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蟬居高飲露,這種認識對嗎?為什麼

2021-05-19 20:23:22 字數 5199 閱讀 4804

1樓:匿名使用者

詩中說蟬是靠飲露來生活的,其實它是靠吸取樹汁來生活的

但是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並且認為蟬居高飲露象徵高潔

蟬 中古人認為蟬居高飲露,這種認識對嗎?為什麼?

2樓:小買賣人兒

按古代人的認為是「對的」!按現代科學證明是不對的!解釋如下:

按古代人的認為是「對的」原因:古人是憑自己的觀察而得的結論,認為蟬居高飲露水。其觀察分析**是這樣,古人看見蚊子吸人和動物血液、蒼蠅聚於食物或糞便之上、蝗蟲食莊稼及綠葉植物、鳥吃蟲子和糧食、樹上和綠色植物上的蟲子吃植物葉子等等,可惟獨沒有看見一刻不離樹枝的蟬吃蟲子和樹葉,看它的針管兒嘴(現代科學稱:

刺吸式口器),就以為只是用這樣的嘴吸吃樹葉上的露水了,就是沒注意看見它是用這樣的嘴吸食樹幹裡的樹汁!!

按現代科學證明是不對的原因:這個問題不用多做解釋,現代人在科學的觀察下,都知道蟬是用刺吸式口器插入樹幹內部吸食樹汁的!!

虞世南的《蟬》的解釋

3樓:不可歌不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於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

詩的最後評點道,這完全是由於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於憑藉秋風一類外力所致。這些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致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麼權勢、關節和捧場所能得到的。

實際上,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勳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歎:

「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隻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題解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飲緌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根觸鬚,形狀似**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象徵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為什麼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

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於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是從上面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意思是「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沈德潛說:

「命意自高,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這一託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寫景,也是抒懷,是唐詩中最早詠蟬的,很為後世稱道。虞世南原是陳隋舊臣,入唐後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於世,顯示出一種內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徵,虞世南借蟬詠懷,表明自己立身高潔,不需任何憑藉,自會揚名。

情景交融,顯得十分和諧自然。這兩句用的是比喻,蟬聲遠傳不是借藉於秋風的傳送,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詩人的人格美,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讀者可從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蟬兒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可謂巧妙至極。

正像曹丕在《典論•**》中所言「不做良臣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名聲自傳達於後」。「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展示了一個清狂自負、躊躇滿志的士大夫形象。

施樸華《峴傭說詩》曰:「《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其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同是唐人,又都是託詠蟬以寄意,由於作者的地位、遭際、氣質彼此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形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

詩意散譯

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

虞世南是唐初著名書法家,官至祕書監,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這首詩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

之恩而作,所以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的形象。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

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報觸鬚,形狀似**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固而

用「飲清露」象徵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為什麼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

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風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

於東廂」(見《初學記》引《瑞應圖》)。詩人以蟬自比,則其嗚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字,

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於流傳,又與宋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從上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居高」的

「高」有兩層含義: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醜惡,即使地位再高也不會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

高,他發出的聲旨影響才大,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詩人把這一命意通過蟬的形象表達出

來了。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說:「命意自高。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今人劉水濟《唐人絕

句精華》說:「三四句借蟬抒懷,言果能立身高潔者,不待憑藉,自能名聲遠聞也。」

唐人詠蟬詩除本篇外,李商隱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很著名,李詩:「本以高難飽,徒勞

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前四句寫形

象,與虞世南的《蟬》詩相似,但顯示的是環境的冷酷;後四句寫思想感情,表達薄宦漂泊、欲歸不得之

情。駱詩:「西陸(指秋天)蟬聲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鬢影(指蟬),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詩人借蟬自喻,將秋蟬的艱窘與己身的不幸融而為一。清人施補

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白遠.非是藉秋風』是

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

語。比興不同如此。」三首詠蟬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觀察蟬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

而構成富有不同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

4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

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藉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全詩譯文如下: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作者介紹:

虞世南,字伯施,漢族,餘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

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

5樓:iullaby甭壞

蟬——[唐初] 虞世南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①緌:本指帽子或旗杆頂上的纓子,這裡指蟬首觸鬚。

②流響:形容聲音傳得很遠。

③藉:憑藉。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 聲音傳的遠是因為我站的高 並不是藉助了秋風

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朝時期的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

「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託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古人喝的酒為什麼是綠色的呢,為什麼古人認為酒是綠色的

古人釀酒,由於過濾的不徹底,導致釀製過程中產生的碎渣 碎米等漂浮在酒的表面上,也就是濁酒。而經過一小段時間的繼續發酵過後,漂浮在表面上的殘渣就會漸漸的轉變為綠色。因為果類當中含有葉綠素等,有條件使得酒接近綠色。在古代,酒綠 就是一個實指,不但沒有貶義色彩,相反,還是對美酒的讚美。我們都知道酒是用穀物...

古人認為 不自美方為美。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 則咐呀?我沒讀過,巧彎大意可能是 不自己認為自己美,不自戀的人,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美。這個美也可能指心靈孝盯悶上的美吧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 區別 1 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 詩歌 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

古人講,人的命,天註定。而佛教認為人的命運是由自己的前生多世業力造化的,這前生多世業力造化與天註定

不知三世的因果,只好歸於天。前生造化指前生敲爛了很多廟宇的鐘 萬般都是命 半點不由人 人的命運真的是天註定的?真心地說,每個人的命運確實都是按照各自的規律去發展,絕非偶然,也不是人力可以輕易扭轉的。但命運不能改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