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節日??要吃什么的,冬至是什麼節日??要吃什麼的?

2022-11-21 18:45:06 字數 5361 閱讀 6135

1樓:

冬至又稱為冬節、交冬,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在這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冬至飲食習俗:

1、冬至吃餃子防寒取暖:

很多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餃子形狀飽滿,內容充實,味道鮮美,是閤家團圓時候的美食,尤其是一家人分工合作,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情形,為餃子賦予了更多團圓喜慶的意味。

所以,冬至吃餃子寓意閤家團圓。

2、赤豆糯米飯防災祛病

在江南的很多地方,冬至晚上,全家歡聚一堂,要吃赤豆糯米飯。據說,共工氏有個作惡多端的壞兒子,死於冬至這天,他死後還繼續作惡,變成疫鬼,到處傳染一病,禍害人間。後來有位仙人指點說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人們就煮赤豆飯,驅趕這個疫鬼。

後來就形成了冬至夜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3、混沌開啟心智,提升學習運勢

餛飩雖然多見於南方,但冬至日吃餛飩,卻可以不分地域,尤其是對孩子來說,更有開啟心智的作用。其實與道教的觀點有關。道家認為,天地混沌未分的樣子,就像雞蛋一樣。

而餛飩不僅形狀和雞蛋一樣,而且與「混沌」諧音。所以在冬至日吃餛飩,既有引申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的寓意,也有清理頭腦中的混亂,提升學習、思考運勢的作用。

2樓:溫馨且恬適的小純真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日出到日沒有10小時左右。

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執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

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習慣上,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

3樓:生活全知了

冬至吃什麼?各地風俗不同,吃什麼就有所不同。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吃餃子,在我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4樓:浮萍通草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

5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6樓:

吃餃子,冬至這一天黑夜最長,而後慢慢變短.

7樓:匿名使用者

是個節氣,習慣上是要吃水餃,不過,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8樓:

吃餃子啊 ,我今晚也要吃呢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吃什麼

9樓:探蹤尋跡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10樓:陳貝貝

「冬至」不是「冬天到了」,「冬至」的意思是「冬天的極點」。冬至吃餃子、湯圓。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有各種餡料的餃子:牛羊肉餡、酸菜餡、海鮮餡、韭菜大蔥餡、芹菜豬肉等。

南方地區一般吃湯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象徵著團團圓圓。

11樓:萌萌噠的瘦呆萌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如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緯2°33』)這天的白晝達11小時59分,海口市約為10小時55分,杭州市為10小時12分,北京約9小時20分,而號稱「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緯52°58『)也僅有7小時34分。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冬至這天開始「進九」。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12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也是節氣中比較受老百姓重視的一個日子。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

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冬至吃什麼呢?冬至有什麼飲食習俗?

其實全國各地習俗五花八門,冬至吃的東西也不一樣。下面就跟著小編看看全國各地老百姓是冬至是怎麼吃的吧?

北方人冬至吃什麼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餃子餛飩這類象徵團圓的食物可謂冬至餐桌上的首選。那麼冬至吃餃子混沌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南方人冬至吃什麼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餃子和湯圓是南北方冬至餐桌上的主角,但是除了這兩個主角外,有些地方的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哦!

13樓:塵心

1、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前是大雪,即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即翌年1月4-6日交節,而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等,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利用土圭觀測太陽從而測定出冬至這個節氣。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素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的說法。

2、「冬至大如年」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從這句話即可看出,其實這句話是從前開始有的,在我國古代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或「肥冬瘦年」的俗諺,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冬至的禮俗隆重如同新年(春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曰「冬至節亞賽年節」;「冬肥年瘦」則指而在春節時各種飲食已消耗不少,「肥」不如冬至。到了唐代,冬至由原本大於春節,發展成冬至與歲首(春節)並重。冬至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它不僅僅代表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更多的是預示著準備進入寒冬,要國人屯好衣服等預備迎接,而在這個節日,很多家庭會選擇吃團圓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春節如何安排,最近的狀況等,是一個有著重大意義的節日。

1、冬至一般需要祭祀祭祖,像家人團聚在一起先拜拜祖先再吃團圓飯,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

2、最為突出的是冬至的飲食習俗,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意思為北方吃餃子,南方煮湯圓。

北方之所以有吃餛飩的習俗是因為一個關於匈奴的傳說,因為當時匈奴首領名字與餛飩音相似,北方百姓受其騷擾甚多,百姓恨他,於是有了這一在冬至這個祈求團圓平安的節日吃餛飩,希望能避開匈奴干擾的習俗。另外北方還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於是後人仿效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而在南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人們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當然餃子和湯圓也是南方慶祝冬至必不可少的習俗,還有「冬至丸」即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蔔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3、另外還有賀禮(拜賀、送寒衣)、數九的習俗,所謂的數九就是冬九九,一般認為從冬至日起數到九九八十一日,天氣就暖和了。

冬至節要吃什麼?

14樓:

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

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

1、羊肉湯

每到冬至各地吃羊肉,俗語說「三九補一,冬」,溫補羊肉被視為冬天進補佳,選。對於老百姓來說,吃羊肉是冬季進補禦寒的主要方法之一。中、醫上講究「四季五補」,其中冬季「滋補」是時宜進補方法。

冬至吃羊肉是為禦寒滋補。

2、湯圓

冬至湯圓,又稱冬節丸、冬至團等。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說,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的習俗: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一帶如粵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

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今天冬至,要吃餃子,吃什麼餡的呢?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吃餃子了 冬至的起源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 冬...

冬至在北方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北方還是南方

預防寒冷。冬至 wintersolstice 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過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冬至俗稱 冬節 長至節 亞歲 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

61是什么節日,61是什麼節日

六一是小孩子的節日 也可以是我們的節日 讓我們回憶兒童時代回憶童年往事 所以我覺得 六一是我們任何人的節日 6月1日是兒童節 孩子們的節日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 建築物均被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