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泉州地理問題

2021-05-23 20:28:15 字數 4707 閱讀 6924

1樓:熊貓乖乖女

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泉州屬**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1℃,終年溫暖溼潤,四季如春,古詩稱泉州「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故泉州有「溫陵」雅稱。

泉州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217萬畝,山地、丘陵佔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7864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21公里,大小港灣14個,島嶼208個。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123個,湄洲灣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

全市林木蓄積量1833萬立方米,地表水總量87.6億立方米,可供開發的水電資源43萬千瓦。主要礦產資源有高嶺土、花崗岩、輝綠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鐵、錳、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

水產資源豐富,可作業的海洋漁場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利用面積118平方公里,主要水產生物5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200多種。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定縣、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晉江由此得名。

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迅速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治制度的變革,行政區劃建制幾度變遷。唐久視元年(700年)置武榮州,州治設今市區。

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行政督察區、專區、地區,2023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

是***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臺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后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蹟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

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餘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

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蹟,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作為南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泉州具有薪傳不息、獨樹一幟的武術文化。

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著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開放港口城市。自唐代開埠,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相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呈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泉州籍華僑、華人620多萬人,港澳同胞70多萬人,臺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長期以來,旅外鄉親心繫桑梓,或投資辦廠,或興學育人,或捐資慈善,或興辦公益,湧現出一大批貢獻巨大、成就傑出的鄉賢碩彥,成為推動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泉州與世界密切聯絡的紐帶和橋樑。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泉州地處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經濟長期處於以農業為主的自給、半自給狀態,經濟總量居全省地市倒數第二。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高舉***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扭住中心、愛拼敢贏、大膽實踐,經歷 「三來一補」起步、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區城經濟展巨集圖的經濟發展階段,走出一條「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製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建設路子,經濟實力隔幾年上一個臺階,創造出「晉江經驗」和「泉州現象」,成為福建乃至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創造泉州發展歷史的新輝煌。全市gdp在2023年為7.

79億元,到2023年突破100億元,2023年跨過1000億元,2023年達到1223億元。2023年全市gdp為1380.11億元,2023年全市gdp為1626.

3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2023年的187元增至2.37萬元;財政總收入由0.79億元增至152.

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75元增至6100元,年均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至14185元,年均增長12.6%。

泉州人民立足實際,奮力打造特色經濟,促使泉港「石化基地」、豐澤「中國樹脂工藝之鄉」、晉江「中國鞋都」、石獅「中國服裝名城」、南安「中國建材之鄉」、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德化「工藝陶瓷之鄉」、永春「蘆柑之鄉」、安溪「烏龍茶之鄉」等特色經濟的形成並馳名海內外,全市所有縣(市)均躋身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行列。2023年,縣域經濟取得新進展,晉江、石獅、惠安和南安四縣(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市)。

泉州是我國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國際友人,因泉州具有眾多有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蹟,稱她為一座藝術博物館;又因其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很高的文物和有關遺蹟,稱她為一座文化科學博物館。

然而,這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文物,又和泉州聚集多種宗教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因而泉州又享有「宗教勝地」、「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譽。

泉州東面沿海的刺桐港為中世紀世界著名的商港,隨著泉州經濟和海外**的發展,世界各大宗教伴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順著陸路和海路傳入泉州,使泉州雲集了多種宗教。各門外來宗教與本土的道教,長期共存,互相滲透,共同建立泉州豐富的宗教文化。

古代泉州,宗教佔有特殊地位,也對各個時空背景的泉州文化以及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主導性作用;或者可以這麼說,古代泉州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幾乎沒有不與宗教發生關係的。

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猶太教等諸多宗教,其歷史悠久、史蹟豐富,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

泉州有「泉南佛國」、「閩南蓬萊」之名。佛教、道教於公元三世紀(西晉太康年間)傳入泉州,並開始有寺觀的建立。早在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白雲廟(元妙觀),佛教也在南安九日山下建立延福寺。

當時,佛教傳入中國後尚處於譯經階段,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之玄孫張盛才移居江西龍虎山。唐、宋時是泉州佛、道教興盛時期,寺廟宮觀興建眾多,氣勢巨集偉,建築藝術精緻。一千多年來,泉州相繼建造了佛、道教寺廟宮觀數以千計。

其中道教的元妙觀、泉州府城隍廟、馬甲仙公山、東嶽行宮、法石真武廟、晉江崇真殿、深滬寶泉庵、石獅城隍廟、南安郭山廟、安溪城隍廟、永春百丈巖、德化石壺殿、惠安青山宮等和佛教的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宿燕寺、晉江龍山寺、南安雪峰寺、惠安科山寺、安溪清水巖、永春普濟寺、德化靈鷲寺等最為著名。與道教有密切聯絡的民間信仰,轄地舊稱的「鋪」、「境」、「都」,無不建有供奉鄉土神祗的神廟達數千座之多。這些寺廟宮觀,成為文人墨客雅集以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朝拜禮敬或遊玩觀賞的地方。

一千多年來,這些寺廟宮觀不僅在泉州民間影響深廣,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泉州人口向海外、港澳臺的遷徙與繁衍,泉州眾多的寺廟宮觀也不斷分爐出去,從而在海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

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唐代初期伊斯蘭教傳入泉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歷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泉州清淨寺;又有一座聞名遐邇的伊斯蘭教聖蹟-----靈山聖墓;還有被譽為國之瑰寶的伊斯蘭石刻近300方。

接著,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繼雲集泉州.這些有力地證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19世紀末葉,**教、天主教再度傳入,日本教和猶太教也曾經在泉州傳播。

這些宗教既在泉州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動場所,還造就了許多著名的宗教人士和專家學者,不少高僧、高道受到朝廷的榮譽封號,許多著作成為珍貴的宗教典籍。同時,又留有大量勝蹟、文物,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和極其珍貴的學術研究資料。特別是開元寺東西雙塔和具有特色的殿宇建築、清源山的老君巖造像、天后宮、清淨寺和靈山聖墓、摩尼教的草菴等,均為海內外人士所矚目,留下了許多名人的遊蹤足跡。

各種宗教的傳播,對於泉州社會生活、文化藝術、風俗民情產生了深刻、廣泛的影響。從古及今,各種宗教雖有一些負面影響,但也建造了許多橋樑、醫院、學校和舉辦了不少公益事業。「閩中橋樑甲天下,泉州橋樑甲閩中」,歷史上泉州建築了100多座橋樑,其中一半以上是僧人募資或參與興建的;泉州僧人還曾為海上交通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泉州現代化的醫院和學校的長足發展,其中有**教和天主教的一份功勞。每座寺廟留存的碑刻、匾額、楹聯、詩詞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總之,泉州宗教文化豐富多彩,是構成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涵之一。

泉州人往海外謀生,許多人同時帶去祖籍地的宗教信仰,並在僑居地傳播。因此泉州也是道教、佛教和民間信仰向海外傳播的重要地區之一,與海外宗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往來頻繁。

現在,摩尼教、印度教在泉州雖早已失傳,日本教後在泉州絕跡,但在晉江華表山尚留有舉世罕見的摩尼教珍貴史蹟-----草菴。

經過千百年的變化興替,現在泉州尚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教和天主教的寺觀教堂五六百座。此外,還有大量的民間信仰鄉土神祗小宮廟數千座。由於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廟把佛、道、鄉土神祗一起奉祀,相容幷蓄,它們各自擁有不少信教群眾。

泉州的多種外來宗教文化,與原來的泉州儒、道、釋文化互相滲透,相互吸收;各種信教群眾長期和睦相處,互不排斥、互相尊重,成為美談,也成為世界罕見的奇蹟,說明了泉州人心胸開闊和具有廣大的包容性。

總之,泉州各種宗教雲集,歷史悠久、傳播廣遠;和睦相處、蔚為奇觀;史蹟豐富、燦若繁星;文化藝術、世之瑰寶。

初二地理題

蘭蘭更加對,當然貝貝也不是錯誤的。從以下方面考慮 1 蘭州地勢狹長,四面環山,不利於空氣的流通,所以汽車尾氣在蘭州這個谷地上積累現象明顯。2 蘭州以重工業為主,每個工廠排出的廢氣相當可觀,通過限制排放來減少汙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 綜合考慮,雖然石化廠是一個汙染大戶,當時一旦脫離了蘭州會偏離西氣東輸...

初二下地理結業考試重點內容解答,初二下地理結業考試重點內容解答

老師會發複習提綱的,另外生物書上的藍字 重點 記下來應該能應付,地理據說初二上下兩冊書比較重要 認真聽聽老師的複習,週末的時候把四本書都拿出來看看,最好再買點練習做做 老師還會複習大概兩輪,那時候認真聽吶 刷題至少2套 妥妥的 近幾年初二地理,生物結業考試重點題目!八下生物 地理結業考試複習提綱 注...

初二物理問題,初二物理火車過橋問題

電流表是一個表頭 幾乎無電阻 並聯一個小電阻 阻值極小 電壓表是一個表頭串聯一個大電阻。導線和電流表在一起則都視為導線,都走。燈泡有阻值,電流表可以忽略不計 記住這點,除非哪個神經病題目明確告訴你電流表阻值要計,否則均視為導線 所以走電流表。電壓表可以直接當斷路看 同樣,除非明確告訴阻值要計,否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