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語十則》的一些問題(Thanks

2022-03-04 14:24:53 字數 1671 閱讀 6676

1樓:心想事成

(1)「時」,這裡是副詞,相當於「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複習」了。

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譯文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鬥。

譯文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3)[其]大概,也許。

譯文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4)[知]同「智」,聰明。

譯文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5)三人行:幾個人一同走路。

(6)第(2)個更好。因為「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憑藉」的意思。

(7)[其]大概,也許。

譯文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複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

「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並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2樓:

(1)常常

(2)以:把……看作;為:是

把(施行)仁愛看作是自己責任

(3)其:大概

大概是恕吧

(4)是知也[『知』的單獨翻譯 句子的翻譯] :

知:通智,智慧

(5)(與幾個人一起)這題不太會

(6)可以憑藉它(溫故而知新,複習舊知識獲得新感悟/收穫知識)成為老師

(7)其:大概

大概是恕吧

(8)「溫故」,「知新」大概是因果或遞進關係。強調複習、理解、活用知識的重要性及作用。

你的回答應該是可以的。

最後一句可能是為了「照應前文」,作文要首尾呼應嘛。

但我的理解則是理解、靈活運用知識。

3樓:雨中淚思

(1)學而時習之「時」是翻譯成「常常」

句子翻譯成『學習並常常複習它'

(2)[『以』『為』的翻把......當作......

(4)是知也[『知』的單獨翻譯;智慧

句子的翻譯] 是真正的聰明.

(5)三人行:幾個人一起行走.

(6)可以為師矣;就可以當老師了。

其他的我忘,sorry.

《論語》十則的問題

君子 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吾 我日 每天 三省 三,泛指多次,多次進行自我反省 傳 老師傳授的知識 罔 感到迷茫而無所是從 殆 有害 女 通 汝 你,人稱代詞 齊 看齊 弘毅 胸懷寬廣 意志堅定或者剛強勇毅 已 停止 凋 凋謝 凋零 其 大概 怒 應該是恕叭 指 恕道 不知道對不對,我們語文老師 段長...

關於主機板的一些問題,關於主機板的一些問題

g31其實是很不錯的一款晶片組,便宜,規格較高。最高支援1333mhz前端匯流排,幾乎支援全系列的酷睿2處理器。而且通過bios中合理設定可以很輕鬆的破解intel的外頻牆限制,超頻能力甚至超過最新的p43主機板。不足在於僅支援最大2g記憶體,只有1個雙通道控制器,因此幾乎所有g31主機板都只有2根...

關於個人旅行的一些問題,關於旅行的一些問題

簡單,帶 感冒,消炎,拉肚子,等 藥品,衣服 備用 帶一套,因為 賓館 提供 洗衣服的 服務,每到一個 城市 就找當地的 旅行社,非常便宜。好幾個 景點 才 2 3百元 線路 一直南下 直接到 拉沙。回家時 飛機 飛到 長春。這樣的話 江南 水鄉 雲南 貴州,中國大江南北 就走遍了!呵呵,真不好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