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異同,談談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異同,800字

2021-05-18 09:17:52 字數 2301 閱讀 9192

1樓:趙子俊

不少人都沾沾自喜於日本人學習了中國,因此,推論日本的發展是學中國的。但從制度的角度看,日本在明治以前絕不是同中國相似,而是更相似於西方的貴族政治,這是日本西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中國極大的科舉制未到日本,就是極明顯的例證。

但是,從文化的角度看,日本又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日本不同於中國,其思想具有雜拌性,而缺乏邏輯上的一致性,日本沒有座標軸式的思想核心,相比之下,歐美的**教、中東的伊斯蘭教、中國的儒學都在相應國家佔據著思想核心的位置。日本的思想,包括了國學、神道、本土化的佛學和儒學,以及被改造了的歐美思想。

佛學和儒學,都成了輔翼「皇運」的得力助手。中國儒學中華夷之辨的民族情緒、等級禮教的**觀念,都成為日本的**。 明治時的伊藤博文,在引進君主立憲制時,確定以天皇為國家權力中心,視為「現人神」,並以此為「國體」建立日本的思想核心,為儒學服務於天皇打下了基礎。

明治以後,儒學和軍人結合,武士道成了全體國民的理想。《軍人敕諭》的發起人山縣有朋和起草人西周,都具有深厚的儒學思想(西周甚至被譽為「日本近代哲學之夫」)。《軍人敕諭》滲透了儒學的觀念,其內容在「我**隊世世代代為天皇所統率」、「朕賴爾等為股肱,爾等仰朕為頭首」的前提下,提出軍人精神的五條標準,即忠節、禮儀、武勇、信義、質樸。

對忠節的闡釋如「軍人以盡忠報國為本分,義重於山嶽,死輕於鴻毛」;對禮儀的闡釋如「須知下級奉上級之命,實為直接奉朕命之義。為不暇者,其長官所命,縱有不合情理之處,亦不得有失恭敬奉戴之節」;等等。敕諭稱五條標準是「天地之公道,人倫之常經」。

歸結為一點,就是誠心,「心誠則無不成」。與《軍人敕諭》類似,天皇侍講元田永孚2023年起草的《教學大旨》強調:「教育之要,在於明仁義禮孝」;「徒以洋風是競,恐將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義亦不可測」;「是故自今以往,應基於祖宗訓典,專一於闡明仁義忠孝,道德之學以孔子為主,使人人崇尚誠實品行」。

2023年天皇頒佈的《教育敕語》,將儒學融入「國體精華」,同時又強調全民武士化,「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輔翼天壤無窮之皇運」。2023年成立的斯文學會以及2023年在斯文學會基礎上重組的斯文會,均把儒學與軍國主義結合起來。斯文會會則第一條就是:

「本會的目的是以儒道為主闡明東亞學術、翼贊明治天皇教育敕語之趣旨,發揚我國體之精華。」「兼及宣揚興亞理念以扶翼八□糹肱一宇之皇謨」。而儒學中原有的自由、民本思想則被拋棄,甚至孟子都被排斥。

中國儒學的「以孝為本」演變成日本儒學的「以忠為本」。研究儒學在日本的傳播和流變,能使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中國儒學。 明治時期,日本走上學習西方的道路,以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論為代表,但入歐恰恰體現了它的亞洲性,以亞洲為本使它又走上了「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之路。

與中國不同的是,明治以後的日本,極推崇軍人。2023年,梁啟超在東京上野,恰逢日本軍營新兵入伍和老兵退役,「滿街紅白之標幟相接」。「大率每一兵多者十餘標,少者亦四五標。

其本人服兵服,昂然行於道,標則先後之,親友宗族從之者率數十人。其為榮耀,則與我中國入學、中舉、簪花時不是過也。」「日本國俗與中國國俗有大相異者一端,曰尚武與右文是也」。

「朝廷以此為榮途,民間以此為習慣」(《飲冰室自由書.祈戰死》)。2023年秋瑾在橫濱,也看到了與梁啟超類似且更為狂烈的鏡頭。其後到二戰時期,無不是舉國若狂,同梁啟超看到的日本「徵清」、秋瑾看到的日本「徵露」(露西亞,俄羅斯的日譯)無任何差異。

在陷入中國泥沼、對華戰爭已倍感疲倦的日本國民那裡,又因為對英美開展而精神振奮,熱血沸騰,包括左派也支援戰爭。戰後又因為保留了天皇制度而沒有(也不能)反思戰爭責任。日本**在70年代以來所做的謝罪和反省,都是出於「為了和他國交往而不得不道歉」(日本學人語)的動機不純態度,在迴避之中,日本人保持了和平態度但完全繼承了以前的帝國性。

而帝國性的存在是十分危險的,90年代,日本開始放棄和平主義,軍國主義由泥沼下的冬眠變為驚蟄後的蛙鳴——日本的軍國主義從來就沒有死亡,所以也就無所謂復活。一本「日本人是去參戰,還是逃避戰爭?」的漫畫,在年輕人中銷售幾十萬冊。

從文化上剖析,有助於把握日本軍國主義的本質及其民族性。 另外,日本人具有極大的兩面性,其文化文雅而暴躁,賞花落淚而殺人不眨眼。這也是研究日本問題必須注意的。

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差異

2樓:字語海酈瑾

主要文化差異:

第一,語言文字。目前日文中只有部分漢字且為繁體。

第二,服裝。目前日本人仍然注重在重大節日時穿著民族服裝,而中國人少著漢服。

3樓:岑憐雪鞏霞

這個課題非常大,如果要說清楚,可以寫一本書了,但是可以總體來說日本雖然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屬於我們的附屬國,始終在向我們學習,但是,這個民族確實也曾經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別出心裁的日本文化。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他們的文化在吸取了漢文化的同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有何影響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有哪些?

這種問題是可以寫 或者寫本書的,建議還是自己查閱資料比較好。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日本的語言文字 文學 宗教以及社會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無不深深打著中國文化的烙印。古代日本可說是全面學習中國,無論是文化諸子百家 儒釋道宗教哲學思辨 衣冠禮樂 風物人情 文字繪畫 軍事科技等等等等。至今從...

為什麼中國文化要比日本文化底蘊深,更內涵,為什麼卻日本文化要更有影響

一個是在繼承文化 一個是在創造文化 繼承就會出現流失 創造就會發展和發揚 個人理解 不過麻將文化是個例外 為什麼韓流對中國的影響要大於日本文化?韓流的影響範圍僅僅在韓國和中國而已,其文化核心並沒有多少深度。之所以看起來韓流對我們的影響要大於日本文化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有幾點,一是歷史原因,二是我們的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表現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句子

做事費力叫 吃力 總結經驗教訓叫 吃一塹長一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燦爛輝煌的語言宮殿裡,吃 文化現象可謂光彩照人,幾乎什麼都與 吃 有關。例如 被人佔了便宜叫 吃虧 受苦叫 吃苦 不肯就範於人叫 不吃他那一套 做事費力叫 吃力 總結經驗教訓叫 吃一塹長一智 表現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的句子 1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