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隻有明朝把守孝叫做「丁憂,明朝官僚必須守孝多少個月?

2021-10-12 02:27:00 字數 1620 閱讀 4681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指遇到父母喪事。後多專指**居喪。古代,父母死後,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並須離職,稱「丁憂」。

源於漢代。宋代,由太常禮院掌其事,凡**有父母喪,須報請解官,承重孫如父已先亡,也須解官,服滿後起復。奪情則另有規定。

後世大體相同。清代規定,匿喪不報者,革職。《漢書.

薛宣傳》:「宣有兩弟明、修,後母常從修居官......後母病死,修去官持服。

」《宋史.禮志二八》:「鹹平元年,詔任三司、館閣職事者丁憂,並令持服。

又詔:『川陝、廣南、福建路官,丁憂不得離任,既受代而喪制未畢者,許其終制。」清吳榮光《吾學錄.

喪禮門二》:「丁憂事例。《會典》:

內外**例合地制者,在內(在朝)由該部具題關給執照,在外(在地方)由該撫照例題諮,回籍守制。京官取具同鄉官印結,外官取具原籍地方官印甘各結......開明呈報,俱以聞喪月日為始,不計閏二十七個月,服滿起復。

」又「督撫丁憂,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內文卷,擇司道一人代行,聽候諭旨方準離任。」

2樓:陳阿銘

丁憂源於漢代,至宋代則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守孝是比較白話的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清朝也叫丁憂應該起源很早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丁憂源於漢代,宋朝也叫丁憂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清朝也叫丁憂。

明朝官僚必須守孝多少個月?

6樓:蒼井悟空

三年........

古代丁憂守制為什麼是二十七個月

7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去世一週年(十二個月)後,在第十三月舉行小祥之祭;去世兩週年(二十四個月)後,在第二十五月舉行大祥之祭;然後間隔一個月,在第二十七月舉行禫祭,也就是除服之祭,守制結束。通常說「守制三年」。

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道德禮制中,有一個名為「丁憂」的,也稱為丁艱。這一禮制源於漢代,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朝廷**在位期間,如遇父母去世,則無論這個人任何官何職,不管是當朝宰相還是七品縣令,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就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

古代**守孝期間還有俸祿嗎?

8樓:蘇勒個航的

沒有copy

古代**回鄉守孝三年,稱為丁憂,須事先辭官。

古代,父母死後,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並須離職,稱「丁憂」。源於漢代,在漢末丁憂去官很通行,非但是父母三年之喪要丁憂,就是兄弟姊妹期功服之喪也要丁憂。陶淵明詩有說及奔妹喪的,潘安仁《悼亡詩》也有說及奔喪的,可見丁憂之風在那是很盛。

唐時此風漸息。宋代,由太常禮院掌其事,凡**有父母喪,須報請解官,承重孫如父已先亡,也須解官,服滿後起復。西漢時規定在朝廷供職人員丁憂(離職)三年,至東漢時,丁憂制度已盛行。

此後歷代均有規定,且品官丁憂,若匿而不報,一經查出,將受到懲處。但朝廷根據需要,不許在職**丁憂守制,稱奪情,或有的守制未滿,而應朝廷之召出來應職者,稱起復。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喪不必去官。

什麼叫IP,IP是不是一家只有啊

總的來說ip不是每人都有一個滴,有固定的ip地址就可以做主機了!我們所用的ip是動態的!但不管哪中的ip都是唯一的!ip有一點的範圍即0 255,是有4組夠成的 如192.168.0.14就是一個ip,ip分多種!所以自己去查查比較好!現在都是動態分配ip 有那麼多的ip分配啊,現在都是通過dhcp...

明朝年間的靖難之役是不是大明朝廷挑起的

靖難之役 又稱 靖難之變 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發生的內戰。明惠帝建文元年 1399年 七月,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戰爭歷時三年,建文四年 1402年 六月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靖難之變起因是什麼?對明王朝造成了哪些影響?靖難之變的起因實...

男人只有159 160 是不是太矮?

160男人雖然在男人中矮,但是在人類中也算正常身高,喂死不露殼 發表的 消滅零回覆 我舍友就只有一。我一直認為女人最完美的身高體重是159cm,46kg.是的 重慶男生平均170全國也差不多吧。算是吧 單身高不代表什麼 他是父母給的。是的,在北方男人的身高平均170 比某知名郭姓作家高太多了 心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