交往是教育者的目的、有計劃地按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來組織和指導的,是一種教育性活動與交往,它不同於其他的社會活動,不同之處就在於其教育性.這種教育性,即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

一、德育過程的活動與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導下的,是服從並服務於德育目標的,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與組織性,而不是盲目的、自發的;第

二、德育過程中的活動與交往的內容與形式主要是德育實踐中的活動與交往,有其特定的範圍,而不是一般的廣泛的社會活動與交往.第三,學校德育過程中的活動與交往是依據學生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和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組織起來的,是能更有效地影響學生品德的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 德育過程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一是德育過程必須適應社會實踐的客觀狀況和客觀要求;二是德育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實際地履行一定的社會道德義務;三是學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衡量和檢驗.

 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內部矛盾鬥爭的過程,具有主動性和自覺性

1) 德育過程就是教育者根據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對他不斷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內部矛盾不斷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過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統一的過程.

2) 事實上,學生思想品德的達成過程是內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部矛盾主要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思想道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上的矛盾有不同的型別.

其中,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個體品德發展需要與原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其次,還有知與不知的矛盾,最後是正確與錯誤的矛盾.

3) 德育過程中,分清不同的矛盾對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德育工作中,要針對不同的矛盾,採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德育措施的有的放矢.

4) 學生品德正是在為斷產生與解決其主體品德內部矛盾與鬥爭中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因此要推動學生思想矛盾運動向著德育目標的方向發展,就必須發揮道德成長主體——學生自身的積極主動性.

5) 在德育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能動地進行道德活動,培養自覺教育能力,培養他們的知、情、意、行,都有賴於培養和發揮學生個人的自覺能動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 德育過程是長期有不斷提高的過程,具有反覆性和漸進性

1) 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而長期反覆教育的結果.這種長期性、反覆性和漸進性,是德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也是符合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的.

2) 學生任何一種優良品德的養成或不良品德的矯正者是期、反覆、不斷深化的培養、教育或矯正、訓練的結果.

3) 德育過程是一個不斷反覆、螺旋式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德育過程必須反覆抓,抓反覆.

個體品德形成的過程和實質,86簡述品德的實質及其結構

一 品德的實質 品德即個人的道德面貌,是一個與道德有關的概念。品德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 反映,是個人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特徵或傾向。比如,勤奮學習 助人為樂 文明禮貌 遵紀守法等都是我們要求青少年學生具備的品德。品德由個人的道德行為來顯示,但偶爾或一時的道德行為並不...

德育過程的規律有哪些 如何認識這些規律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四個方面 一是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 回情 意 行的培答養提高過程。學生的思想品德由知 情 意 行四個心理因素構成,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知 惰 意 行,以知為開端 以行為終結。所以,德育過程要注意全面性和多端性。二是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學生...

誰人知曉化石形成的過程和條件,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條件

形成條件 指儲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 遺物或遺蹟,埋藏在地下,經過自然界的作用,變化而成的保留原物體 遺蹟形狀 結構或印模的鈣化 碳化 矽化 礦化的東西。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