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女孩的年齡是怎么表達的,古代人女孩的年齡是怎麼表達的?

2022-10-27 06:45:07 字數 6098 閱讀 1343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下列是古人的女孩年齡稱謂:

1、度:小兒初生之時。

2、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3、赤子、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4、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5、孩提:指2——3歲的兒童。

6、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7、九齡:為9歲。

8、黃口:十歲以下。

9、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10、幼學:十歲。

11、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12、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3、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14、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15、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16、破瓜、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

17、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8、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2樓:窺█重量

芳齡二八應該是16歲.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也有的說雙十年華。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會把頭髮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歲,又稱「待字」或「待字閨中」也稱及笄。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

古代形容女孩子年齡的詞語

3樓:淵風羽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4樓:樂觀的高飛

1、初生叫嬰兒,

2、不滿周

歲稱襁褓。

3、2至3歲稱孩提。

4、7歲稱髫年

5、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6、12歲稱金釵之年

7、13歲稱豆蔻年華.

8、15歲稱及笄之年.

9、16歲稱碧玉年華

10、20歲稱桃李年華

11、 24歲稱花信年華

12、女子出嫁稱標梅之年.

5樓:藍天

形容女生年齡的詞語如下~豆蔻年華,花樣年華,如花似玉,情竇初開,芳齡幾何,等

6樓:有何不可

女孩:7歲稱髫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讀jī)之年。

女子出嫁稱標梅之年。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7樓:匿名使用者

如花似玉。黃花閨女。都是形容古代女孩子年齡的詞語。

8樓:匿名使用者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9樓:念丶齊

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

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讀jī)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標梅之年。

古代如何形容各個年齡層的女子

10樓:合夥人金林

湯餅:出生三bai天。

初度du:週歲。

生小:幼年。zhi

總角:dao即兒童的髮髻向版上分開的樣子權,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教數:9歲。

外傅:10歲,出外就學。

及笄:指女子15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怨女: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

而立:指30歲。

不惑:指40歲。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黃髮:指長壽老人。

擴充套件資料

稱謂來歷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又人到暮年,**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參考資料

11樓:千年書蟲

1、生小:抄

指幼年的時候。《孔雀東南飛襲》中bai就有寫道:「昔作女兒時,生du小出野

zhi裡」。

2、始齔、髫dao年:女孩七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3、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4、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未成年。

5、及笄:年滿15歲的女子。

6、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7、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也有的說雙十年華。

8、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9、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古代如何稱呼女子各個年齡段?

1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女子各年齡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時候。《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寫道:「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

2、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歲稱「髫年」。出自唐代楊炯的 《明威將軍樑公神道碑》:「丱歲騰芳,髫年超靄。」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出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

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13樓:漢服古今談

古代對女子年齡段的稱謂,你都掌握了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女子: 12歲稱金釵之年, 13歲稱豆蔻年華, 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出嫁女子稱梅之年

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15樓:檾茗蔏菏荼

古代稱謂

嬰兒:人初生。

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杖朝之年:八十歲。

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歲合稱。

耄耋:八

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

「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

「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另外,還有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16樓:亨時達奢侈名錶售後

襁褓:指不滿週歲的孩童

孩提時代:指2至3歲的孩童

黃口小兒: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髫年:女子七歲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歲。女子年滿十五時,用簪子將頭髮束起,代表到了出嫁的年齡

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韶年:男子七歲

舞勺之年:男子十三至十五歲舞象之年:男子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這一天父親長輩要為其舉行及冠之禮,表示成年。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歲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歲知命之年:男子五十歲花甲或耳順之年:男子六十歲古稀之年:老人七十歲

杖朝之年:意思是年紀過了八十歲便可以撐著柺杖上朝

耄耋(mào dié):八十至九十歲

米壽:老人八十八歲

鮐(tai)背之年:男子九十歲。因為這時老人身上會長斑,就像鮐魚背

白壽:即一百去掉一,老人九十九歲

期頤:老人一百歲,指的是期待頤養天年的意思,說明老人年邁,需要子孫贍養

茶壽:老人108歲。茶上面的「艹」字頭為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點一個八,二十加八十加八,就是108

古代人是怎麼鑄劍的,古代人是怎麼鑄劍的

劍過程是異常艱辛的,通常的過程是這樣 第一步 通常是工匠自己去選擇優良的材料,然後經過爐火純青的高溫將其融化,去除其中的雜質。第二步 將融化鐵水鑄成模型,再接著經過不斷的敲打,形成鋒利的刀刃。這還不是一把真正的寶劍,最後一道關口,也是最關鍵的一道程式,就是淬火,把燒紅的寶劍放入冷水之中。經過了這一番...

古代年齡稱謂有哪些,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不滿週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古代人一般怎麼過年

1 置天地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祠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先祖神仙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先祖神仙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祠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 香燭 五供 大供之外還要掛畫像,與拜偶像不同,大都是表達對先祖敬意,福祿壽三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