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的春節習俗有什麼獨特之處

2021-04-09 08:21:38 字數 4837 閱讀 9531

1樓:貝貝志燮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飽,

初四頓頓飽,,初五隔開,出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請女婿,

十二查某子返來拜,

十三食暗糜配芥菜,

十四節燈棚,

十五上元瞑,

十六拆燈棚。

【冬至】

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產生許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飯,要吃乾飯..等

特殊習俗.....

從前,冬至祭拜後,需將冬節圓黏於門扉、窗戶、桌椅、床櫃等處,稱為「響耗」,犒賞這些窗牖神及傢俱神等一來的辛勞守護,待這些冬節圓乾燥後,拿下來煮給小孩吃,民間相信這樣可以庇佑孩子快些長大。

【 尾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產生許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飯,要吃乾飯..等

供品.....

尾牙拜土地公的供品可備牲禮(三牲)、四果,此外應節的供品與頭牙時同樣都是「春捲」(潤餅),以潤餅皮包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豆乾絲、肉絲、香菜,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美味可口的春捲。拜地基主時,則準備五味碗。

【 送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

「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間鑑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他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

謝太歲.....

若家中有成員的生肖與該年的值年太歲相同而犯衝,並於該年年初在家中安有太歲者,需於送神日先以水果祭拜後再撤除太歲神位,俗稱「謝太歲」;若是在廟中安太歲者,則於當天到廟宇去「謝太歲」。

禁忌....

原本送神後,當天家家戶戶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也含有掃除一年所累積的晦氣,稱為「清塵」或「清魨」。但若該年家中有喪事者,則不宜送神和清塵,民間相信如此會對死者不利,或煤煙會進入死者眼中,所以禁止。

【 除夕(每年農曆最後一天)】

當天晚上家人一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

供品.....

拜玉皇上帝時,頂桌準備清素的六齋或十二道菜碗、面線三束、水果(尤其是年柑,有的會排成柑塔)、年糕、發、甜料和下桌全副的牲禮、水果、年糕、甜料等;繼而再將供品轉過來拜神明,供桌上先供著長年飯和發粿,上面插著一對「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甘意,以及面線三束,表示長壽;拜祖先時,可用剛才的供品,但需將牲禮剖開,再煮幾道菜碗來祭拜。拜床母時,可用春飯、麻油雞酒;拜地基主和門口好兄弟時,可準備五味碗、年糕。

禁忌....

除夕一到,為除舊佈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有好兆頭,一般禁止吵雜,不準搬弄東西發出聲響,不準大聲講話,不準喝斥吵架,不準哭,鼓勵大家說吉詳話。

此外,也有信眾會獻上全副的三牲(豬肉、雞肉、魚)等來祭拜;也有些家庭會以年糕和十二碗菜碗(如花生、荷蘭豆、豆乾、豆包、長年菜、菠菜…….等)來祭拜。拜祖先時,得準備七杯酒、七個碗與七雙筷子,加上上述供品,其中牡禮可重複祭拜,但須剖開,可加上菜碗(蔬菜),蔬菜中有的會用菠菜以及連根帶尾的大蒜,菠菜是採其閩南語意似「飛」,有飛天、飛黃騰達之意,而帶須的大蒜則採其形狀,以寓子孫可以「頭毛嘴須白」,即「長壽」之意。

【 接神日(農曆正月初四)】

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至正月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 迎財神(開張)】

因為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獲得吉祥如意,也期望來年生意更為興旺,財源廣進。

供品.....

「開張」或「開工」時,供上豐盛的牲禮(三牲)和果品。

【 天公生(農曆正月初九)】

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 元宵節(上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代是延續農曆過年的熱鬧氣氛的節日,因此又有「小過年」之稱。

特殊習俗.....

元宵節當天因為有「賞花燈」的活動,「燈」閩南語諧音同「丁」,因而也產生許多與神子有關的特殊習俗,例如已婚婦女相偕到各廟宇「鑽燈腳,生囊(男胞)」,祈求日後可生男丁;或是擲筊「乞花燈」,乞求象微可生男或生女的花燈;或是「乞丁龜」和「乞喜龜」之俗,

臺灣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2樓:日天日地

臺灣過春節的習俗有掃塵、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年畫、置天地桌、春節聯歡晚會、守歲、祭祖。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之外,春節在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臺灣過年習俗

臺灣春節傳統習俗

臺灣人有什麼傳統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臺灣民間習俗與中國大陸特別是南方地區基本一致。

最重要的節日依次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送灶、除夕等。

過節形式也和大陸相仿,如春節有走親訪友的拜年習俗,元宵節吃湯圓、賽花燈、猜燈謎,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

其中,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老街的「放天燈」和澎湖縣的「乞龜」等較為知名。

臺灣還有不少本地特有的節慶活動,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師」(主廟在臺北市萬華區艋舺清水巖。

這一天台灣有盛大隆重的慶典儀式)、3月23日前後規模盛大的「媽祖祭」和7月整月的「盂蘭盆會」(全省各地輪流做普渡)等。

燒王船祭典臺灣西南沿海著名的民俗祭典之一,原始用意為送瘟神出海,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

每三年舉行一次,東港燒王船約在農曆9月份於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舉行,西港燒王船在農曆4月中旬於臺南縣西港鄉慶安宮舉行。

其中東港燒王船場面最為熱鬧盛大,聞名全臺,除廟會活動外,最後一天的燒王船儀式更是整個祭典的高潮。

原住民祭典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泰雅、卑南、布農、排灣、達悟、魯凱、鄒族、賽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等13大族群,們常常藉由祭典、儀式、歌舞、競技等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

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很具觀光價值。

媽祖遶境臺灣各地共有870餘間媽祖廟,每逢農曆3月媽祖誕辰。

全臺各地如臺中縣大甲鎮瀾宮、彰化縣鹿港天后宮、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等廟宇都會擴大舉辦祭祀、進香、遶境等活動,其中尤以臺中縣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遶境,歷史最久且規模最盛大。

擴充套件資料:

臺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春節,也叫過年,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無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

尾牙。每年月的初

一、十五或者初

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這一天,臺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

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已絕跡。

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潤餅系以潤餅皮捲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送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

灶神俗稱「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護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稱為「九天東廚煙主」。

早期臺灣民間,每家廚房都有一個相當大的「灶」。相傳灶有灶神,於每年的一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來監視每一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迴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各家的善惡功過。

灶神並無神位,平日只是在灶門上貼一張灶神神媽。

送灶時,將神媽揭下焚化,並另外焚燒一個用竹蔑扎的紙糊馬兒,做為灶神迴天的坐騎,還要準備一點黃豆、於草、做為灶神長途跋涉所需的乾糧、草料。

然後焚香、叩首並在灶炕裡抓幾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並哺哺叮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後點燒爆竹,歡送灶神起駕**。

人們再返回灶前,看看地上的灰是否留有灶神的臨別贈言。

送灶的供品多用湯圓、麥牙糖、豬血糕等又甜又粘的東西,無非是要封住灶神爺的嘴,少說壞話。

清屯(大掃除)。送完神後,家家戶戶就開始舉行「大掃除」。

臺灣人相信,平時家裡的器物都有神靈司掌,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等諸神返回天界後,才能徹府大掃除。

大掃除當然有除舊迎新之意,在臺灣還有句俚諺:「清後才會富」,即只有清掃房屋才有發展。如果家裡在此年中因為有人喪亡,就不能大掃除,據說灰塵會進入死人的眼睛。

做年粿,大掃除完後,就要準備做年粿,而且必須在二十八日前做好。年棵有「甜粿」、「發粿」、「鹹粿」、「菜包」等。

臺灣有一首年粿歌,生動地概括了年粿的含義:「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蘿蔔粿(菜頭粿)吃點心。」甜粿是過年最主要的年粿。發粿則要發得好才會發財。

菜包因內有包餡,所以能包金。蘿蔔粿(菜頭粿),是取其「好彩頭——好兆頭」之意,可當點心之用。喪家是不能隆重過年的,不能做甜粿。由親戚送,受贈者大都以橘子當作回禮。

關於春節民間習俗,過春節的民間習俗有什麼?

1 掃塵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6230 農曆正月bai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 農曆du 年,俗稱 過年zhi 這是我dao國民間最隆回重,最熱鬧的一個答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

春節的民間習俗的含義

拜年 開門炮仗 佔歲 貼畫雞 聚財 春節俗稱 過年 原名 元旦 隋代杜臺卿在 五燭寶典 中說 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 的本意為 頭 後引申為 開始 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 三元 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 三朝 又...

象山民間習俗有哪幾條 關於象山的春節習俗

現場製作五穀雜糧粽copy 體會包粽子的bai樂趣,瞭解端午節和粽子的故事。du親手縫製香zhi 囊。送給父母,祝福身體健dao康 送給朋友,祝福友誼長存 送給領導,祝福工作順利 競技類 跳格子 竹竿舞 滾鐵環。民俗類 品雄黃酒 送艾蒿 磨豆漿。現場生產的五穀雜糧粽。體驗包粽子的樂趣,瞭解端午和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