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伶的《夜上海》內容簡介

2021-05-05 21:43:37 字數 1362 閱讀 3260

1樓:大禹

《夜上海》,五幕話劇。於伶著。2023年6月作。2023年9月上海劇場藝術出版社初版。戲劇叢書之一。

《夜上海》,序幕《何處桃源》初刊2023年上海《劇場藝術》第1卷第10期、第三幕《茫茫夜》初刊2023年上海《戲劇雜誌》第3卷第1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劇本以梅嶺春一家在「八一三」滬戰爆發後的活動為線索,反映了當時上海社會各階層的動態,人民的苦難和抗日情緒的增長。

開明士紳梅嶺春帶領一家人逃難到上海,飽經憂患,大兒子和大媳婦被日寇打死,女兒萼輝因感激錢愷之幫助她家進入租界而錯把終身託付這個紈絝子弟,結果被遺棄。在「孤島」之上,梅嶺春一家儘管屢遭打擊,處於走投無路的境地,但他們保持著民族氣節,不受敵人威脅利誘,最後決定回家鄉跟著抗日游擊隊去「鍛鍊,磨鍊」。劇本通過周雲姑一家及下層人民顛沛流離的苦難,漢奸孫煥君以及和他勾搭的錢愷之被群眾打死與惶惶逃去等情節,表現了人民群眾在艱苦環境中抗日情緒的日益增長。

周雲姑一家的遭遇更為悽慘。她父親在上海做茶房,被敵機炸傷,不知死活,母親又身患重病,無錢醫治。雲姑為了救活母親,她「割股」當藥,又出賣肉體,但仍未能挽救母親的性命。

劇末,梅嶺春脫下了長衫,穿上了短裝,嘴裡哼著《滿江紅》的曲調,心裡充滿著希望和憧憬。「在星移斗轉之中,茫茫長夜畢竟度過了。接著星移斗轉之後到來的天明,還會遠麼?

」(於伶:《〈夜上海〉小序》)《夜上海》「是上海變成『孤島』後最現實的一個劇本」 (於由:《評〈夜上海〉》)。

它「富有暗示力抒情味和親切之感」,「是國民孤憤進出的夜的上海之謳歌,有咒,有頌」(於伶:《〈夜上海〉小序)。它連同作者在抗戰前後寫下的其它劇作一道, 「紀錄下民主革命時期戰鬥的現實生活片斷,抒發出當時『為著國土淪喪而慷慨悲歌,為著大眾的嗟傷而犧牲自我』的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感情,『不為奴隸』的吼聲與人民翻身、革命勝利的信心」 (於伶:

《於伶劇作選·後記》)。

2樓:愛無限

中國話劇作品。於伶的代表作。寫於2023年,由上海劇藝社首又演於「八·一三」兩週年前夕。

劇本反映了抗日戰爭中上海淪陷後的混亂和人民所經受的苦難。全劇共4幕。作者以現實主義的白描手法,真實地描繪出在夜一般黑暗的「孤島」上活動的許多典型人物。

劇中主人公梅嶺春一家老小逃亡到上海後,雖然在精神上受到打擊,在生活上陷入困境,但他們不肯屈服,不曾墮落,在抗爭中覺悟到生活的真理,並把希望寄託於為了民族解放而鬥爭的新四軍,使人們在茫茫的黑夜中看到一線光明。

3樓:渠春桖

在短暫睡眠的間隙,牧犬阿蓬聽到一個類似悶雷的巨集大音波。它倏地跳出哨位——為冬牧場抵禦寒風的山坡滑動了!一塊塊巨石爭先滾下,輕易將木柵抹平,然後又向羊圈滾去。

阿蓬爪牙齊施,連啃帶拽地弄開了羊圈的柵門。對著主人的葬身之地發出一聲肝腸寸斷的嗚咽,阿蓬便怏怏離去……它必須保護羊群穿過山谷,回到主人的弟弟居住的村子。

《老人與海》內容簡介,左右,《老人與海》內容簡介,30字左右

老人與海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

監理檢測的內容簡介,金陵地宮的內容簡介

相信如果不是專業的人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監理以及監理檢測這兩個詞。但是現在監理以及監理檢測這兩個詞已經是工程想要完美竣工所不可缺的內容了。監理檢測就是對施工現場的各個要素進行抽檢工作,看其質量是否達到國家和單位所要求的標準。既然很多人都對監理檢測感到很陌生,那麼現在我就來簡單介紹一些監理檢測的基本...

吶喊篇目及內容簡介,魯迅《吶喊》的內容簡介?

吶喊 是199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主要講述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