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什麼

2021-05-24 02:22:50 字數 7193 閱讀 4147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餘(太史公)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司馬遷對《春秋》極為推崇: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學術界對於《春秋》的史學價值存在質疑。胡適認為:「《春秋》那部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範的史書看。

後來的史家把《春秋》當作作史的模範,便大錯了。為什麼呢?因為歷史的宗旨在於『說真話,記實事』。

《春秋》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徐復觀先生也說:「可以斷定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發揮古代良史,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莊嚴使命。

可以說,這是史學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經而不是史。」

2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 《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

《春秋》記載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包括12個國君,合計242年的歷史。它雖是魯國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魯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以及當時天下大勢的演變情況,也作了廣泛的記載。因此,史學家就把200多年的這段歷史叫做"春秋"時期。

拓展資料:《春秋》是孔子編訂的"六經"之一,它被儒家各派尊為"經",對它的解釋稱為"傳"。到漢代時,這種傳已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夾氏傳》和《鄒氏傳》5種之多,後來,《夾氏傳》和《鄒氏傳》亡佚了,流傳下來的只有《左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是我們讀《春秋》時可對照參考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

為《資治通鑑》作序的宋神宗便稱讚此書「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刑、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院、威福盛衰之本、規模利害之效、良斷之以邪正,要之以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學名著。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左傳》傳文比《春秋》**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晉),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

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

4樓:youth小杰

《春秋》,又稱《麟經》。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亦是儒家經典之一。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

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

《春秋》是古代中國的儒家典籍,被列為「五經」之一。《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的。

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

5樓:霽雨若初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

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

《春秋》原本秦代以後已經失傳,現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中拼湊的。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檮杌》(見《孟子·離婁下》)。魯國史書專名《春秋》。

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

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而現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曆史原始記載已經完全亡佚。

《楚語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

《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曾讀過。

拓展資料:

編年體:

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

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

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

例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竹書紀年》《漢紀》《後漢紀》《國榷》。

先秦編年體史書流傳至今的,有《春秋》、《左傳》、《竹書紀年》(輯本)等。

斷代編年史,是寫一個封建王朝興亡的歷史著作,如東漢荀悅《漢紀》、明談遷《國榷》等。

編年體通史著名的有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清畢沅《續資治通鑑》等。

6樓:豆穎環力學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左氏春秋(左傳)

7樓:耿齊勵新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左傳是第二部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絕對正解~

9樓:瀟湘雨緣

《左傳》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也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儒家「十三經」之一。共三十五卷。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學名著。

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左傳》傳文比《春秋》**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晉),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資治通鑑》,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左傳》。

11樓:鬱悶的華

是《春秋》不是《左傳》

12樓:匿名使用者

最權威的答案在此!

1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所謂編年體,就是「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

相續」。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如果說,《史記》、《漢書》等

二十四史紀傳體史書,是橫的敘述歷史,那麼,《春秋》、《資治通鑑》這類的編年體

史書,就是縱的敘述歷史。

編年體這種體裁的史書,在世界上,我國起源最早。東周時,各諸侯國都設定史官

撰寫本國的編年史,但名稱不統一,燕、齊、魯、宋等國均稱《春秋》,因商代和西周

時,一年只有春、秋二時,而無冬、夏,因此古人稱年為「春秋」。

春秋時期,雖然已有四時劃分,但是人們仍然習慣用舊稱。所以各國史書大多以

《春秋》命名。而晉稱《乘》,楚稱《檮杌》。

東周時諸侯國的史書後來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編訂的魯國史《春秋》留傳了下來,

這是孔子的一大功勞。《春秋》是孔子晚年嘔心瀝血之作。孔子周遊列國經歷了14年之

久,他在68歲返魯後,以「國老」身份問政,因此有條件閱讀魯國檔案。他為寓寄自己

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以便留給後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編纂《春秋》等「六經」。關

於孔子刪訂《春秋》的意圖,孟子說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

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

《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謂「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詣

的人(理解他的治國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謂「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責他不該修訂

《春秋》的人。可見,孔子編訂《春秋》的目的是為匡救時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張

便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春秋》的字裡行間,即所謂「微言大義」。

所謂「微言大義」,諸如當時吳國、楚國的國君,都已自稱為王,這對於維護宗法

制的尊卑貴賤等級觀念的孔子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導下,在

《春秋》中卻把他們貶稱為「子」,以示對這些諸侯竟敢僭擬天子專用王號的譴責。對

於這種「春秋」筆法,司馬遷得出這樣的結論:

「《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

經他刪訂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春秋》記載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

包括12個國君,合計242年的歷史。它雖是魯國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魯國以外的其他國

家,以及當時天下大勢的演變情況,也作了廣泛的記載。因此,史學家就把200多年的

這段歷史叫做「春秋」時期。

孔子是活到73歲才辭世的,那麼,為什麼孔子到71歲時就停止寫《春秋》呢?魯哀

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孫氏的僕從鉏商,在曲阜西(今鉅野縣一帶)

打獵(「大野」),捕獲一隻怪獸歸來,叔孫氏看到此怪獸,以為不吉祥,便賜給「虞

人」。孔子看了說:「這是麟啊!它為什麼來啊!為什麼來啊!」邊說邊掩面大哭,涕

淚沾襟。孔子這時正在寫《春秋》,他認為麟是「仁獸」,太平盛世才出現,現在不是

太平盛世,出非其時而被獵獲,因而傷感。於是寫下「西狩獲麟」這句話之後,就不寫

了。這就是傳說中孔子寫《春秋》「絕筆於獲麟」的故事。(《春秋·經》:魯哀公

「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春秋》全書大約17000字,主要內容記載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的政治活動,包括諸

侯國之間的征伐、會盟、朝聘等;也記載一些自然現象,如日蝕、月蝕、**、山崩、

星變、水災、蟲災等;經濟文化方面,記載一些祭祀、婚喪、城築、宮室、搜狩、土田

等。在對待人與神關係上,孔子的歷史觀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認為王道的興衰取

決於「天命」,表現了天命主宰歷史的唯心史觀;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確表示「敬鬼

神而遠之」,這說明他對鬼神是抱懷疑和保留態度的。對於一些災異現象與人事有什麼

關係,他沒有明確表態。可見,他持保留態度。

孔子編訂的《春秋》有明確的時間順序的特點,對後世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產生了很

大的影響。如北宋時由司馬光主編的歷史鉅著——《資治通鑑》,就是按年、月、日順

序寫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又是我國第一部私修的史書,它打破了西周以來奴隸主貴

族對於史學的壟斷和控制,因此它在史學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由於孔子開創了私人著

書的學術風氣,開闢研究近現代史的風氣,成為後來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的中國歷史

上的「百家爭鳴」的先聲。

孔子的「春秋」筆法,還表現在敢於揭露統治者淫穢納賄、仇殺助亂的黑暗面。如

隱公元年,記載了周平王向魯惠公的妾仲子贈送葬禮的東西。在孔子看來,這是為君者

不守君道的表現,不成體統,記上這一筆,讓後來的統治者有所警惕。

《春秋》也記載自然現狀。如它精闢地記敘了公元前611年彗星(哈雷彗星)入紫

微境的事:「秋七月,有星孝入於北斗。」(這是我國,也是世界史上彗星執行的最早

記錄。)又如,它記錄了公元前687年3月16日「夜中星隕如雨」的隕石雨情況。孔子保

留了這些記錄,是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

《春秋》的文字過於簡潔,有的只記結果,沒有寫它的原委,要讀懂它,確實不容

易。如隱公八年(前715年),在一條記事中,只記了一個「螟」字,它僅是告訴人們,

這年發生了螟蟲災害,但具體在什麼地方,災情多大?卻沒有記清楚。所以,後世的學

者,對《春秋》作了許多的引申和解釋。

由於《春秋》是孔子編訂的「六經」之一,它被儒家各派尊為「經」,對它的解釋

稱為「傳」。到漢代時,這種傳已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夾氏傳》

和《鄒氏傳》5種之多,後來,《夾氏傳》和《鄒氏傳》亡佚了,流傳下來的只有《左

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是我們讀《春秋》時可對照

參考的。

《春秋》有些材料的**也有些問題,對材料又未剪裁,尤其是記別國的事,人云

亦云。至於魯國,「事無大小,苟涉嫌疑,動稱恥諱」。《史記·孔子世家》稱:「至

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實際上這是誇大之詞。王安

石稱《春秋》為「斷爛朝報」,也有點過分。而梁啟超稱《春秋》為「流水賬簿」,卻

是有點道理的。

編年體史書的優點,在於它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容易使人看清事件之間發生

的聯絡。它的缺點,主要是同一事件發生和延續的時間過長,記載時就難免犯前後割裂

的毛病;

還有記人物活動時,更難詳其來龍去脈。因此,後來才有紀傳體和紀事本末體史書

的出現。

左傳是一部什麼體史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什麼體史書?

左傳 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鉅著。左傳 的矚目成就,首先在於它是我國第一部規模巨集大而內容詳實的史學鉅編,在古代史學發展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春秋戰國之際,我國文化的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史學的演進也是如此。左傳是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 編年體據說是左丘明寫的,現代...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 漢書 漢書 又稱 前漢書 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 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 是繼 史記 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 史記 後漢書 三國志 並稱為 前四史 漢書 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

中國第一部詞典 字典是什麼,我國的第一部字典是什麼

字典 說bai文解字du 說文解字 簡稱 說文 是中國zhi第一部按dao部首編排的中文字典.漢朝許慎編版著.原作權寫於100年到121年,現已失落.傳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註釋本.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型 許慎寫完之後,獻給漢安帝.全書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