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中的漢字和中國的漢字讀音一樣嗎

2021-05-14 19:54:19 字數 5556 閱讀 8961

1樓:永行天下

不一樣,因為日文正式形成較晚,日本在創立自己的語言時就借鑑了中文的漢字,所以有許多日文有中國文字,但不是漢字讀音。

2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的,雖然日語中的字和中文一樣,但是讀法是不一樣的。反到是日語中用片假名引進的外來語的讀音是用外來語的讀音變化來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相近,但大部分不一樣.

4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有著不相同的發音模式

5樓:匿名使用者

日語發音有兩種,一個是音讀,一個是訊讀,音讀的情況下發音接近中文.但和中文不一樣.

日文裡的漢字和中文裡的漢字的意思是一樣嗎?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究竟漢字甚麼時候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從印度經中國和朝鮮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彷彿經和僧侶的發音來讀的。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 日文漢字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

後來發展出一套源自《萬葉集》、稱為萬葉假名的表音系統,萬葉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漢字,純粹假借它們的發音來表記日文詩歌。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平假名。當時不被允許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這套平假名來書寫日文。

平安時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學都是以平假名來書寫的。片假名也是從差不多的方式發展的:寺廟裡面的學生把漢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片假名,用來標註漢字的發音,還有漢文裡的日語助詞。

隨著日文書寫系統得以成熟和發展,如今漢字用於大部分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而平假名則用來書寫動詞詞尾(送假名)、純日語詞彙、或者表記漢字難寫的詞彙。平假名也用於標記日文漢字的讀音(振假名)、和書寫給漢字水平不夠的人為物件的讀物,如小孩、日語學習者的書籍。

片假名則由於它的方形結構,用於象聲詞和外來語。片假名用來書寫外來語的習慣來的比較晚,外來語原先是用漢字書寫表意的,如「菸草」代表「tabako」。不過現在反過來有許多外來語詞彙正在代替一般詞彙。

有語言學家估計現今常用日語有3分之1是外來語及和制英語。

發音日文漢字的讀法分音讀、訓讀兩類。大部分日文裡的漢字都有音、訓二讀。

音讀指源自漢字的讀音,與中文的漢字發音近似。另可細分為吳音、漢音、唐音3類。公元5至6世紀,漢字由從印度經中國和朝鮮的經書傳入日本。

訓讀是與中文讀音無關聯的漢字讀法,是為了標示原來存在的日文詞彙而加上聯絡的漢字,可說是為了解決原本日文詞彙有音無字的現象。有指中國的部分方言和韓文也會有訓讀的現象。

日文部分詞彙也有音、訓二讀,並有不同意思。例如「仮名」(假名)一詞,音讀為「カメイ」(kamei),意思為假的名字。訓讀讀作「カナ」(kana)的話則指用來書寫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總稱。

為了表示漢字的發音,書寫日文時可以在漢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漢字的讀法。這種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標記,在日文叫做「讀假名」(読みがな,yomigana)或「振假名」(ふりがな,furigana),常見於幼兒書籍、日語學習者書籍中,或用來表示不常用漢字或日本人姓名的發音。

寫法日語漢字的寫法大部分與繁體漢字(或正體漢字)相同,但是也有字形相異的漢字寫法不同,書寫時得多加註意。特別是日語中自行簡化的漢字。比如日語中的「角」「澤」。

「天」在日語中是上一橫長,下一橫短,等等。

國字(和制漢字)

日文漢字多數直接借自中文漢字,但亦有百餘個漢字系由日人利用六書自創[1],這些漢字稱為「國字」或「和制漢字」。

國訓部分日文漢字的意思和原來中文漢字的解釋有所出入。這些漢字被稱為「國訓」:

衝 oki (岸邊,取其「水中」之會意)

椿 tsubaki (樹木品種)

字型部分漢字有「舊字型」和「新字型」之分,類似中文的繁體字和簡體字:

新字型:國,舊字型:國,音讀:kuni

新字型:號,舊字型:號,音讀:gō

新字型:変,舊字型:變,音讀:hen, ka(waru)

舊字型在二次大戰之前使用,2023年由文部省引入新字型。

日本新字型基本上是通過去掉筆畫的方式,但也有例外。常見的如

新字型:歩,舊字型:步,音讀:ho,bo

新字型:賓,舊字型:賓,音讀:hin

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以上兩字都含有[少]字缺一點而成的[?]字(unicode碼位:u+23942),新字型就乾脆寫成[少],消滅了一個不常用的偏旁。

還有些新字型成為了近義字或同音字取代(按:此處指日語中,不以中文為基準思考),如

新字型:欠,舊字型:缺,音讀:ketsu (中文[缺][欠]不同字。)

新字型:缶,舊字型:罐,音讀:kan (中文[缶][罐]不同字。)

新字型:死,舊字型:屍,音讀:shi (中文[屍][死]不同字。[屍體]新字型寫作[死體]。)

新字型:部,舊字型:篰,熟字訓讀:篰屋heya——部屋heya

有些新字型甚至以一個毫無關聯的字來代替。如

新字型:芸,舊字型:藝,音讀:

gē ([芸]音讀為un,訓讀[芸る]本來讀作kusagi ru,和[耗る]同義,是[草(kusa)]和[切る](ki ru)的合成詞,除草的意思。新字形裡這兩種讀法都廢除了。)

日常使用漢字

日本**於2023年進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規定了1850個「當用漢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錶記,或是用同音、同義字代替。

於是產生以下情況:

殘骸→殘がい

附近→付近

溺死→水死

由於社會人普通認為「當用漢字」對於社會影響實在太大,於是2023年10月1日日本**又頒訂1945個「常用漢字」,新增少量漢字。並以「目安」為準(即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不再有強制力)。

日本的文字簡化改革,最初實際上是脫漢運動,甚至有文字拼音化的計劃。這與漢語拼音或韓文漢字處境相同。

教育漢字

出現在「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的附錄,俗稱「教育漢字」。 經過2023年・2023年・2023年的追加與改訂,現在共計1006字,從小一到小六,各個學年的分配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

日語中的中文字讀音和中文一樣嗎?

7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

日語裡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一種叫做「音

讀」(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種叫做「訓讀」(訓読み/くんよみ)。

「音讀」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

「音讀」的詞彙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彙。

「訓讀」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語言來讀這個漢字時的讀法。「訓讀」的詞彙多是表達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詞彙等。

有不少漢字具有兩種以上的「音讀」音和「訓讀」音。

部分詞例如下:

音讀詞例:

青年(せいねん)、技術(ぎじゅつ)、戀愛(れんあい)

翡翠(ひすい)、読書(どくしょ)

人(じん,にん)、幸福(こうふく)

訓讀詞彙:

青い(あおい)、術(すべ)、戀(こい)、好き(すき)

読む(よむ)、人(ひと)、幸せ(しあわせ)

在日語的個數表示法中,口語中多用訓讀。

一つ(ひとつ)、二つ(ふたつ)、三つ(みっつ)、四つ(よっつ)、五つ(いつつ)、六つ(むっつ)、七つ(ななつ)、八つ(やっつ)、九つ(ここのつ)、十(とお)。

日語的人數表示法中,有的用訓讀,有的用音讀。

一人(ひとり)、二人(ふたり)、三人(さんにん)、四人(よにん)、五人(ごにん)、六人(ろくにん)、七人(しちにん)、八人(はちにん)、九人(きゅうにん)、十人(じゅうにん)。

8樓:匿名使用者

過去日本是沒有漢字的,只有發音,所以之後就把中國的漢字借鑑過去了,為了書寫方便。

日文裡很多文字是和中文一樣的意思的,不過也有不一樣的,比如「勉強」,在日文中就是學習的意思,而非中文中的意思。

至於日文中為什麼會出現漢字那是因為,日文中有些詞是發音相同意思不同的,比如「ゆしゅう」的意思就有很多,靠寫明漢字來區別。(他的意思有 幽禁 憂愁 優秀 溫柔。。。。分別有不同的漢子表示)

日文影視作品有些日文和漢字是不一樣的意思,類似小標題吧,像「火影忍者」下面寫著「naroto」,那英文其實是「鳴人」的名字。或者有一些就是因為漢字表達的不清楚,用日本本土的假名來表示更貼切。所以會有兩個標題。

有些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我真是善良啊。。你一分不加。。我還回答那麼多,可以的話加一點吧

9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最初是沒有文字的,唐朝的時候派了很多使者到中國來學習了很多文化、制度,也包括文字。我的老師說日語的發音和唐朝時四川那一帶的方言很像。也就是說日語大量借鑑了漢字。

日語中的漢字叫做當用漢字。有些是和漢字寫法一模一樣的(大多是繁體字),也有看著很像但其實不太一樣的,還有是日本人自己造的,漢字裡就沒有。當用漢字有一些和漢字的意義是一樣的比如「昔」,都是過去。

但有一些則差距很大,比如「娘」在日語裡是女兒、姑娘的意思。同時日語也借鑑了一些別種語言。所以日語發音有音讀,是外來語的發音,也有訓讀,是自己創的發音。

比如「門」這個字的寫法、意義和讀音基本都和漢語一樣。但是「學校」這個詞寫法、意義一樣,讀音就是訓讀,完全不同。說的有點亂,希望可以幫到你。

還有就是日本人一開始是沒有姓氏的,後來來了中國學了姓氏。而且在日本會當用漢字越多說明越有文化。這都是聽我老師說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樣誰還用學日語?

容易望文生義是日語學習的難點。所謂【笑著進去、哭著出來】之一。

11樓:嚮往自由主義

如果一樣的話,就叫中文了...

意思的話,有挺多是一樣的,但不一樣的也不少就是了~

發音的話,幾乎沒有一樣的~

12樓:雨水

ashfhijgiojgo

日本的字為什麼和中國的字很像,卻讀音不一樣?

13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漢字音即日語的漢字音讀(音読み),是由古代中國直接或間接傳入日本的基於漢語的漢字讀音。依其傳入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分為以下數種:

古音: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音。可能源於中國上古音。

吳音:在西元5世紀、6世紀傳入的字音,多使用於佛教用語與律令用語。通說吳音是從南方六朝或經由朝鮮半島輾轉而入,但支援此說法的史料並不充足。

「吳」是本來學漢音的留學生所用的蔑稱。 漢音:於西元7世紀左右開始,日本派出遣唐使自唐習得的字音,多使用於儒學。

近代又用於大量創造新詞彙(和制漢語)。對當代日語影響最為深遠。 新漢音:

漢音的最晚層,約在唐末期傳入日本。 唐音:廣義上指宋以降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即「唐宋音」)。

狹義上指明清時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 宋音:指鎌倉時代(南宋至元初)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

包含於廣義的「唐音」。 此外,傳入日本後發生變異,不合於以上任一種的讀音稱為慣用音。

最早討論吳音、漢音、唐音傳入日本的歷史過程的是本居宣長(もとおり・のりなが、1730-1801),著有『漢字三音考』(『本居宣長全集5』,築摩書房)。

關於日本漢字音的聲調資料,參見日本漢字音的聲調。

日文中出現的漢字讀音都是唯一的嗎

日文1945個漢字的讀音不是唯一的。漢字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兩種。音讀是模仿漢語的讀音,訓讀是用日本固有語言來念,借用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如 音讀 三人 學生 図書館 便利 訓讀 顏 紙 漢字的音讀,可以分為吳音 漢音和唐音三種。吳音 最早傳入日本,模仿中國南方地區 吳方言區 的發音。漢音 在隋唐時期傳...

日文中的漢字怎麼發音

日語裡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一種叫做 音讀 音読 另一種叫做 訓讀 訓読 1 音讀 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 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 唐音 宋音 和 吳音 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音讀 的詞...

日文裡出現的漢字用日語怎麼讀,日語中的漢字怎麼讀?

日語漢字的讀音分音讀和訓讀。一般在名詞裡的讀音是音讀,發音接近於漢語發音。例如 幹部 kanbu 人名 地名等特殊名詞例外。其他如動詞 形容詞 形容動詞等訓讀較多。例如 話 hanashu 暗 kurai 綺麗 kirei 日語裡的每個漢字都至少有2個發音,也就是音讀和訓讀。學習日語一段時間後,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