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特點是怎麼樣的,北宋時期人們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2021-07-29 09:31:39 字數 3969 閱讀 8772

1樓:一槓青年

北宋(960年2月4日—2023年3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建都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由後周末帝禪讓趙匡胤開始,統治了以黃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帶。

北宋政權先後與遼、金及西夏對峙。靖康元年(2023年)金兵攻入開封,次年覆亡。共歷9帝,168年。

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以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鹹平三年(2023年)的gdp為265.

5億美元 ,佔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2023年)的12600萬。

2樓:遊萱斐水

【以北宋「崇政殿」為例】:

按照明清宮殿建築屋頂樣式的級別劃分,崇政殿的「硬山頂」是最低的,而太和殿的「重簷廡殿頂」則是最高的。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並不難理解,一個是剛剛建立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另一個則是統治全中國幾百年的中原大帝國,「金鑾殿」的規模當然會有區別,但是,大有大的風格,小有小的特色,崇政殿在建築裝飾方面的藝術價值,是其他任何宮殿都不能取代的。

從建築樣式上說,崇政殿是在東北地區極為普遍的硬山式房屋的基礎上,根據皇宮正殿的使用需要加以美化,其殿體高12米,下有一米多高的磚石臺基,前後各有加飾石雕欄板望柱的殿階和簷廊,這樣,在造型上已與民間的同式房屋產生了本質區別,成為只有宮殿寺廟中才有的高等級模樣。

最能體現崇政殿尊貴地位的,還是其與眾不同的建築裝飾。殿前後紅色簷柱都是方形,下面是灰黑色覆蓮式的柱礎石,上部則用藍、白、金等顏色繪「披肩」、蓮花等圖案,外側是與大政殿相同的獸面,柱頂部分更是精彩,各有一形象生動的木雕龍頭探出,而且兩兩相對,探爪戲珠;龍身和後爪則在廊內,既起支撐作用,又是別出心裁的美化,彷彿神龍自殿內飛出,高貴而富有生氣。簷下的木雕蓮瓣、蜂窩、如意等與大政殿一式,和方形的殿柱一樣屬於藏傳佛教(喇嘛教)建築藝術風格,枋上的二龍戲珠浮雕,金光閃爍,橫貫外簷,增添了華麗精美的效果。

北宋時期的特點是怎麼樣的?

北宋時期人們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3樓:

宋代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后、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襲初唐。

在北宋初年因服飾沒有定製,又受外來影響,所以曾出現過著"氈笠"、"鉤墪"(襪袴)的契丹服,人們稱它為奇裝異服。宋代官家服飾普遍十分奢侈,民家著裝也很講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間)規定宮內婦女的服色要隨大夫變化,還規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綾縑五色華衣。

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時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飾,而且更趨奢華。對於這些規定民間庶民置若罔聞,綾縑錦繡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貴族閨閣們,還別出心裁地設計出許多種裝扮方法,追求出新與別緻。

不但衣料選擇考究,而且梳妝也很特別,有的梳大方額,有的扎發垂肩,有的雲光巧額鬢撐金鳳,貧者還有用剪紙裝飾頭髮,身上抹香,足履繡花等。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衣服無章,上下混淆」

在現實生活中,宋代民間往往突破朝廷規定的等級制度,穿戴的衣冠上自皇帝、貴族、百官,下至士人、平民,沒有絕對嚴格的差別。隋唐時期的襆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人們一般都帶襆頭。

**的襆頭背後,裝上兩腳,用鐵絲或琴絃、竹蔑等為骨,一般為直腳。從宋初開始,直腳逐漸加長,目的是防止**上朝站班時交頭接耳。**一般穿「公服」,宋初規定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硃色,七品以上綠色,九品以上青色。

宋神宗時,改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緋色,九品以上綠色。公服的形式,是圓領,大袖,下裾(大襟)加一橫襴。到男宋時,由襆頭改用幅巾,甚至岳飛這樣的武將也以包裹幅巾為尚,冠帽漸衰。

同時,百官的衣服由公服改為紫窄衫。這種情況在北宋和南宋許多地方都不斷出現過。哲宗至徽宗時人張耒在〈衣冠篇〉中記載,當時胥徒的冠服與知州、縣令相差無幾,公卿大夫與武官、技術官的衣冠沒有太大區別。

朱熹也說過:「今衣服無章,上下混淆。」,到南宋末年,「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後生,不體舊規,裹奇巾異服,三五為群,鬥美夸麗」。

這些情況表明,原來按規定只能穿白色和皁色服裝的庶人、公人、商賈等,常常違禁穿戴**才有資格穿戴的衣冠,而朝廷越是不斷下令禁止百姓「逾僭」,越是證明這種「逾僭」的嚴重性和普遍性。

二、崇尚素雅和大方、新穎

宋人的衣冠服飾崇尚素雅、大方和新穎。一些人認為,宋代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服飾趨於拘謹和質樸。但程朱理學直到宋理宗時才受到朝廷的重視,取得了學術思想上的統治地位。

而這是宋王朝已經走過了大約六分之五的路程。程朱理學對宋代服飾的影響並不向想象中的那樣嚴重,何況朱熹還主張衣冠要「便身」和「簡易」。

文化的發展使人們對衣冠色彩的愛好,從鮮豔和單純改變為繁複而協調,對比色調日趨穩重和凝練。宋代的服飾,除北宋**的公服以外,民間服飾一般更多地使用複雜而調和的色彩。當時出現了印花的絲織品,在木板上雕刻圖案,然後印在絲織品上,稱「纈帛」。

又出現了加入金線編制的絲織品,稱「銷金」。織錦也進入了全盛時期。儘管官府三令五申,禁止民間雕刻和買賣纈板,禁止服用「皁班纈衣」,禁止民間男女穿戴銷金衣帽,但並未奏效。

宋徽宗時,大相國寺內,有尼姑公開**「生色銷金花樣襆頭帽子」。

徽、欽時期,民間服飾在色彩、款式、圖案等方面出現了新的風格。宣和年間,士庶競相以鵝黃色為腰腹圍,稱「腰上黃」。婦女便服,不施衿紐,緊身短小,稱「不制衿」。

開始從宮廷外傳,很快全國「皆服之」。婦女的鞋底呈尖形,用雙色合成,稱「錯到底」。靖康初年,汴京婦女的首飾、衣服、織帛等備有一年四季的節日禮物或花卉,稱「一年景」。

這些新式服裝的出現,表明當時民間已形成了一次突破服裝舊格調、舊樣式的新高潮。

三、吸取少數民族服飾的長處

宋代漢人充分吸收了周鄰少數民族服飾的優點。仁宗、徽宗時期,曾屢次下詔禁止士庶和婦女仿效契丹人的衣冠和裝飾。如慶曆8年(1048),禁止「士庶仿效胡人衣裝,裹番樣頭巾,著青綠,及乘番鞍轡,婦人多以銅綠兔褐之類為衣」。

大觀4年又再次下詔禁止。政和7年宣和元年,又兩次禁止百姓穿戴契丹服裝,如氈笠、釣塾、違反者「以違御筆論」。這說明違禁者極多,有無法禁絕的趨勢。

徽宗年間,汴京女子「作大鬢方額」,「尚急扎垂肩」,「多梳雲尖巧額,鬢撐金風」,都是自北傳南。契丹服裝的顏色,如茶褐、黑綠等,也在這時傳入汴京。

需要指出的是,宋朝的服裝,實際上只有「朝服」還保留一點漢制,其他都是從「胡服」變化而來的。朱熹就說:「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類,先王冠服掃地盡矣。」

四、女子戴蓋頭

唐代女子騎馬遠行,為了防止風沙,曾戴帷帽、皁羅。宋人認為這就是宋代的「蓋頭」。

北宋中期,司馬光曾記載當時士大夫家的女子到官府打官司,「蒙首執牒,以爭家資」,說明這時女子出門戴蓋頭,在士大夫家屬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司馬光提倡「男治外事,女治內事」,主張「婦女無故不窺中門,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南宋高宗時,朱熹任泉州同安縣期間,見到婦女拋頭露面,往來街上,下令以後婦女出門必須用花巾兜面,後人稱為「文公兜」。

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宋朝女子出門戴蓋頭者日益增多。汴京的妓女出門都將蓋頭背系在冠子上。替**和貴族說媒的上等媒人,著紫背子,戴蓋頭。

元夕節觀燈,婦女戴「冪首巾」上街,入曲巷酒店飲酒,仍以巾蒙首。

五、背子的流行

在宋朝,背子是男女都穿著的一種服裝。背子的袖管長至手腕,兩裾(衣服的前襟)平行不縫合,兩腋以下開叉。女子的背子長度與裙子相等,袖子比杉子略寬。

一種樣式是在兩腋和背後都垂有帶子,腰間用勒帛束縛;另一種是不垂帶子,腰間不用勒帛,任其左右兩襟敞開。半臂的袖管只及背子的一半,其袖長與現代的短袖襯衫相似。

宋代的背子主要是從半臂發展而來的,但與前相比,袖管和兩裾都要加長,而且男子和女子的背子也有區別:男子的背子只是襯服,一般不穿在外作為常服;女子的背子則作為常服甚至禮服穿用。在徽宗以前,背子一般要用勒帛束縛,徽宗以後就不用勒帛,變為散腰了,這樣顯得更為簡便和瀟灑

5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初年,崇尚節儉,衣帽上不得綴飾珠玉,對各級**服色都有嚴格規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從穿戴的服飾上,可辨認出士、農、工、商從事行業的特點。後來,奢侈之風盛行,統治者的衣飾華麗。

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

北宋地方官制的特點是什麼,北宋 官職 主要特點

昏了 強幹弱支 內外相制 論述宋代 官制的特點 宋朝官制特點 一 主義 集權的加強 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 主義 集權的加強,體現在職官制度上,有五大特點,即 集權 皇帝集權 百官權力分散 重文輕武和軍事上內重外輕。宋朝的政治體制演變,以元豐 宋神宗年號 改製為界限,改制前與後各為一階段,南宋又為...

宋仁宗之後的皇帝是誰,北宋時期宋仁宗去世之後,是哪個皇帝?

宋仁宗之後的皇帝是趙曙。嘉祐八年 1063年 農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釋出遺詔,任命趙曙繼承皇帝位。文武百官進入宮廷,痛哭哀悼。韓琦讀仁宗遺詔制命。趙曙到東殿接見文武百官。四月初二,在全國大規模赦免,賜給百官爵加一等,獎賞各軍。趙曙想為仁宗守喪三年,命令韓琦 軍政事務,宰相大臣等不答應...

北宋是怎麼滅亡的?南宋又是怎樣建立的

首先北宋和南宋並不是 而是因為當時的北宋滅亡,後面皇室無奈之下才建立了南宋。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而當時的北宋幾乎是沒有能力跟金朝對抗,金朝一開始進城,皇帝乾脆就不抵抗。直接跟金人說,你們想要搶什麼就搶什麼,只要不殺我就可以了。後來金兵確實是不殺皇帝,卻直接將徽 欽二帝抓走,因此兩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