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字是自己取的嗎,古人的字和號是自己取的還是別人取的?

2021-05-29 06:28:03 字數 5289 閱讀 1246

1樓:燕山飛虎林嘯天

古人的字,一般是到成年後,找人取,如果是「號」,是可以自己取的,比如,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也有是別人取的。古人稱字,表示對人的尊敬,比如:諸葛亮,字孔明。

如果他自稱,就稱「亮」,《出師表》:「亮躬耕隴畝」。別人就稱字,「孔明先生」。

2樓:十三優風

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3樓:

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有一本儒家典籍叫做《禮記》,裡面記錄了在秦朝以前人們所遵循的禮制,對後世的禮制有很大的影響。

為什麼咱們現在自稱是禮儀之邦?就是因為一直以來人們十分的重視禮法。

《禮記》中有各種各樣的關於禮儀方面的記載,其中就記載了關於名和字的禮儀。正所謂「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代的男孩女孩們在成年的時候,父母長輩是要給他們舉辦成年禮的。

在成年禮舉辦完成後,就會給孩子們授字。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們正式長大**了。

古人的字和號是自己取的還是別人取的?

4樓:wx諼舜

名和字是父母取的,字是平輩之間都可以叫的,就像現在的名字。名是不可以隨意叫的,否則有侮辱別人的嫌疑,除非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號可以自己取,也可以別人贈,比如死後的諡號。

5樓:

都是自己取的,但是有號是別人贈與的!

古人的字是如何取的? 什麼時候取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字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名與字在意義上有著緊密的聯絡:有的意義相同,有的意義相近,有的意義相反,有的意義相延。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在20歲行冠禮時加字,女子在15歲行笄禮時取字。

7樓:漢秀梅夕羅

1、古人的名是出生以後父母、長輩們取的

2、由於以前識字的人少,多數取字的時候是在上私塾時先生給取的。上不起私塾的孩子也會在到上學的年齡段找一個識字的給起一個。

3、古人不但有名、有字、還有號、號就是自己給自己起的了

8樓:匿名使用者

1、「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

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

「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縟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3、古人為什麼起字和號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

可是,在古代多數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識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還有「號」。 4、何謂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

《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雲:

「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舉行冠禮,這標誌著本人要出仕,進入社會。

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

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

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另外,取名還反映著時代特點,上面提到的夏商兩代喜歡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後來在長期封建社會裡,官宦富貴之家,多以忠孝節義、福祿壽康、升官發財之義來命名,所以叫仁、義、禮、智、信、得福、德貴、延壽、榮升、繼祖、耀祖、續宗的人特別多。平民百姓也想過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唸書,所以叫富貴、德福、進財、志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囤、保成、金鎖、栓柱等名字的特別多。

建國後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建國、援朝、衛國、擁軍、建軍、支越、留蘇、衛東、紅衛、文革、學工、支農等。 開放以來,又興起取外國名字,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5、表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何聯絡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

如常見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9樓:匿名使用者

取字男子一般在20歲取,女子不可取,因為當時的男女差別很大,取字是根據自身的名字來取,字可以與名有較近的含義,也可以是截然不同,這樣說聽的懂嘛?

請問古人的字號是自己取的嗎?取字號有什麼講究嗎?

10樓:石在

古人的名字含有名,字,號,一個例子是紅樓夢中有賈化字時飛號雨村者,而字號是字和號的統稱,一般為文人所獨有,農業與百工之人往往無字無號,僅有其名.

一般而言,名為出生之時父母尊長所起,其如寶玉之為寶玉,黛玉之為黛玉.而字則為弱冠時或進學後由師長或族人中通文墨者所賜,曰」表字」,在紅樓夢中寶玉,賈環賈蘭雖為大家公子,因年幼尚無表字(至於寶玉為黛玉表字顰顰,則為閨閣一趣,不必當真).至於號,則必是文字功底有小成,各隨性質情趣,取些個標新字眼,取號原意多用於字畫之署名,大多是文人自取,」贈號」雖有卻不多見.

理論上說,長對幼尊對卑可呼名,反之則稱字或號,但事實上,除了父母叔伯外,鮮有直呼其名者.按中國習慣,名最尊,迫不得以稱之必加以」諱」字(自然,父兄稱子字尚用字號或」諱」便又太酸).字即由師長所賜往往取於詩賦舊典,常明大志,如近人**之」玉階」又如**中雨村之」時飛」.

號或表寄情,或談志趣,」~主人」往往有田宅一族,」~居士」則多有佛門意味.

11樓:姍姍

字是男子行冠禮,女子笄禮之後,由長輩取的,可與名相關或相反,如白居易,字樂天。號一般是自己取的,如陸游,自號放翁。

12樓:夢盡春宵

蘇軾號東坡居士,歐陽修號六一居士,都是自己起的。

應該是看個人對號的賦予涵義。

歐陽修的「六一」之意為,一萬卷書、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千卷金石遺問、一個老翁(歐陽修自己)。

我想效仿古人給自己取字,該怎麼取?

13樓:緩與白雲歸

名、字意義相同的如:張衡字平子,褚遂良字登善(良與善、衡與平同義)】意義相輔的如:白居易字樂天,晁補之字無咎(補過才能無咎)】意義相反的如:

朱熹字元晦】出自古典的如:趙雲字子龍(《周易》雲從龍、風從虎)】根據你的名字是什麼意思取吧

14樓:甲亢綜合徵

同義互訓。孔子的學生樊須,字子遲。須與遲,都有等待的意思。

閔損,字子騫。損與騫,都有虧折的意 思。顏回,字子淵。

據《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人名與字之間的五類關聯:

反義相對。衛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楚將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 而家,順理成章。

據義指實。齊公子固,字子城。由堅固之義,引指高大實在的城牆。魯人冉耕,字伯牛。由農墾之義,引 指具體的耕牛。

辨物統類。衛人邃瑗,字伯玉;齊人陳灌,字子玉。瑗、灌均為玉類之一種。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 楚公子魴,字子魚。鯉、魴均為魚類

供取字參考之用,自己的名字什麼意思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名字希望怎麼解釋自己最明確。

希望能幫到你。

為何中國的古人起了名還要有字和號呢

優質解答 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我們現在稱某人的名字是什麼與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誕生就起名,後則有字,號 死後有諡號.禮記 檀弓上 幼名 冠字,周道也.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字 往往是 名 的解釋和...

古人的名和字分別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名和字是分開的,「名」和「字」有什麼講究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 名 無 字 所以當我們說到 名字 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數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識分子既有 名 又有 字 有些人名 字之外還有 號 所謂 名 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 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 名 相表裡的,所以又稱 表字 ...

古人是怎麼禮貌的問別人姓氏 名和字

稱字。在稱呼朋友時,古人會表現出謙卑的品質,稱其 如字板橋 內 若稱板橋為容 燮 鄭板橋的名字叫鄭燮 其為大不敬。稱其板橋,為親密謙卑品質表現。古書記載 稱親人為之輩分,稱友人為之關係,稱上人為之地位,稱搿人為之熟悉。這足以說明 古人叫他人時上叫旦叮測顧爻該詫雙超晶其字。所以在介紹古人時一定會在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