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三伏一共多少天,夏天的三伏一共多少天?

2022-01-19 09:05:13 字數 4929 閱讀 4089

1樓:獨家瞬間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2樓: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1、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  2、特指末伏  據《通書》、《陰陽曆書》和《萬年曆》查考可知:

陽曆公元2023年【陰曆乙酉(雞)年】的「三伏」是:7月15日,陰曆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曆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

但2023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23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

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3樓:匿名使用者

30~40天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今年7月14日交初伏(頭伏),7月24日交中伏(二伏),8月13日交末伏(三伏),8月23日出伏,共計40天

5樓:匿名使用者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6樓:匿名使用者

30或40天。頭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10天。

7樓:

30來度 還是很熱 晚上 就有點涼了 快秋天了嘛 差不多 內陸 都這樣 熱。。。

8樓:清水濁泉

一般是10天一伏,三伏就是30天。

夏天三伏天有幾天?

9樓:贛南稻草人

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從哪天開始算起?為什麼說現在最熱?

10樓:匿名使用者

為三十或四十天,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如果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10天,否則20天,於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三伏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三伏天是中國農曆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段時間,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暑熱暑溼就成了我們防範的重點。

另外,夏季暑溼對脾非常不利,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菠蘿、西瓜等;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

11樓:猴諄擅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1、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 2、特指末伏 據《通書》、《陰陽曆書》和《萬年曆》查考可知:

陽曆公元2023年【陰曆乙酉(雞)年】的「三伏」是:7月15日,陰曆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曆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

但2023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23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

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12樓:上海雙木

今年三伏的第一天8月5號是庚辰日,也是立秋日,為什麼今年在網上吵滿了是40天的伏天?

夏天的三伏一共多少天?

13樓:翦來福賞香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夏天一伏多少天呀?

14樓:姬覓晴

夏天一伏是10天「三伏」一共長達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15樓:光輝79鉌瑫

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初伏(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出現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於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三伏天一共多少天,三伏天共有多少天

三伏天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其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一般為陽曆的7月中下旬到8月的中下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日子,其主要原因是每天吸收的熱量大於所散發的熱量,從而導致熱量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一共是30天。三伏天共有多少天 一般30天,但有些年份是40天。是按照農曆節氣計算的。計算方法如下 三伏...

夏天的一伏二伏三伏是怎樣計算的,一伏,二伏,三伏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 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 初伏 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 中伏 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 這年的...

三伏xx的成語,與三伏有關的成語

烈日炎炎 綠樹成陰 夏日炎炎 熱不可耐 驕陽如火 烈日中天 皎陽似火 夏日可畏 赫赫炎炎 暑氣逼人 炎炎夏日 酷暑難耐 烈日當空 蟬聲陣陣 與三伏有關的成語 烈日炎炎 綠樹成陰 夏日炎炎 熱不可耐 驕陽如火 烈日中天 皎陽似火 夏日可畏 赫赫炎炎 暑氣逼人 炎炎夏日 酷暑難耐 烈日當空 蟬聲陣陣 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