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認為治國首要明確君臣的職責,否

2021-03-19 18:20:40 字數 4041 閱讀 1178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和「仁」為中心的,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當時的社會提倡的大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味。

無論君主的道德品質和治國之道如何,只要他是君,臣子們就盲目的聽從,這就是愚忠。

孔子認為治國理政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2樓:可靠的微笑de愛

孔老先生的名言是想要治國理政,一定先要修身,然後齊家,最後是治國,從個人能力來看,首先就是加強自我能力和提升。

如果是治理國家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為政者能夠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樹立起威望。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看來,為政者治國理政的首要任務是使百姓先富足起來。孔子明確提出了「富而後教」的思想主張。

4樓:匿名使用者

老百姓對執政者的信任

原文見《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出於無奈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貢曰:「出於無奈而去,於斯兩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以禮治國的含義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模式

傳統的中西方文化由於體系、經濟形態、維繫社會的基礎、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治國模式上的根本差異。概言之,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為禮治,即以統治者制定的倫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倫理規範調整社會關係,強調政治社會化、政治倫理化;西方傳統的治國模式為法治,即以統治者亦必須執行和遵守的、與倫理分離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禮,用現代的觀念來解讀,就是「秩序」,秩序可以具象化為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倫理規範。不能用僵硬的、教條的方式去解讀這個「秩序」。任何秩序,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脫離了具體的歷史背景,也就是說社會生產方式及水平、組織化程度、技術手段等等,任何「最好的」「秩序」都是最糟的。比如說現在一幫人動不動就說「民主」,在孔子那個時代,絕對是一個笑話。希臘的城邦民主,一是得益於優越的自然環境來帶來的多樣化生產方式及寬鬆的生存條件,二是狹小的地域範圍對社會組織化程度要求不高。

如果當時的中國某個諸候國要搞,光是一趟巡迴的競選演講,就要花上幾年時間,呵呵,聽的人還不一定聽得懂。

孔子「正名」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認為治理國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麼

7樓:曦月

「正名」就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正名分,即糾正當時社會政治倫理生活中名分等級混亂的現象,明貴賤,別善惡,治綱紀.例如,魯國大夫孟孫、季孫和叔孫三家在祭祀時使用《雍》就反映了名分等級的混亂.《雍》本是天子祭祀祖先完畢後撤席時所唱的詩篇,但三家身為大夫竟尊卑部分,違背周禮的規定,故孔子質問:

這如何能用在三家的廟堂之上呢?(《八佾》)

其二指正名實,即針對具體器物在名實關係上的混亂,要求別同異,辨真偽,明是非.如觚本是古時盛酒的禮器,上圓下方,腹部與足部亦作四條稜角.孔子其時,這種酒器的名雖未變,但其形已變.

有見於名實不相符合,「觚」之名無法把不具備上述特徵的酒器排除在其外延之外,他感嘆道:「觚不觚,觚哉!觚哉!

」(《雍也》)按孔子之見,無論是正名分還是正名實,正名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君子於其言,無所苟」(《子路》),措辭說話要意義明確,不可隨便馬虎.

自己說很難說清楚,你耐心看看上面的註解吧,說的蠻好的,

理由名不正,名與事實不相符,則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言不順,則辦事不能成功.辦普通事猶不成功,何況推行禮樂教化之事.

治國必須以禮樂來教化.普通事辦不成,一切雜亂無章,則禮樂更不能興起.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即是刑罰用之不當.

刑罰不中,則人民感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就天下大亂了.

所以,君子用一個名詞,必使恰如事實,能以順理的說得出來.能順理的說得出來,必能行得通.君子說話不能隨便.

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只有先正名才能言順,事成,禮樂興,刑罰恰當,百姓安心做事。

9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堅持認為,治理國家,必須先「正名」,就是要做得名正言順, 國家治理會涉及許多官史、權貴、子民,如果君主得到的天下名不正言不順,君主的命令和政策就很難推行下去,特別是權貴和大臣,如果對君主的名分有所懷疑,容易陽奉陰違,甚至會舉義兵推翻這樣的偽君統治,孔子的眼光長遠,看到了國君治國的本質問題,所以才特別提出「正名」一說。

孔子經常提倡正名,那麼究竟什麼叫「正名」?「正名」具體指的是什麼?這是需要經常思考的問題。

「名」就是名分,即你的社會角色。實際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要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在家庭,在社會,在單位,在集體,你是幹什麼就幹好什麼,不要越位,不要做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的事。下面用一件最具體的事情來說明這個問題。

《論語•子路》篇第三章記載孔子和子路的對話,非常精彩動:

【原文】

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翻譯】

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國君等著您去執政,您首先要做什麼?」

孔子說:「如果一定要讓我執政的話,首先就是正名。」

子路說:「有這個必要嗎?老師您真是太迂腐了,又該怎麼正名呢?」

孔子說:「真是粗魯莽撞啊,子路。君子對於自己所不知道不理解的,就要保持沉默。

如果沒有正當的名分,說話就不順暢;如果說話不順暢,那麼事情就辦不成。如果事情辦不成,那麼禮樂就不可能推行;如果禮樂得不到實行,那麼刑事處罰就不可能合理公平;如果刑事處罰都不能合理公平,那麼老百姓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手腳都不知道該如何放。所以君子的名分是一定要講的,講了就一定要實行。

君子對於自己說過的話,不能有一點隨意和馬虎。」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原名:孔丘 字仲尼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

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下面是孔子為子路解釋必須正名的道理,

名不正,名與事實不相符,則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言不順,則辦事不

能成功.辦普通事猶不成功,何況推行禮樂教化之事.治國必須以禮樂來教化.普通事辦不成,一切雜亂無章,則禮樂更不能興起.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即是刑

罰用之不當.刑罰不中,則人民感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就天下大亂了.

所以,君子用一個名詞,必使恰如事實,能以順理的說得出來.能順理的說得出來,必能行得通.君子說話不能隨便.

關於孔子的名言(治理國家的)3句

11樓:初數寧靜致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

含義:不必擔心土地少、人民少,而應該擔心治理政策方面的不公平。

運用: 用在衡量社會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公平民主、公正合理。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

含義: 推薦人才不能因為某人口頭上講得好就提拔重用他,也不可因為這人有不足的地方就不採納他正確的意見,而是要全面評估一個人的才幹、品格等各個方面。

運用: 用於說明選拔人才時的正確方法。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含義: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這樣的國家是不能存在下去的運用: 用在誠信觀方面

12樓:匿名使用者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3.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孔子講究仁政,以上三句很好的證明了他的主要政治觀。

孔子認為水有德行,有有還,孔子認為水有德行,有( ),有什麼( ),還( )是真君子

孔子認為水 有德bai行,有du 情誼 有 志向 還zhi 善施教化 是真君子。他不僅dao是在倫水,版 而且也是在論人。你覺權得 孔子 就是這樣的人,因為他 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如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情義 志向 善施教...

孔子認為怎樣的人可稱為君子,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君子?怎樣的人可以稱為君子

孔子教導學生要做 君子儒 不作 小人儒 在這裡,君子 是指有道德的人。道德修養達到較高的水平,可以稱為君子。論語 有關修養的言論大約將近全書一半,除了仁 禮和本講中上面所講的各種品德,還有一些是針對君子的修身作出的論述,成為千古傳誦的修身格言。這些格言,涉及修養的各個方面,至今對我們仍有指導意義,因...

孔子為宣揚儒家治國理念而周遊列國,最後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我覺得這個是時代的侷限性。當時,孔子的思想不太適合各國統治者的統治,所以在那個時代,孔子會以失敗告終。我認為這是因為孔子主張的儒家治國理念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對君主有著較高的道德要求。孔子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卻沒有國家,為什麼?原因 1 各國都有諸子百家的人才,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而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