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仿效印度,廢除本國語言,改為英語嗎

2022-02-24 16:50:15 字數 4523 閱讀 8396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不管英語有多流行和普及,印度是不會廢除本國語言的。由於印度國內各種語言繁多(至少1500種語言,使用者超過一百萬的也有近30種語言),導致僅官方通用的所謂母語就有至少十種,最常用的也有四五種如印地語、泰米爾語或梵語等。不得不說的是,英語也是印度官方准許使用併成為最常用的語言之一。

但從未有哪一種語言(包括英語)成為唯一被認可的官方用語,這就是印度語言的特點及現狀。所以,根本不存在印度會廢除本國語言的可能性。

其次,在中國,儘管存在與印度相同的語言繁多的問題,但前有古漢語(官方通用),今有普通話(新中國成立之後進行全國推廣的)。一方面成功地保護了各民族語言以及所謂的地方話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作為唯一的官方通用語言也極其可靠地保障了相互之間的交流問題。普通話,事實上無可爭辯地,就是中國唯一的官方及通用語言。

同樣,不可能被廢除掉。

最後,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不會廢除自己的語言,只會想方設法地鞏固或完善自己的母語地位,不管其當前的語言情況有多複雜。所以,在情況非常明朗的中國,還是看似有些麻煩的印度,其本國語言都絕不會,也絕不允許被任何一種外來語言——如英語所取代,不管英語現在是多麼地盛行,多麼有影響力,都絕無可能。即便是在歐洲各國,英語也不是唯一的官方語言,更多的是作為第二語言存在,以方便各國官方和民間的交流。

2樓:小橘子的壹天

不會的,印度阿三那是因為本國自身全部被外國淪陷過,所以大部分人都會說點英語.尤其是稍微受過教育的.中國現在高考英語比重都在下降更加說明國家不可能英語取代漢語.你覺得呢.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定不會的,中國歷史這麼雄厚,底蘊這麼豐富,怎麼可能喪失民族性呢。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文將在國際上發揮重要作用,連世界上的小國都會保留自己的語言,何況我們大國。

4樓:凱怡美眉

不會,中國現在是強國而且中國的語言文化非常悠久。不會輕易更改

5樓:

問這個問只是顯示你很無知,2023年執行英語不例入高考範圍,因為英語讓中國損失了多少人材,如果讓全世界都來學國語不是更好嗎,

6樓:是是非非

現在就兩種語言稱霸世界,英文。中文

7樓:夜影薩蘭德

這麼可能捏。幾十年後沒準中文就是世界第一語言了

8樓:不要叫我起床

高考沒幾年就不考英語了!

9樓:

當然不可能,國語博大精深,別國人還搶著要學國語咧

10樓:

不會的。那是不可能的

11樓:蕭鋒

傻叉才能問出這樣問題!

12樓:無限

你知道世界有多少人說漢語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吧,母語怎麼會被廢除呢

為什麼印度不能像中國一樣,拒絕英語使用自己的語言

1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中國並沒有拒絕使用英語,而且在加大英語的普及力度。英語不是某一個國家的,而是全世界的。下面再來簡要的說一下印度與英語。

一個國家用什麼語言通常有一定的歷史沿襲性,由於大量百姓的使用從而具有一定穩定性,不容易改變。比如說當年小日本子在東北大量推廣日語,到現在還不是沒有沿襲下來。印度被英國統治了很多年,而且印度人認為英國是很發達的國家,接受了英語的文化,英語在印度被用作官方語言,即使他們本地的烏爾都語裡面經常夾雜著英語單詞,平頭老百姓或多或少都懂一些英語。

而且英語的好壞被用作評判一個人是否受過良好教育的標準(這在印度是一個人能獲得多少尊重的標準)。

15樓:桃愛藍藍

歷史原因,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它英語普及已經比較好了,而且大部分群眾也喜歡了說英語了吧

16樓:匿名使用者

香港呢?

印度已經有八百種當地語言了

印度人為什麼在所有公開場合都說英語而不說本國語言?

17樓:starlink大尉

涉外場合當然說英語,否則別認真聽不同。而且印度語言非常複雜,有很多分支,不熟悉的人,不同地區的人相互之前差異非常大,又沒有一種類似「普通話」的語言,還不如說英語呢

18樓:匿名使用者

你見到是**的印度人?因為受應該殖民統治,印度人遍佈英國殖民地,在中國這邊好多印度人說廣東話,因為他們是祖輩是在香港生活的他們也在香港出生!

19樓:匿名使用者

英語是印度的第二語言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曾被英國殖民統治 導致英語為官方語言 就比如中國過年要放炮一樣 習俗 習慣了

21樓:指點江山

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2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是英國的殖民地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不是英語?他們日常用的語言是英語嗎?

23樓:森海和你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

日常用的語言主要有印歐語系、漢藏語系、

南亞語系、德拉維達語系,語言複雜。

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30%人口使用;英語已經在2023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1種少數民族的預定官方語言。

印歐語系是十九世紀的英國人威廉·瓊斯提出的一個語言學概念,即認為印度和歐洲的大部分語言都是從「原始印歐語」分化出來的,這些語言彼此之間具有親屬關係和相似性。按照母語人口來排名,印歐語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語系,佔世界人口的41.8%。

漢藏語系是法國學者讓·普魯祖斯基於2023年提出的語言學術語,是語言系屬分類的一種,分為漢語族和藏緬語族,是用漢語和藏語的名稱概括與其有親屬關係的457種語言。母語人口有14億以上,約佔世界人口的20%。

24樓:匿名使用者

在印度,英語和印地語並列為官方語言。

印度本土的語言就有400多種,印在鈔票上的本國語言也有14種之多。然而就是在這個有著「語言博物館」美譽的印度,一種外來語言――英語,卻堂而皇之地成為這個國家的「國語」,在印度生根、發芽然後茁壯成長。據統計,有著10億人口的印度初通英語的人超過兩億,是世界上掌握英語人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而精通英文的人則有5000萬。

不要忘了,印度人口的識字率僅為60%。

由於印度語言太多,而且有的語言之間差別甚大,沒有一個通用的「普通話」,南北同胞要溝通起來還真是個麻煩事。這與中國的北方人聽不懂上海話或廣東話不一樣,因為中國人畢竟在閱讀和寫作上用的是一種文字,只是語言的發音有差異而已。而印度則不同,特別是南方,幾乎每個邦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與相鄰的邦的語言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所以說,多虧了在全國能普及開的「普通話」――英語,使得印度人能夠自由地溝通。

25樓:小龍

上個月剛問了兩個印度朋友這個問題,巧了。呵呵

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說話我覺得很迷惑,大多數聽不懂,但裡面又有時能聽懂,因為是在說英語,我本以為是因為長期受英國人統治,以至於語言裡面自然而然夾雜了好多英語了,於是我問他們到底說的是什麼語,他們說是印度語和英語混著說,說他們那的人都這樣。

因為雖然他們的母語是印度語,但他們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所有的課本都是英語的,老師教學也是用的英語,至於印度語,只是一門課程一樣。就象是在中國,所有的課本都是中文的,但有一門課叫「英語」一樣,只是他們反過來了。

於是久而久之,受過教育的人都能說很好的英語,但自己民族的母語又是印度語,所以大家都是混著說,也都互相能聽懂。

我那朋友說他可以說印度語,也可以聽,但如果讓他用印度語長篇大論的寫點東西,那非累s他不行。感覺就象是在中國學中文,很多人能聽懂點,能說點,但寫不出來。呵呵。

至於官方語言,兩種都是,也都是混著說的,很有意思

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比華人好

26樓:端木吟天

因為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由於的殖民影響,英語已深入印度社會各個角落。英語是印度的第二附加官方語言,也是其全國性的通用語言。

27樓:枯木

有一個說法是bai

講,印度當地語言以及歐du

洲不同的語言共同zhi發源於原始印歐語dao。他們在語法以回及語答

調上有一定的相識。因此印度人學習英語上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同時印度有大概十分之一的人將英語作為日常語言,有著較好的英語環境。

28樓:刺骨寒風刺骨寒

因為他們長期被英國殖民!!英語也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

29樓:西裝**大哥

印度很多人不會英語,不但不會英語而且需要也有障礙,印度很多人考試作弊文憑都是作弊來的。

印度多民族國家比中國多但是語言沒有統一各說各的印度還有人說漢語

印度為什麼不廢除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為什麼影響那麼大?是怎麼回事?

印度在1947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印度憲法第15條規定 任何人不得因種姓 宗教 出生地而受歧視 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 不可接觸制 然而印度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種姓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實這是種姓制度長期存在導致的思想和社會殘留有關。就像中原人不管...

印度尼西亞割禮為什麼不廢除,印尼現在還有割禮嗎

當地風俗,老一輩的迂腐,深受毒害的青少年。為什麼不廢除割禮?1 割禮是一種流傳廣泛的數千年的習俗,想一時改變很困難。2 現今割禮盛行地區多為經濟落後,宗教氛圍濃厚的地方,外界力量很難進入,內部也不願改革。3 男性割禮已被證明對性衛生有好處,而女性割禮是對女性身心的摧殘,但在上述地區,男尊女卑是常態,...

殘奧會中國會在獎牌榜首位嗎,殘奧會中國會在獎牌榜首位嗎?

當然1 中國 61 54 41 156 2 英國 41 23 26 90 3 美國 29 26 24 79 4 烏克蘭 20 15 24 59 5 澳大利亞 18 24 23 65 6 南非 17 2 5 24 7 俄羅斯 16 20 18 54 8 加拿大 16 8 17 41 9 德國 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