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著名丞相公孫鞅為什麼又叫商鞅?是因為是商代的後人

2021-04-21 18:44:08 字數 4411 閱讀 9149

1樓:令狐沖動

《史記·商du君列傳》記載:

商君者zhi,衛之諸庶孽公子也。dao名鞅內,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容之學,事魏相公叔痤為中庶子。

公叔痤知其賢,未及進。........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集解徐廣曰:「弘農商縣也。」○索隱於、商,二縣名,在弘農。

於、商在鄧州內鄉縣東七裡,古於邑也

商鞅(約前390—前338),他是衛國國君的後裔,所以又以「衛」為姓,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

後來他到秦國被封於商,才又稱商鞅。所以在《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被封之於商前,叫衛鞅,此後,被稱作商君.

2樓:匿名使用者

被封於商地,因而稱商鞅

3樓:手機使用者

他幫助秦孝公變法,孝公封他為商君。封地在「商於」之地,今天的陝西商洛市。所以叫商鞅。

為什麼商鞅又叫衛鞅,公孫鞅?商鞅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4樓:miss雪域的情郎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名「鞅」,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為表明商鞅擁有衛國國君的血統,又稱公孫鞅;後秦王將商地封給他,後人稱之商鞅。

1、公孫鞅的由來

《資治通鑑·第二卷·周顯王八年》記載:「於是衛公孫鞅聞是令下,乃西入秦。」商鞅在《資治通鑑》中出場時的名字是「衛公孫鞅」。根據《廣韻》的記載:「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

在春秋時期,許多諸侯國君的兒子,被稱為「公子xx」。如公子虔、公子卬等,這些「公子」的兒子,被稱為「公孫xx」。也就是說,「公孫」既不是商鞅的姓、也不是商鞅的氏,而是表明商鞅擁有衛國國君的血統。

2、衛鞅的由來

按《資治通鑑》記載:「公孫鞅者,衛之庶孫也。」換言之,商鞅是某一個衛國國君的後代。

庶孫是相對於嫡孫而言,指國君妾媵所生之子及其後裔。那麼,商鞅的姓、氏應該和衛國的國君相同。

衛國第一代國君是康叔封,姬姓,衛氏,名封,又名康叔、衛叔封。按照「以國為氏」的慣例,姬封最初應為康氏,改封為衛國國君後,應該改為衛氏。

商鞅作為衛國國君的後裔,應該是姬姓、衛氏。因此,稱呼商鞅為衛鞅、姬鞅都都可以。

5樓:空中樓閣

現在而言,我們常說姓氏,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姓標誌著一個人的血緣,氏標誌著他居住的地方。而古人一般是不稱姓的,說人名的話,往往是用氏加名,比如:

黃帝叫姬軒,姬是因為他住在姬水,所以以姬為氏,但其實他姓公孫。後來,古人時候的姓就漸漸地被人淡忘了,人們只說氏,現在我們說的姓氏也都是由這個氏演變而來的。於是漸漸就混淆了姓和氏的概念。

商鞅的商和衛都是戰國時期的國名,商鞅曾經在這兩個地方住過,所以以商和衛為氏,又稱衛鞅。而公孫是他的姓。從現在人角度來說,叫公孫鞅也無可厚非,但要明白古人肯定是不會這麼叫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叫衛鞅是由於他是衛國人。

叫他公孫鞅是因為他是衛國國君的後代(一般國君的繼承人稱為太子,其他兒子稱為公子,其他兒子公子的兒子稱為公孫,公孫是高階貴族才享有的姓)。

叫他商鞅是因為他的封地在商(在今河南境內)。

7樓:匿名使用者

姓與氏是不同的,姓是不變的,而氏是經常隨著地位與權力不同而變更。列國時期的商鞅,是衛國公孫後代,叫衛鞅和公孫鞅,秦國封他為商君,故姓氏為商鞅。

8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在位執政十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

9樓:斷勒の弦

商鞅是衛國人,本性公孫,變法後受到重任,封地在商

10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原名公孫鞅,因為他來自衛國,所以又叫衛鞅,後來到秦國被封於商地,所以秦人叫他商君,後人就叫他商鞅

11樓:髪道美業

水水貓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學習關於姓氏的知識。他們不僅學到了姓氏的起源,還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

衛鞅又稱為商鞅是不是因為其封地在商於郡?

12樓:匿名使用者

商於為古代地名,轄區主要為現在的陝西省商洛市境內,春秋戰國時期,商於之專地原屬於楚國,秦國故土本為秦屬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於秦嶺南麓,為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後來商於被秦國佔領而成為秦地,該地後來還成為了商鞅的封邑。秦國佔領商於之後,在接近秦楚邊界的地方修築了關口-------武關,而秦國核心區域通常也稱為關中,武關現在仍舊屹立於商洛市丹鳳縣境內。

秦楚為爭奪商於,曾經在商於多次拉鋸戰,大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戰國時代,張儀為了破壞齊楚聯盟就欺騙楚王說,如果楚王不跟齊國聯盟就將商於六百里肥沃的土地割讓給楚國,楚王相信了張儀的話,同齊國解盟,然後向張儀索要土地,張儀翻臉不承認,楚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結果大敗而歸,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後來,張儀以與楚王談判為名,誘使楚王到達商於,並將楚王扣押,楚王后來客死他鄉,後人對楚王客死他鄉之事多有吟誦如:「六國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綰劍休磨。

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張儀欲奈何。」「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13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約抄前390年—前338年),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漢族。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商於郡,河南省內鄉,新野,西峽的一部分,在古代就屬於商於.

14樓:隆婷莫山雁

衛鞅是因為他先祖是衛國皇室,故名衛鞅,所以也叫公孫鞅,商鞅是因為其封地為商,故稱商鞅,商在今天的陝西東南部商洛市

衛鞅為什麼叫商鞅?

15樓:匿名使用者

衛鞅從沒有「商鞅」這個名字,他在秦孝公時期在秦國變法成功後,被秦孝公封為「商君」,後人就稱衛鞅的這次變法為「商鞅變法」,歷史上一般沒叫他「商鞅」,只是會把他的變法叫「商鞅變法」

16樓:歐陽六一

鞅本為衛國公族之後,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地(今陝西商洛市一帶),後人稱之商鞅。

17樓:人間祁連境

衛鞅,衛國國君後裔,姬姓公孫氏,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公孫鞅。後輾轉到秦國,所以一般稱作衛鞅。衛鞅因功封商君,所以現在人們稱作商鞅。其實不管是商鞅衛鞅公孫鞅都是可以的

18樓:李

衛鞅從沒有商鞅這個名字啊

最近在看大秦帝國,為什麼歷史上的商鞅叫衛鞅?

19樓:天堂的來客

我也在看呢,嘿嘿,copy剛看完。51集不容易啊。第二部還沒出來,只能看**了

衛鞅之所以後人稱他為商鞅。是因為後期她變法並且收回河西等秦國失地。秦王封衛鞅為商君,賜封地商豫。後人才叫她商鞅的。又稱商君

看看就知道了。大概36左右吧,就是跟魏國大戰的哪快。收復河西

20樓:吉米雷納

因為他是衛國人,變法成功後賜爵商君,才叫的商鞅

21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 屬於 衛國人 ,他一直是這個名字,到後來才改的商鞅!

22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約前抄390年—前338年),衛國襲(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漢族。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是因為後期她變法並且收回河西等秦國失地。秦王封衛鞅為商君,賜封地商豫。後人才叫她商鞅的。

又稱商君 ,故稱為「商鞅」

23樓:雨後輕寒猶未放

因為他是衛國人,就像嬴政的母親趙太后一樣以國為姓

商鞅真的姓商嗎?人們為什麼把他叫做商鞅?

24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bai約前390年—前338年)du

,衛國(今河南安zhi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dao,漢回族。戰國時期政治家,思答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

25樓:匿名使用者

商朝滅亡後,商朝的一部分子孫以商為姓,就有了後來的商姓。

商鞅不姓商,他原姓衛,他義父姓公孫,他的封地才是商,就是當時崤山一帶

26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不姓商,原姓衛,後封於商,才被稱於商鞅

公孫衍背叛秦國,秦惠文王為什麼不殺他呢

雖然公孫衍已經是秦國大良造,還要求秦王封他更多是因為自己不想被秦王不再重視。因為張儀獲得秦王的青睞,而自己受到冷落 並且也是因為自己的政治抱負,利用合縱對抗秦國。大良造 是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級,算得上是高階軍官,白起就曾擔任過這樣的軍官。而曾率軍攻打趙國的王陵是九級五大夫 王齕是十級左庶長...

衛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商鞅變法為什麼能獲得成功?

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 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商鞅變法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為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我國的封建社會形成了。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順應...

為什麼秦國有那麼多的質子留在趙國

這是因為在當時,趙國比秦國強大。趙國已經是可以威脅到秦國安危的存在了。對此,秦國感到恐慌,怕趙國在某一天出兵攻打它,所以提出講質子送到趙國去。贏異人做質子的時候是秦昭襄王時期,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持的趙武靈王還扶持了燕昭王差點滅了齊國。秦武王死後,宣太后要立公子市,趙武靈王奪取了秦的榆中,以武力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