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最初是誰修修建的嗎 它最初是用來做什麼

2021-05-26 15:25:07 字數 1761 閱讀 4855

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最初是秦始皇建造的,一直建造到清朝。長城最初是為了防禦匈奴而建造的,長城有21196.18米,哪怕從月球從上面看都能認出來。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的長城修建於春秋時代,各個位於北方的諸侯國都有建造。建造目的是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襲擾(這一時期主要是匈奴)。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下令蒙恬率工匠,役夫將原來各諸侯國修建的長城連為一體。

而我們現在所能看到最多的是建造於明朝的明長城

3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寧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從山峻嶺之巔,黃彼岸和渤海之濱。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和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東起自河北東北部渤海之濱的山海關,穿過崇山峻嶺、千澗萬谷,橫過河北、山西、綏遠、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西迄甘肅的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合一萬二千餘華里,因此稱為萬里長城。

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線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戰國時明滅元后,為了防止蒙古人捲土重來,從建朝第一年起,花了一百多年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修築長城工程。

明代修築長城就技術比從前大有改進,明代以前多用土夯建築或石砌,到明代則主要用磚石砌築,並採用石灰砌縫等,因此城牆較為堅固。明代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祁沙山,其中山海關至鴨綠江一段約長二千公里,是用土石疊成,上插柳條,又叫"柳條邊"牆,因工程簡單,現已乎全部毀壞。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一段,至今大部分仍然儲存下來,尢以山海關到居庸關一段修築得最堅固。

  長城是為防禦北方異族侵擾而建的工事,在明代一般來說有鎮城、路城、衙城、關血、堡城、城牆、敵

六、煙墩等不同等級、不同形式和不同用途的建築。彼此配合,組成一個有效的防禦工事系統。

4樓:匿名使用者

,,,,,,灬,,,,,,,,,,,,。?,。。。。!!!

長城最早修建於什麼時期?秦朝時修建長城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5樓:高山流水

戰國時期各國就開始修建長城了,秦始皇不過是把各國的長城連在一塊,所以稱秦長城。目的是為了防範胡人南下,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鞏固秦王朝的統治。

6樓:蘇幕遮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抵擋外族入侵,就修築了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秦朝修築長城的主要目的是抵擋外族入侵。

7樓:阿爾巴特羅斯號

戰國時期,北方諸侯為防

範匈奴人的連年侵襲修築長城,秦滅六國後,把各國的長城連起來,形成今天「萬里長城」的雛形,後經過各朝的修繕,明朝達到最長,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清軍入關後,由於滿蒙和親政策,外加滿清統治者對蒙古各部的離間,又拉又打,長城的軍事作用才逐漸淡化!

8樓:匿名使用者

據我所知在秦朝之前各國均有長城修築,秦國統一六國後正式修築了長城,也就是延續至今的長城,期間經過了歷朝歷代的修建,當時修長城的目的主要還是出於防禦!!!

9樓:海底捉粽子

春秋戰國時期,秦朝只是把各國長城連了起來,為了抵禦少數民族,有利也有弊

建造長城的人是誰,長城是誰修建的?

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第一個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的是秦始皇。楚國為了防止鄭 秦等國侵入,公元前7世紀在如今的南陽市方城縣北邊修築了長城叫做方城,方城的名字也由此而來,別名裕州 位置在方城縣獨樹鄉黃家外大關口。舊縣誌所稱方城山,即指此。秦始皇三十二年 前215年 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

是誰發明舞蹈,芭蕾舞蹈最初是誰發明的?

芭蕾最初是歐洲的一種群眾自娛或廣場表演的舞蹈,在發展程序中zhidao形成了嚴格的規範和解構形式 其主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上特製的回足尖鞋立起腳尖舞。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舞臺藝術,芭蕾發源於義大利 17世紀在法國宮庭形成。法國宮廷芭蕾是在統一的主題下,把歌唱 舞蹈 朗誦和戲劇情節融為一體。1661年,法國...

中國的長城是誰修建的,中國萬里長城是誰最先開始修建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為了防禦匈奴,秦始皇32年 前215年 在北方大規模修築長城。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 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一 嘉峪關的前身 嘉峪關,是明代所置之西北邊防第一要隘,萬里長城之西極鎖鑰 西域羌胡及外國使節入貢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