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大乘佛法很好地融合於現代社會生活

2021-05-11 10:05:10 字數 5683 閱讀 3996

1樓:

《佛教對現代社會的作用》~這個題目很大,我這裡出一個提綱,樓主自己用心做完這一篇文章吧。 第一章:佛教的出世人生觀與自省意識和危機意識 (摘要)現代社會的種種生存與社會問題與人們欠缺「自省意識」和「危機意識」有關…… 第二章:

佛教的菩薩精神與入世的人文關懷 (摘要)大乘佛教的本質是菩薩道的履踐,是在個人與社會的互動中、在集體漸進式的人格完善過程中建設高尚的心靈家園(淨土),從而體悟「無住涅盤」的真理,而不是迅速超脫的企圖與行為…… 第三章:佛教的辯證的真理觀與科學精神 (摘要)佛教的般若學的要義乃在於成就一種徹底開明的心境,能夠開放地接受一切新鮮事物而又不固執,這實際上是培養一種真正的科學精神,特別是人本的科學精神…… 第四章:佛教法相學與認知模型 (摘要)佛教的法相學(瑜伽學、唯識學)乃在於建立一種「唯相」的認知模型。

「唯相」的意思是認知的基礎應是感官知覺,而不是經過概念思維後的物質概念…… 第五章:佛教教育與素質教育 (摘要)佛教教育是對我國現代教育體制的補充。佛教教育中涵蓋了倫理道德教育、歷史文化、國學、哲學、邏輯思辨、心理素質訓練、愛國主義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綜合,可以看成是一種綜合素質教育的捷徑…… 參考文獻:

《太虛大師佛學精品》 《佛法觀念的近代調適》

大乘佛教對社會有怎樣的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都去按照大乘教育去行事,世界就和平了。南無阿彌陀佛

3樓:煩惱即菩提

勸人向善。勸人解脫。

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1、在宗教學說體系上: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釋迦牟尼的遺教,著重倫理教誨,只以佛陀為導師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

大乘則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釋迦牟尼的學說,以佛為神並有不同的化身和無邊的法力,宣揚神異,造出各種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徑上:

小乘主張眾生自救,人人都能經過修道而進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則主張不僅要自渡,還要兼渡他人,認為只要虔誠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為佛)。

3、在哲學理論上:

小乘主張「我空法有」否定主觀的真實性,但不徹底否認客觀存在 ;

大乘主張「法我皆空」,不僅否定了主觀的真實性,也否定客觀的真實性,是徹底的唯心主義。

4、要超脫生死輪迴:

小乘認為必須自己切實修行,甚至要出家過乞討度日的生活;

而大乘主張信徒可以作為居士,照常過家庭生活、經營,佈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誠心念佛,就可以超脫輪迴。

5、構成不同:

大乘的相應梵語是「mahayana」,是大的車乘之意。在佛教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

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參考資料

5樓:金果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區別:

1.在宗教學說體系上: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釋迦牟尼的遺教,著重倫理教誨,只以佛陀為導師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則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釋迦牟尼的學說,以佛為神並有不同的化身和無邊的法力,宣揚神異,造出各種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徑上:小乘主張眾生自救,人人都能經過修道而進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則主張不僅要自渡,還要兼渡他人,認為只要虔誠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為佛)。

3.在哲學理論上:小乘主張「我空法有」否定主觀的真實性,但不徹底否認客觀存在 ;大乘主張「法我皆空」,不僅否定了主觀的真實性,也否定客觀的真實性,是徹底的唯心主義。

4.要超脫生死輪迴:小乘認為必須自己切實修行,甚至要出家過乞討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張信徒可以作為居士,照常過家庭生活、經營,佈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誠心念佛,就可以超脫輪迴。

6樓:揭泰平襲禮

首先看《法華經》。該經基本上是通過與小乘作比較,來論述大乘。該經謂:

「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盤,是名聲聞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得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

」此中論小乘的要點是「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盤」及「樂獨善寂」;論大乘的要點則是「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對比起來,小乘的舍離世間的精神或態度,與大乘的不捨世間的精神或態度,非常明顯。

以下看《大智度論》。該論基本上亦是通過與小乘作比較,來論述大乘。該論謂:

「佛法皆是一種一味,所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自為身,二者兼為一切眾生。

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差別。」據《大智度論》,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標,這即是解脫。

但兩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為自身;大乘則是利人,兼為一切眾生。自利是把自身與世間分割開來,這便是舍離。

利人則是把自身與世間結合在一起,視利人即是自利,這便是不捨。

另外,《大智度論》又以大慈悲心的有無,來判分大乘與小乘。小乘無大慈悲心,大乘有大慈悲心。這大慈悲心是表現於利人的行為中的。

《大智度論》更就智慧言,說小乘的智慧淺薄,不能深入諸法,故不說「世間即是涅盤」。大乘的智慧則深厚,能深入諸法,故說「世間即是涅盤」。這「世間即是涅盤」的說法,與《心經》的「色即是空」的說法,是同一思路;都是肯定現實的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

世間即此即是涅盤,故不必舍世間以求涅盤,涅盤的理想即在世間中。不捨世間之意,至為明顯。

以下看《大乘莊嚴經論》論大乘佛教。該論謂大乘佛教有七大義:

「緣、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義,建立於大乘。」所謂大義,即不同於小乘的特別殊勝的義理。這七者是緣、行、智、勤、巧、果、事。無著解釋這七大義謂:

「若具足七種大義,說為大乘。一者緣大;由無量修多羅等廣**為緣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

三者智大;由人法二無我一時通達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祗劫無間修故。五者巧大;由不捨生死而不染故。

六者果大;由至得力、無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數數示現大菩提大涅盤故。」此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行大與巧大。

行大是具足自利與利他行;巧大是不捨生死而不染,即是不捨生死煩惱,但亦不為其所染著。生死煩惱實是就世間而言,不捨生死煩惱,其實是不捨世間。故行大與巧大,都是不捨世間之意。

7樓:費閒酒寶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主要區別:

1.是在對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雖超人,但他仍是人,是人間的覺者、傳教士;而大乘佛教則認為,把佛視為超人的存在。2.

是在理論上,小乘佛教只承認人沒有獨立常恆的主體,至於宇宙萬物,則不是空的,這就是`人空法有`;大乘佛教則論證`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而且大乘佛教在修行方法上以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基本修行方法。3.

是在追求目標上,小乘佛教以斷除一切煩惱,擺脫輪迴,為最高目標;而大乘佛教則以成佛為最高目標。

8樓:青竹遺風

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小乘是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其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

9樓:

首先,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

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和辟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

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習,可以達到佛果(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擴大了成佛的範圍。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出發,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純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譏諷他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自稱佛法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

他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要適應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

其次,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在乘佛教對「法無我」的理論分析,又可以分為兩大派:

一為初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一世紀至五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中觀學派(在我國稱為大乘空宗)。它主要闡發諸法「性空假有」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諸法)都是因緣(各種條件)而起,是無自性的,因而是空。但這種空又不是虛無,其假有的現象還是有的。

所謂假有是針對小乘認為諸法在概念上是實有的理論而發的,也就是說諸法只是一種「假名」而已。龍樹、提婆認為,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諸法,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這就是所謂的「中道觀」。二為中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由無著、世親創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國稱為大乘有宗)。

它主要闡發「萬法唯識」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均依「阿賴耶識」(亦稱第八識,藏識等)緣起,阿賴耶識能發生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存在於認識之中,認識無非是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整個宇宙除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外,再沒有什麼實體了,因此叫做「萬法唯識」。公元七世紀後,印度佛教開始走向衰微,密教(後期大乘)代之而起,已無重要義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編集的經典作為立論之依據。小乘佛教的主要經典(以漢譯名稱)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等。

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則有:《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大涅盤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等。

佛教約在西漢末、東漢初(公元一世紀左右)傳入我國,至東漢末,才開始有佛經的大量翻譯。當時有兩位著名的譯經者,安世高和支婁迦讖。安譯出大量小乘經典,支則譯出大量大乘經典,在社會上都有相當的影響。

因此,在我國,大小乘佛教幾乎是同時傳入。然而,就佛教以後在我國發展的情況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發展。小乘佛教雖也出現過一些學派和學者,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小乘佛教的各種經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備參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國可以說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東晉時期大乘空宗般若學受到當時玄學的影響,在社會上十分流行,對般若「性空說」的解釋,有「六家七宗」之多。東晉名僧僧肇,著《物不遷論》、《不真空論》等評述了各家理論的得失,對以龍樹為代表的大乘中觀學派的思想作了通俗、準確的闡發。

這一學派發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為代表的「三論宗」(以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為所依經典),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中觀學(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學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國後大力弘揚無著、世親的思想,譯出《唯識三十論》以及**、難陀等十家解釋「唯識」義的《成唯識論》一書,其大**窺基又著《成唯識論述記》等,從而創立了「唯識宗」,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陳隋之際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創立的「華嚴宗」,則已不能簡單地用原來印度大乘某派的說法予以框範了。因為在他們的理論中,吸收了大乘各學派的說法,以至中國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了。當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所依經典說,可以說空宗色彩稍多些。

「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所依經典,則可說有宗色彩稍多些。至於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禪宗」、「淨土宗」等宗派,則更是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國佛教徒所獨創的大乘佛教宗派。他們具有通俗、簡明的教理,廣泛的融合和適應性,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具有深遠的影響。

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時期傳入我國,以後主要在**、內蒙古等地區得到發展,流傳至今。

如何讓遊戲與課程更好地融合,怎樣讓傳統遊戲和幼兒園課程融合

遊戲是課程的內容,是課程實施的背景,也是課程實施的途徑。民間遊戲是遊戲的一種形式,它淵源流長,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玩法不一,鄉土氣息濃厚。大多數民間遊戲配有琅琅上口的童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而且民間遊戲的玩具材料簡單,玩法易學 易會 易傳,遊戲開展具有很強的隨機性 遊戲中具有很強的...

如何優雅地和妹子調情,如何學會調情,讓妹子情不自禁愛上你?

相信大部分男生約會一個女生,並不是只為了陪她吃喝玩樂哄她開心,然後安全把她送回家就好吧,即使你是這樣表現的,不過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和這個女生升級關係。在升級關係的過程中,男生應該是具有主導地位的那一方,不管你想把關係保持到哪步,應該由你說了算,男人就應當主動出擊。如果你不能把握進度那就按照這個來 ...

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由於每個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下面就 小組合作學習 談幾點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