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周開始多次出現藩王之亂,為何後面朝代不廢除這種制度呢

2022-01-10 20:21:20 字數 4673 閱讀 9314

1樓:筆削春秋

古代政治制度不完善,可以選擇的方式也不多。況且不用這種制度也不代表沒人造反,用了也不一定造反,所以還有朝代在一直沿用。

周朝之後,秦始皇就發現這種制度的弊端,所以開始使用郡縣制度。然而經過秦始皇多年的花樣作,加上胡亥和趙高的火上澆油,還是有人轟轟烈烈的造反了。所以,西漢劉邦開始又使用分封制度。

不過劉邦使用以後,到漢景帝開始有藩王作亂,但是漢景帝手段強硬,就拍平這個事情了。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全面削藩。

到明朝時期,朱元璋又開始使用這個制度。可能朱元璋發現,其實不是這個制度導致藩王作亂,而是皇上能力不行才導致的國家混亂。比如說秦始皇那麼彪悍,然後還換了制度,但是到後面不照樣被人推翻了麼!

劉邦使用分封制,到後面雖然有人作亂,但是不也擺平了麼。所以說但凡當皇上的內心都會覺得自己是不一樣的麼,自己的子孫也許跟別人也不一樣。後來建文帝開始削藩,朱棣也同樣造反,並且成功了。

一直到元朝時期,開始使用行省制度,也就是現在省份制度的前身,這個時候才開始大改革。也就是說其實古代制度也都是在摸索,大家也不能確定到底哪個制度就一定會成功。畢竟造反的理由千千萬,你也不知道到底皇上會做啥子妖孽事情,然後激起民憤。

2樓:

因為每個朝代的領土都比較大,不是依靠一個人就可以管理的了的,藩王和最高統治者關係最親密,不得不去相信他們,所以在那個形勢下,沿用藩王制度是最好的選擇。

3樓:菊與刀的神話

因為這種制度利大於弊。主要是我們國家領土太大了,王室沒有強大的權力去統治王國的每一處,需要藩王去代為處理,這也是對有功之臣的嘉賞。

4樓:瓶邪王道

當時秦朝曾經廢除過分封制,但是漢高祖繼位時,大臣都說秦朝滅亡原因就是因為沒封王,於是高祖就又啟用了分封制,後來的朝代可能也是怕因國家太大不好管理而滅亡,又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就只好延續分封制。

5樓:司命南宮伊雪

西周的領土比較大,地域廣袤。不設立藩王制度不容易管理。所以即便發生藩王之亂依舊保留這種制度。

6樓:

因為國家太大,如果將地方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管不過來,倒不如將它們作為賞賜分給大臣們,一方面可以使大臣對國家的忠心,另外,也可以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國家。

7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因為國家太大,俗話說山高皇帝遠,就是說總有皇帝管不到的地方,設立藩王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8樓:怕麻煩的蝸牛

國家之大,一人是無法掌管的,所以被封藩王之人大多是皇室子弟,就好比現在家族企業喜歡是用自己親戚之類,相對而言都是自己信任之人,只是人心隔肚皮。

9樓:插秧小夥

一個王朝的建立都是靠著一大批能文能武的人建立的。如果沒有這些人,王朝將不可能建立。藩王就是對他們的回報,而他們也是維和統治的重要支柱。

10樓:無塵先生

分封制是為了剛好的管理國家,古代各方面都不便利,如果離皇城比較遠的邊界地方沒有親信戍守,發生戰亂那是得不償失,所以利弊權衡還是保留了分封制。

11樓:荒王爺

原因在於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的,不停的被封地建國,是所有地主們的願望。貪婪好鬥是所有地主的生存方式。

為什麼安史之亂以後,唐朝開始走下坡路?

12樓:搖光曳影

縱觀唐朝289年的統治史,經歷了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歷史時期,而唐朝從唐玄宗李隆基天寶末年開始就進入了衰退期,在這個時期內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奸相,弄得朝政腐敗、邊疆不安、戰亂頻發,終於在唐玄宗天寶末年,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在以後的近100多年間國力每況愈下。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是多樣的,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有唐朝統治者自身的原因,但是唐朝的藩鎮制度可以說是造成唐朝不斷內亂,戰爭頻發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藩鎮制度是唐王朝在軍事上的一個敗筆,在這些藩鎮中,節度使父死子繼、自闢僚屬、財政自治、掌控軍隊。而各個藩鎮之間,為了各自利益,還經常爆發戰爭,使國家處於長期戰亂之中。直接的導致了唐朝**政權的弱化和地方政權的坐大,地方的節度使憑藉著手中的權力,不服從**的政令。

而唐朝**更是無力的對付這些個割據的藩鎮,最後倒至亡國。

藩鎮制度可以說是自古就有之,但是在前朝歷代沒有一個朝代能發展到像唐朝這樣**無法控制的局面,在唐朝時期,藩鎮的設立是為了抵禦外敵而設立的,藩鎮的最高長官就是節度使,其實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時期,並沒有大規模的設立藩鎮節度使的制度,那時節度使只是一個臨時的官職,這一點我們在看「神探狄仁傑」時就能明白了,節度使之前的名稱通常稱為行軍總管或經略大使或是處置使,在看「神探狄仁傑」時我人可以經常的看到武則天給狄仁傑的官職就是什麼幽州經略大使或是處置使,或是涼州經略大使或是處置使,並節制地方軍事。這就是早期節度使的名稱。

唐朝大量的設定節度使的時期正是在唐玄宗時期開始的,在前期唐玄宗設定了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節度使的制度已經被完全固化下來了,節度使當時是地方的最高的軍政長官,享有兼管內排程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個地方的節度使又常常是一個人兼任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的節度使,像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自己一個人就兼任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威權之重,超過了以前任何的一種官職,而且節度使可以自己設定自己的副手和幕僚,然後上報**,而節度使轄區內的所有州縣長吏雖由**任命,而實際則聽命於節鎮。

所以說當時的節度使就是在唐朝****之外的一個獨立的王國。

在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為了抵禦叛軍進攻,所以就把軍鎮制度擴充套件到了內地,唐王朝在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並且讓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

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因為藩鎮的節度使們掌握著本藩鎮內的最高的軍事和行政權力,所以在他們逐漸的坐大以後,就有些藩鎮開始不服從唐朝****的管制了。這些藩鎮倚仗自己實力對**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

從唐代宗李豫開始到唐德宗李適,是藩鎮割據形成發展時期。這就是唐朝最為有名的「藩鎮割據」。

這些藩鎮名義上雖然是受唐朝****的管制,實則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從**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朝廷進一步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度使林立,他們擁兵自雄,互相兼併。**的政令在他們那裡失去了效用。更有甚者還發動針對**的叛亂。

在唐德宗時期,面對越來越強大的各地節度使,唐德宗也試圖削弱藩鎮割據實力,加強**集權,但由於措施失當,反而引起節度使的反抗。後來節度使樑崇義發生叛,隨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又據鎮反叛,自稱建興王,並聯合已稱王的淄青、魏博、成德、盧龍四鎮節度使抗拒**。再後來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叛亂,弄得德宗皇帝先是逃到了奉天,後來又逃到了梁州。

後來勉強的平定了這幾次叛亂,在此基礎上唐德宗但是唐朝****再也無力控制各地的不斷做大的藩鎮了。於是唐德宗在無奈的情況下發布了《罪己詔》,首次明確的宣告不再約束各地的藩鎮,對其姑息遷就。從此,唐王朝的**權力進一步削弱。

而各地藩鎮則乘機不斷的發展壯大。

但是在唐朝的皇帝中也出了一位對付藩鎮割據的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就是唐憲宗,面對著越來越做大的各地藩鎮,憲宗繼位後,著手開始對各地割據的藩鎮開展了一系列討伐的戰爭,憲宗繼位的第二年就開始對西川節度副使劉朋開戰,並且獲得了勝利,同年夏綏楊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權,並且發動叛亂,憲宗也對他作戰,楊惠琳戰敗被殺。807年討伐鎮海節度使李錡,813年魏博節度使田興規伏唐朝,813年他開始對抗拒唐朝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作戰,但沒有能夠獲勝,從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吳元濟的叛亂。這些成果被稱為「元和中興」。

吳元濟被平定後,在這個時期內,這是藩鎮勢力和唐朝**的一次大決戰。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唐朝**取得了勝利,長期割據的局面似乎都解決了。全國所有的藩鎮名義上全部規伏唐朝。

但是憲宗皇帝的這一系列的成果,也並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一些地方的藩鎮又開始發動規模不等的叛亂了,在這種情況下,唐朝繼位的新皇帝也沒有憲宗皇帝那樣的氣魄和膽量,使之一些個藩鎮重新又坐大並與朝廷分庭抗禮。特別是在唐昭宗即位後,由於政局腐敗、民不聊生,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的湧現,像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甚至打進了首都長安,趕跑了唐朝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唐朝****不得不又一次的向各地的藩鎮妥協,答應他們的條件,讓藩鎮去平叛,而各地的藩鎮則趁著平定農民起義的大好機會逐漸擴大自己的實力,發展自己的力量,藩鎮的實力在這一時期,首次的超過了**的實力,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唐昭宗根本沒有實權。

在這些藩鎮中實力發展最快的還是朱溫了,後來,唐昭宗被當時最大的藩鎮朱溫控制著。朱溫為了滅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殺掉宮裡所有宦官,再不顧大臣反對遷都洛陽,接著鎮壓各地藩鎮,最後又於天佑元年(904年)殺害了唐昭宗。另立了唐哀帝,而唐哀帝不過是藩鎮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而已。

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溫見廢帝滅唐時機已到,便先將唐朝朝臣全部殺光,接著又廢哀帝為濟陰王,自己做皇帝,唐哀帝也在被廢后次年,即開平二年(908年),被朱溫毒死。

所以說在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是導致唐朝衰落的最為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各地藩鎮實力和力量強大,唐朝**政權已經變得虛弱無力,幾位皇帝幾次企圖削弱藩鎮權力的努力,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消耗了唐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削弱了本身的實力,以至於使國家再沒有能力與各地藩鎮較量。與此同時,與唐****力量下降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各地藩鎮的力量卻越來越強,藩鎮割據更加無法控制。在無奈的情況下唐朝**也只能聽之任之,只求自保,通過僅有的幾個直接控制區域,艱難維持「大唐帝國」的統治。

維持著表面上的統一,就這樣,唐朝由強轉衰,始於藩鎮割據,最後唐朝滅亡,也是始於藩鎮割據。

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太監的,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你好,我是 揮墨君 很高興為您解答。關於太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的問題,我想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太監。太監即宦官作為封建王朝中極其特殊的群體,太監最早其實並非指的是被閹割的入宮服務的男性,而是指古代宦官中的高階 由此可知,在太監出現的早期,他們並非全是閹割後的男性,直到東漢時期,太監全部由閹割後的男性...

摸金校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並流行的?

從東漢末年三國時期 曹操就設立了摸金校尉和發丘,為的就是盜墓來補充軍隊的軍餉。摸金校尉是從三國時期由曹操發明的,並從那個時期開始流行。曹操當時擴充軍隊缺乏軍餉,就想到組織人馬去盜有錢人的陵墓,還給這些盜墓者起乙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曹操組建的一支部隊,從來不用上戰場,只需負責盜墓就可...

山水畫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中國山水畫是從何時興起的

簡稱 山bai水 以山川自然du 景觀為主要描寫物件的zhi中國畫。形成於dao魏晉南北版朝時期。應該是在隋朝出現的吧 中國山水畫是從何時興起的 中國山水畫簡稱 山水 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物件的中國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始獨立,五代 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