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

2021-03-19 18:34:34 字數 5262 閱讀 1450

1樓:21世紀第一聖人

《論來語》中沒有直接提到「三達源德」或者「三大德」。《論語》記載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三畏」。「三戒」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三畏」是「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另外,《子張》篇中記載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這些是不是就是君子的「三達德」或者「三大德」?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

2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論語》中沒有直接提到「三達德」或者「三大德」。《論語》記載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三畏」。「三戒」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三畏」是「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另外,《子張》篇中記載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這些是不是就是君子的「三達德」或者「三大德」?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

3樓:假蘇更生

《論語》中沒有直接提到「三達德」或者「三大德」。《論語》記載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三畏」。「三戒」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三畏」是「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另外,《子張》篇中記載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這些是不是就是君子的「三達德」或者「三大德」?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

4樓:

三達德指的是仁、智、勇三大美德。

「三達德」的說法是《中庸》提出的,孔子沒有說過「三達德」,但孔子分別說過知、仁、勇三個規則。這裡的「孔子說三達德」只是一種方便說法而已。

孔子就是以「仁、智(知)、勇」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規範體系的,其基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規範一種理想的主體人格——孔子認為具有仁、智、勇三種德性,才是完全的人格。所以,孔子希望自己的**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進而要求學生「通習六藝,臻於三德」。

孔子之後,《中庸》才從理論高度進一步將「仁、知、勇」 概括為「三達德」。「達」是通達的意思,「達德」指通行不變的道德,「三達德」則意指「仁」、「智」、「勇」為三種古今通行天下的品德。

擴充套件資料

1、何謂「仁」?

孔子「仁」的基本內涵是「仁者愛人」,即「仁」以「愛人」為根本內容。

這裡講的「愛人」,並非特指愛某類人群,而是泛指愛一切人。「愛人」的「起點」表現為愛親,即孝悌之情。「愛人」的「終點」即實現愛一切人,而最廣泛的人則是天下之「民」。

孔子從「仁」的基本內涵出發,既提出瞭如何達到「仁」的境界的內在要求,又闡發瞭如何實行「仁」的外在行為原則。

2、何謂「智」(「知」)?

在《論語》中,孔子講的「知」大致有三種涵義:認知、瞭解和把握;知識;通「智」,即睿智、智慧。這裡主要側重於第三種涵義。

智慧不等於知識,知識只是通向智慧的工具或手段,但智慧作為一種運用知識的方法或能力,又是離不開知識的。所以,孔子常常把兩者相聯絡,通讀《論語》會發現,孔子所講的智慧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知識,即自然知識、倫理道德知識、社會政治知識、天命之知。

3、何謂「勇」?

在傳統倫理中,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勇」都是一個重要的道德範疇。在中國,儒家把「勇」列為「三達德」之一,與「仁」、「智」並提;在西方柏拉圖的《理想國》裡,勇敢則與智慧、節制、正義一起,構成了美德的核心內容,被稱為「四主德」。

在孔子的「三達德」體系中,可以清楚看到,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提倡的是君子之勇,必須以仁義禮智為規範,否則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所以,理解孔子的君子之勇只需解決兩個問題:勇於行什麼?

怎樣勇於行?前者是關於勇的性質問題,後者是關於勇的度量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仁、智、勇三達德

可以說,在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而孔子的君子觀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礎與核心。在今日中國,瞭解孔子的君子觀,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對於道德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道德,除去因素外,都必然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基礎之上。

中國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倫理,必須在中國固有文化傳統中尋找自身的人文精神,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介紹孔子的君子觀,為了便於,我借用《中庸》中君子「三達德」的觀念來敘述孔子的君子思想。

一君子一詞,在孔子以前,只是指國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常與小人對舉,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左傳》),「君子務治,小人務力」 (《國語》)。但是,孔子把這個只是身份、地位含義的稱謂一變而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種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他對門人子夏說:

「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儒是古代對讀書人的稱謂,朱熹說:「儒,學者之稱。

」由此可知,在孔子看來,儒(學者)是一個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則是一個人內在的修養,按照儒家的習慣,應該說是內修的工夫。那麼,這種內修的工夫指的是什麼呢?

《中庸》引孔子的話說:「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這就是後世所謂的三達德。

不過,單說智、仁、勇,還是抽象了一些。到底這三個字包含著什麼樣的,孔子在《論語》中是有論述的。

《論語》中有兩處提到智、仁、勇,一處說道:「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另一處幾乎一樣,「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裡所謂的「道」,完全可以理解為內修的工夫。雖然孔子自謙地說,我沒有能力達到這個「道」,但他還是給我們說清楚了,仁、智、勇這三者,是君子必須做到的事情。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達到了這三項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二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因而孔學又被稱為仁學。一般儒學者都以為,仁之核心體現在下面這句話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是一種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內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關於這兩句話的討論,實在已經很多很多了,用不著我再羅嗦。

仁當然可以說是愛,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仁,有愛,有不忍人之心。需要說清楚,孔子的愛,並不是卿卿我我、男歡女愛的那種愛。孔子的仁是本體的愛,這種愛的體現就是孟子所說的「仁者愛人」。

總之,孔子講的愛是推己及人的愛,是從人自身開始的愛,而這種愛的根本是仁。孔子講仁,是從本體上、人之為人的根本上說,而不是從情感上說。

三智與知密切相關,但並不相同。從知的角度看,智是知積累到一定時候所達到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之所以「不惑」,貴在自知,誠如孔子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的「知」,就可以理解為智。

今人往往誤以為讀的書多、知識多就是有智慧,甚至以為智慧不過是聰明的另一種說法。其實不然。知是知,智是智。

知至多不過的技能,依靠它,人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造出常人做夢都想不出來的機器、**。智卻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關係到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知識多不一定解決人生的困惑,智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四勇不是指孔武有力,不是不怕死的勇敢,而是指見義而為的勇氣。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

」如果一個人有勇無義,那麼他必然是一個莽夫,有道德修養的莽夫會給社會帶來混亂,無道德修養的莽夫會以盜為生,為害社會。這是孔子在回答他的學生子路的時說的:「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讀了上面兩句話,什麼是「義」我們應該有些清楚了。按照儒家的理解,義與利相對,利是指個人的事,相反,義就是指眾人的事,或者說是對眾人有利的事,所謂「義者宜也」。

所以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而義是需要才能瞭解的,因此好勇必須好學,因為「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五顯然,三達德中,仁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修養。智和勇既是達到仁的手段,又必須依賴於仁方可正確運用。這一點,無須我多說,孔子已經說得很清楚。

他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說: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六孔子關於三達德的話中,還有三個重要的詞:不憂、不惑、不懼,我只解釋了不惑,這裡再把不憂和不懼稍加解釋。孔子所說的不憂不懼,實在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的內心修為,這種內心修為令他達到這樣的境界:

仰觀於天,俯察於地,皆無愧於心。這就是不憂不懼。孔子與學生司馬牛有一段關於「不憂不懼」的對話: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用今天的話說,不憂不懼就是坦然。坦然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態度,這是君子所擁有的,小人無法坦然。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七儒家並不提倡獨善其身的個人修養。既然如此,孔子強調君子仁、智、勇的內修工夫是為了什麼呢?關於這一點,在孔子與學生子路的對答中即能瞭然。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何為君子?孔子答以嚴謹的態度內修。子路再問就是這樣嗎?

孔子再答內修的目的是為了「安人」。子路又問就是這樣嗎?孔子又答內修的目的是為了「安百姓」。

既然知道了什麼是君子,那麼,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子的程度呢?最為關鍵的可能有兩條:「博學於文」與「約之以禮」。「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八首先來看「博學於文」。在《論語》中,一般說到「文」都是指孔子用於教學的詩、書、禮、樂。但是,我們必須注意,這裡所謂的「學」,當然不是指一般的文化知識而言。

結合整本《論語》來看,孔子所謂學,應該是指對人生意義的**,是性與命之學,是仁學。那麼,為什麼要提到「文」呢?孔子並沒有把詩、書等當作文學作品來讀的,而是把它們當作一種性命之學來的。

我們以《詩》為例,孔子就直言不諱地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朱熹在其寫作的「詩經傳序」中開篇就說:

「或有問於予曰:詩何為而作也?予應之曰:

人生而靜,天地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諮嗟詠歎之餘者,必有之音響節族音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

」九再來看「約之以禮」,「約」是指規範,這是從外在的行為說的。「禮」固然是指一些成形的秩序,但對孔子來說,外在的禮與內在的仁互為表裡,而仁是根本。他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總之,要達成君子人格,從內,必須「博學於文」,借用古人的智慧來充實自己的內在,淨化自己的內心;從外,必須「約之以禮」,做一個懂規矩、守秩序的人,這樣做,並不是因為畏懼和**,而是要服從於內心所持守的仁。唐耕省

《論語》裡孔子說的天命指的是什麼

論語.為政 裡記載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歲的時候,對於社會的歷史 人生的命運都有了深刻的認識,瞭解了其中的很多規律,這就叫 知天命 了。因此,將 天命 理解為自然規律比較合適。天命個人認為上天賦予下來給你的任務 孔子曰 君...

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論語派」指的是什麼呀

因 論語 半月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林語堂 刊物 論語 以小品文為主,主張 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筆調 論語派提倡的 無所為的幽默小品筆調 採取與政治保持距離的自由主義立場。因 論語 半月刊而得名。代表人物為林語堂。提倡幽默,倡言 不談政治 反對涉及 黨派政治 提倡的 無所為的幽默小品文 在當時實際起了...

五講四美三溫暖指的是什麼,五講四美指的是什麼?

五講 即講文明 講禮貌 講衛生 講秩序 講道德 四美 即心靈美 語言美 行為美 環境美 三溫暖,在臺灣是一種行業名稱,供人沐浴之營利事業,因為屋內有三個不同溫度的水池給顧客泡,一個很熱 一個室溫 一個4 c,所以叫做三溫暖。五講四美指的是什麼?五講指的是 講文明 講禮貌 講衛生 講秩序 講道德。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