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道德的故事,做一個有道德的故事

2021-03-23 03:15:30 字數 6061 閱讀 4698

1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有時道德是一種感恩。

從前,有一個和尚叫佛印,與朋友出去玩,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說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地在沙灘上寫下「x年x月x日被x人打」。當他走過原始林森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救,於是他在岩石上刻下「x年x月x日被x人救」。朋友奇怪地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說:

「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似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

2023年5月12日,這是一個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惡運在下午2點28分向四川襲來,8級**瞬間之內讓房屋倒塌,路面裂開……那一幕幕真是慘不忍睹啊,多少家庭破碎了,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丈夫失去了妻子,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

災難無情人有情。電視上一幕幕救援隊救援的情景;捐款箱前排起的一條條長龍;一個個在醫護人員精心照料下的病人……每每看到這些,總有一股暖流流入心田,眼睛也不覺得溼潤了。

可有「正面」就有「反面」。

一些「無知」的人趁四川危難之時,發起了國難財,一桶水賣50元,更令人氣憤的是有些人居然打起救災物資的主意……這些人的行為是可恥的,但畢竟是少數,我從**中看到的更多是讓我感動的畫面。全國無數人為災區捐款,我們學校也進行了募捐活動,師生們紛紛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我當然也不例外,我捐了120元,因為我知道人要學會有「德」,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你一把。

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道德,是春天的花兒,是植物的肥料。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道德,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道德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2樓:男人是難人

從小事做起!

是不是很精煉?

3樓:南科公主

我也有這個作業:

有一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在一個悽風冷雨的夜晚溘然與世長辭,留下兩間殘破不堪的瓦房給孃兒倆。當蒼涼的夕陽滾下山崖,刺骨的北風推著枯黃髮白的草起伏搖擺時,孃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有改嫁,她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過著"輕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的孤寂生活。

那時村裡還沒有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琅琅、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在兒子的衣衫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滿斑駁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裡也漲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在黛綠中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中學--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果腹之糧都沒有。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

"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摸著兒子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裡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

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子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子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子的臉上,這是十多歲的兒子第一次捱打……

兒子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走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和登記的熊師傅開啟米袋,抓一把米看了又看,眉頭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佔點小便宜。

你看看,這裡有早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時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

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五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

"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答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是一個月初,這位母親揹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啟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有給這位母親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

"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要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

"母親有些害怕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向來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

"你家的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吭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肩上馱著一袋米,她望著熊師傅,臉上堆著比哭還難看的笑。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

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樣背來的,還怎樣揹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你說實話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來。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腿已腫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眼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溼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子知道後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矇矇亮,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裡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捱到天黑掌燈後才偷偷摸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

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忙搖著手說:

"別……別,如果讓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學費和生活費。

幾年後,兒子化蛹為蝶,以627分的成績翩翩飛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的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獨生子請上主席臺。此生納悶:

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中還堆著三隻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

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界上用金錢也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兒子疑疑惑惑地往臺下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臺上挪。我們不知獨生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他的那份震動絕不亞於驚濤駭浪。於是,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劇上演了。

母子倆對視著,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號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兒子現在在中國***工作,母親前些年作古了,不過,她是在北京逝世的。

關於道德的小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演繹著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我也曾經歷過一些道德故事,它們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貝殼,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

記得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媽媽到超市買菜,有一車綠油油的小黃瓜吸引了媽媽的目光,我們來到菜前,媽媽彎腰買菜,我在旁邊等她。忽然,我發現媽媽身旁的一個阿姨在付錢時不小心掉了十元錢,她一點也沒感覺到。這時我急忙走過去,剛把錢拾起來給阿姨時,就聽見一個小女孩大聲說:

「阿姨,你的錢掉了。」當丟錢的阿姨正疑惑得看著地面時,小姑娘指著我說:「阿姨,你的錢掉了,是這位姐姐幫你撿起來的。

」我的臉通紅通紅的,然後我把拾到手裡的錢遞給丟錢的阿姨,阿姨立馬向我道了謝,我一邊高興地說著不用謝,一邊走向媽媽身邊。

道德,就像一束花,一朵開在心間的花、又像一句話,一句溫暖你我的話。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雖然平凡,卻不能忽視,就像《釣魚的啟示》一文中的父親講得那樣,「道德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我要向釣魚的孩子那樣,做一個有道德有志氣的人。

5樓:

道德 故事 【by kaiser3344】  【古】  01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2 齧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 人,以禮相待。

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 「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能夠再得呢?

」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今】  01汶川發生了大**,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

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

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鬱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麼一條訊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

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02富翁的兒子與朋友做生意,被騙了。

富翁的兒子很懊惱。他說,我沒想到「他」是那種人,我們曾相處得那麼好。富翁安慰了兒子,並告誡兒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呀,當外在的**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線,他就會顛覆傳統的道德準則。

   兒子聽後,仍一臉迷惑。 富翁說,我們不妨做個實驗吧。兒子點點頭。

    富翁領著兒子找到了商人甲。甲的門面房不大,甲正悠閒地喝著茶。富翁取得了甲的初步信任,富翁說,我有一批貨想和你合作,你賣不賣?

商人甲骨碌碌轉了轉眼珠子,一臉狐疑。富翁說,你賣了貨再給我錢,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富翁裝作放心的樣子,瞥了一眼甲租來的這套門面房。

    生意談成了。富翁放了1萬元錢的貨在甲的店裡。    隨後,富翁又領著兒子找到門面稍大的商人乙,和門面更大的商人丙,都放了1萬元的貨在他們店裡。

   一個月後,商人丙率先來找富翁,丙的鋪子大,週轉得快。丙還了貨款,並提出要從富翁這兒進更多的貨。不久,商人乙、商人甲都來還了貨款,無一例外都要求從富翁這兒進更多的貨。

富翁給了3萬元的貨。兒子說,他們還是蠻講信用的,應該多給他們貨呀。富翁依然只是笑笑。

  又一個月後,商人丙率先來還錢了,提出要進更多的貨。隨後,商人乙也來了,也提出要進更多的貨。商人甲卻沒來。

富翁領著兒子到了甲的店鋪,卻已是人去屋空。兒子說,他真不講信用。富翁沒說什麼。

  這回,富翁給了商人丙和商人乙各5萬元的貨。兒子說,他們還是蠻講信用的,應該多給。富翁笑而不語。

  再過了一個月,商人丙率先來還錢了。還提出要進更多的貨。商人乙卻沒有來。

富翁領著兒子到了商人乙的鋪子,卻已是人去屋空。兒子很驚訝,說,他怎麼這麼不講誠信呢?看來,只有  商人丙到底是做大買賣的,可靠!

富翁賒給商人丙8萬元的貨。一月後,丙按時還錢。  富翁賒給商人丙15萬元的貨。

一月後,丙按時還錢。  富翁賒給商人丙30萬元的貨。一月後,丙卻沒來還錢。

  兒子說,丙一定有特殊原因,他這麼講誠信的人怎會不來呢?富翁不聲不響,領著兒子到了商人丙的鋪子,卻已是人去屋空。兒子更驚訝了,說,人怎麼這樣呢?

  富翁說,我把人的道德底線都量化成了數字,你該明白了吧?商人甲的道德底線是3萬元;商人乙的道德底線是5萬元;商人丙相對還是誠信的,但他也有道德底線,是30萬元。這就是人性。

但不用擔心,我早料到了他們這一手,現在他們正準備接受我的律師信,等待法律的審判吧!  然後,兒子感嘆,人呀!人呀!

  富翁說:「我花38萬元,教你認識了人性中的一些東西,我覺得值。」   【樓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來的,若您覺得滿意,望多多支援哈!!!

做有道德的人,整理家庭美德故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整理一個家庭美德故事

陸隴其孝行感少年 陸隴其,原名龍其,字稼書,清浙江平湖人 曾擔任過嘉定 靈壽的知縣。陸隴其素以孝聞名。據說,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正在京城考試,一聽說父親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趕。到了家裡,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內室,只是席地而臥。他在靈壽當知縣的時候,為政清簡,深得人民愛戴。有一天,一位老婦人來告她...

珍愛生命做有道德的人作文珍愛生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作文

死亡總是留給人們恐懼,對死亡的牴觸使人們對生存產生渴望,因害怕所以才拒絕。正是如此,人們對生存的強烈願望昭示著我們必須珍愛生命。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範。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

孝在我心中作文,以 「孝在我心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為主題的800字的作文

是誰給予我們的生命?是誰一把屎 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 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美麗 可愛的世界上。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的。自從我們來到這人世間,父母又要給我們換尿布,餵我們吃飯,教我們學說話,學走路。如果有人問我的啟蒙老師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