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哲學是最高學問,為什麼說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2021-03-19 18:22:46 字數 5250 閱讀 9342

1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的學說

是在具體各門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

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點

當代哲學研究的重大問題是人和世界的關係問題用處:哲學指導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給未知的問題包括社會和科學提供指導.從小了說,哲學是一門給人學問、使人聰明的學問,讓你對身邊的事物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認識,讓你活得清楚、明白、有意義.

為什麼說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2樓:張力老師

體現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的是①在古希臘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③馬克思曾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為什麼要學哲學

3樓:海煙人

錢穆先生說哲學關注兩個問題:一、什麼是世界?

二、什麼是人生?講世界的時候,實際上是講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它的本原是什麼,它有沒有統一的基礎,我們用什麼東西來解釋這個宇宙、自然的生成過程。人總是好奇的,總愛問一些表面看起來沒有實際用途的問題,所以哲學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功利性。

第二個問題就是人生問題,人生問題最根本的就是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安頓自己的生命。這些問題中最為切要的是這樣的問題:我是誰?

我們從**來?我們要到**去?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要的最幸福的生活?

怎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我們如何去過好的生活?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審視什麼呢?就是用人的理性做出判斷,哪些生活是好的,哪些生活是不好的。現實的生活不可能使人滿足,於是人們還有理想的生活。

理想指引著我們的生活應該成為什麼樣。哲學的思考就是一方面關照我們現實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另一方面我們的生活總有一個指向。聖雄甘地說,欲要改變世界,首先改變自身。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成為我們希望改變的樣子,就是說生活要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變得更加美好。於是我們就有未來生活的圖景了,就會有一種希望,生活在希望之中,我們的生活也就有意義了,這就是哲學要思考的問題。

哲學思考的問題,用康德的話說,就是我能知道什麼?我該做什麼?我希望什麼?

「我能知道什麼」是講知識論或認識論的,「我該做什麼」是講倫理學,「我希望什麼」講的是宗教,把這幾個問題合在一起就是——人是什麼。這些問題成了古往今來所有哲學家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哲學在探尋什麼

當我們說哲學是世界觀的時候,這裡所說的世界觀不是一般的世界觀,用教科書上的話說,它是經過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我們平時說我的哲學是什麼的時候,其實說的是人生觀,是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每個人都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有自己的生活目標或準則,有一些我們可以希望的東西。

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有哲學,哲學是經過一定時代的哲學家、思想家總結提煉出來的,是具有理論形態的世界觀。當然,對哲學是什麼,有很多說辭。有人說,哲學家就是在黑暗的屋子裡尋找一隻根本不存在的黑貓。

有點嘲諷的意思,你尋找的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你幹什麼還要尋找呢?可是人類的思想最珍貴的,就在於不斷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我們舉例看看科學家和文學家是怎麼看哲學的吧。愛因斯坦說,哲學是所有科學之母,是對知識不懈地追求。這是科學家的回答。

那麼文學家呢?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德國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說過,哲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什麼是家園?

這裡的家園就是人的心靈。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有首詩,其中有:「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何獨在長安。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這裡說的就是精神家園。鄉愁是一種情緒,是一種衝動,是一種濃濃的壓抑在心底的思鄉之情。

從這個角度而言,哲學就是精神還鄉。若是把科學家和文學家對哲學的認識綜合在一起,那麼,哲學就是既有理性的又有非理性的東西,是知、情、意三者的統一。

4樓:漢尼拔_塔塔

哲學就是總結和方向

。你比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就是總結。

然後「知行合一」就是方向。

前者是說這天底下的事兒,甭管幹什麼,其實都是為了一個利字。

後者是說,明白一件事是一回事,做到一件事是一回事,如果能做到明白和做到相結合。

那就無往不利了。

前者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看起來千奇百怪,但都脫離不了利這個核心。

都是圍繞這個東西的。

哪怕是生兒育女,有時候都這樣。

為什麼每一個家庭都望子成龍?因為如果兒女不爭氣,怎麼養老人老呢?

所以在舊社會很多農村地區,生個閨女,會被直白的冠以「賠錢貨」這個惡劣的頭銜!

然後後者又告訴我們,你說你通曉天文地理,但天天擱在家裡貓在炕上,有什麼用?

知道了不去做,和沒做有什麼分別?

這就是哲學!

哲學有的時候你看起來它就好像一堆廢話。

但它其實都是先人們窮其一生,凝結了無數智慧總結出來的!

我們一開始其實是不明白這些東西的。

今天我們回看之所以覺得它沒用,是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答案了。

而在很多時候,當我們沒有答案的時候,就需要有人給我們答案!

5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與通常侷限於某種具體物件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問。

哲學對於大多數人都是沒用的,更準確的說,大多數人對哲學的學習以及理解的深度,還達不到讓它有用的程度,那些覺得學習哲學有用的,產生作用的也只是他們所謂的「哲學」,而不是真正的哲學。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學習哲學,反正也是學不懂的。

不要把那些心靈雞湯或者禪語故事當做哲學,尤其是看開,放下,捨得這類的雞湯文,與哲學基本沒有關係。當頭棒喝,悟透人生神馬的也不過是些自欺欺人的東西。

如果真的願意研究哲學,那請放棄「有用」這個念頭,而改為「熱愛」這個出發點。

因為只有你真正關心那些終極的問題,那些本源的規律,那些對人性最深處的探索與拷問,還要有足夠支援你學習下去的智商以及強大的心理,再加上那1%但是重要至極的靈感,才有可能學懂哲學,並把它學習到有用的程度。而從實用主義出發,不是一條學習哲學的好的路線。

當然,多讀書總是好的,即使不是哲學書,讀一讀那些在哲學周邊打馬虎眼的書也是不錯的,就算不能有助於哲學,能有助於自己也是好事。

6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學習,首先要明確目標

7樓:星at夜空

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一種人生態度,瞭解世界的本原,讓生活更加理性。

學習哲學不是為了成為哲人,而學習一點哲學,可以引領我們更好的認識世界。你可以不按照規律而為人,但你應該瞭解世界變化的規律。

哲學最重要的便是思考,當你在想「為什麼要學習哲學」的時候,思考便開始了。會思考的人,便是哲人。「學習」哲學,只是為了瞭解一些哲學方面的知識。

有時,我們只知道我們應該思考,但我們卻並不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思考。但當我們真正明白「思考」的內涵時,學習哲學,便有了意義。

偶也是大學生,呵呵,樓主好。

8樓:王兄哥哥

說的直白點,就是能解鎖你的腦洞,發現很多顛覆你既有思維的思想方式,瞭解很多新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和角度,透過一層層的現象看到本質,不被**輕易迷惑,提高個人的自主性和獨立思維意識。

舉個例子:乘公交車,為什麼你會不自覺要付錢?

這是個常識,然後其背後,是一種社會制度在無形約束你,為什麼會有制度?這就又很多觀點了,喬治赫伯特米德認為,制度是個人在所處群體引起對他人刺激的反應的態度,即制度是一種群體態度。

以上例子還算比較淺顯,哲學的話會涉及更深層次問題,就正常人的話,即便以後不搞哲學研究,用來鍛鍊腦子挺好的哈哈~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回答很多爭論更多。

我個人的體會是,學哲學會賦予你一種綜合、抽象、符合邏輯的思維方式。雖然不見得能回答具體的問題,但通過這種思維方式,會想得更明白更深刻一點兒。

10樓:大師

第一:活到老學到老;

第二: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第三:只有你有一定的生活經歷、經驗後,你才能讀懂哲學。

11樓:盔甲映月

哲學(英語: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

在日常用語中,其也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12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學哲學呢,因為哲學是解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問題,這是人類立身的根本;也是一個人對待自己,對待周邊事物的一個認知標準;試想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是誰,那就不知道該怎樣面對自己,面對周邊的一切;無法面對自己,面對周邊的一切就無法更好的生存或者根本無法生存;試想為什麼出現螳螂擋車,坐井觀天,杞人憂天等等的情況,因為不能認識自己及整個世界,就不能正確的面對自己及整個世界。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有必要學習哲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首先使自己能夠立身,而後有力量為他人及這個世界找到存在的價值,方向及生命的動力。

13樓:瘋子大龍蝦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自然、社會、思維三者的總結。哲學的終極就是**宇宙起源,人生意義。學習哲學可以幫助人提高素質。

14樓:凡芥子

學了哲學的人心態容易平和,謙卑,因為哲學,探索的是宇宙,仰望的是繁星、

但是聽說很多學哲學的人瘋了

15樓:劉逝

馬哲?國家規定

當然如果你將來繼續深造

哲學也能幫到你

所以這是一門有追求的學科

對於庸人哲學就是浪費時間,規定課程

對於明理有志的人哲學是明燈

博士英文簡稱phd(philosophic doctor)哲學博士也就是說無論什麼學科,讀到博士最終拿的學位都是哲學博士(你可以這麼去理解)

16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意味著需要學哲學了,當你學了哲學你就不會再問這個問題了。

17樓:不昧生死

「我是誰?」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

是過往的一切記憶和知識?是逐漸形成的觀念和性格?是自己的理性或情感?還是自己的軀體和大腦?似乎都不是。

「我」是這世上唯一不證自明的絕對存在,是認識這個世界的原點。一切時間和空間皆以「我」為起點,直到無窮。「我」必須去認識過去和未來的時間,必須去認識原點以外的世界。

如果只是這樣,人並不會有疑惑。但是,人總會疑惑於:「我」是如何出現的,如何消失的,消失之後是否能再次出現。

一切哲學和宗教想必都是在設法解決這三個問題。

為什麼說哲學問題總歸是生與死的問題

哲學是關於世來界的總體反思,這源種反思的事業bai不是盲目的,而是du自由自覺zhi的人的反思dao。人之所以不斷追問世界的本質,就是因為作為世界一部分的人只有瞭解了世界全體,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哲學問題始於對宇宙的追問,歸於人的生死,死亡是人的終點,離開了人也就沒有哲學的存在,因此,一切哲學問題都...

哲學問題為什麼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這是屬於馬哲唯物論之意識觀的意識的本質第一點的前半句。意識的本質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物質條件和生理基礎。2.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機能指意識具有對大腦起作用的活動能力。但意識的真正 不是大腦,是客觀世界。如果是顯意識,那確實說得上是人腦的機能,但也不單是人腦的作用...

為什麼人們說總是思考哲學問題會使人發瘋

哲學太複雜抽象了,思考時容易被邏輯圈繞進去出不來,就是尼采那樣的天才也會發瘋。為什麼會有哲學使人發瘋的現象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哲學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我也喜歡研究思考哲學問題,乃至最後追溯到宗教。思考哲學問題,就必然涉及到,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怎麼來的,這個世界是怎麼一回事,死後的世界怎麼樣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