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西壁詩意三十字?提心題西林壁古詩意思,30字

2023-01-06 04:05:17 字數 5425 閱讀 3956

1樓:**隨身吧

題西林壁。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賞析。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

《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者介紹。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2樓:網友

橫看是蜿蜒山嶺,側看是險峻高峰,遠近高低看過去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之所以不能認識廬山的真實面目,只因為身處在這層巒疊嶂深山中。

3樓:冉趣老師

這位朋友,你好,這個是表現的當時的一些景色描寫,然後觸景生情,懷念歷史的一些事件。

4樓:網友

我覺得就是來到了山峰,看到了遠處的山峰,各不相同,找不到出路,原來我在山的裡面。

5樓:網友

題西林壁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提心題西林壁古詩意思,30字

6樓:我也想知道阿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釋: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

題:書寫,題寫。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裡牆壁上的。

7樓:夜之殤殤殤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

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8樓:遊皖秀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從側面看,廬山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目,是因為我正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西林壁》的詩意

9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題西林壁》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從字面上解釋是:廬山從正面看是雄偉奇特的大嶺,從側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無論是遠看、近看、高處看、低處看,廬山的模樣都是不同的。

儘管學生對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憑有限的經驗難以想像這種景象,也很難體會詩人的情懷、理解詩中的哲理。我藉助多**逐一出示廬山的正面圖、側面圖、遠景、近景、高空俯檢視、山腳仰檢視,學生不僅領略了廬山千變萬化的美景,更是領悟了「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然後我讓學生想像:

如果你身在廬山中,能看到廬山千變萬化的姿態嗎?這是為什麼呢?多**演示:

詩人漸漸走近廬山;詩人邊登廬山,邊環顧左右,卻只看到山石叢林,不由慨嘆「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接著開展討論:怎麼樣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呢?

從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觀察。

10樓:楊涵涵

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看,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是正深處廬山之中。

11樓:佼俊材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的意思是: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

我們為什麼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裡面,眼界受到侷限的緣故啊!

12樓:5url路去咯圖

從正面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險峻的山峰,不管是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的樣子各不相同。我不認識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之中。

題西林壁詩的詩意。

13樓:匿名使用者

橫著看是連綿起伏的森林從側面看成了山峰遠看近看俯瞰仰望 景色各不相同我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我身在廬山之中。

14樓:匿名使用者

橫著看它就是一座山峰,遠處近處高處低處角度不同,不知道廬山真實的樣子,只因為我自己在廬山中。

15樓:**獨家信封

橫著看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成了山峰遠看近看俯瞰仰望景象各不相同我看不清廬山的直面目,只因為我在廬山之中。

16樓:潔玲大大

廬山,橫看像連綿起伏的山嶺,側看像一座山峰,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從高處看;從低處看;廬山的樣子各不相同。我不知道廬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為自己在這座山之中。

17樓:康策媽媽丹妮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18樓:匿名使用者

《題西林壁》的詩意是:橫看是蜿蜒山嶺側看是險峻高峰,遠近高低看過去千姿百態各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認識廬山的真實面目,只因為自己身處在山中。

19樓:小唯青蛙

橫著看像連綿起伏的山嶺,側面看卻像一座座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到的都不一樣。之所以不知道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自已身處於廬山之中。

20樓:匿名使用者

《題西林壁》詩意:橫著看就像一座山嶺,側看就像一座山峰,從遠近高低不一樣的方向看就會像任何事物。不知道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我」站在廬山的中心。

21樓:永恆紫薇花

從正面、側面廬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22樓:匿名使用者

橫著看像山嶺,側著看像山峰。從遠高低來看都不相同。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是因為我就在廬山之中。

23樓:青可瑞

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

24樓:韓束貝媽

題:書寫,題寫。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廬山腳下。

緣:因為。

題西林壁的詩意是什麼

25樓:歲月尾巴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身處其中,往往看不清真相。跳出來,以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才看得更清楚。

26樓:景泰帝國

橫著看像一。下一片山頂。可著看像一片高峰,遠近高低的角度不同,樣子看起來也各不相同,不知道廬山真正的面目,指只因為自己再次一座大山中。

27樓:弘毅教育資源

作為題壁詩的代表作,也是哲理詩的代表作,淺顯的詩句,卻暗含深刻的道理,不簡單。

28樓:學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複雜的事情,要多方面觀察,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

29樓:信代佛

he嗨!真是的,難道你是詩人嗎?我字要帶「」,是「我」不是我!

30樓:憶追流年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綿起伏、山峰聳立。

31樓:懷恬

吃錯藥下個月雪花秀多管閒事客服。

32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想放著手機幹屁用的。

33樓:網友

嗯就是男神我只是因為。

34樓:瀟瀟雨落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詩意

題西林壁的詩意

35樓:月照星空

《題西林壁》是蘇軾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從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

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併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警句。

題西林壁古詩,題西林壁古詩意思

詩名 題西林壁 朝代 北宋 作者 宋 蘇軾 體裁 七言古體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註釋 題西林壁 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廬山。緣 同 原 因為 由於。此山 這座山,指廬山。橫看 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

題西林壁詩句意思,題西林壁古詩的意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 從正面看廬山是蜿蜒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險峻的山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遠近高低看過去,廬山的景色千姿百態,各不相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題西林壁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題西林壁這首詩揭示了什麼哲理,《題西林壁》其中包含人生哲理是

題西林壁抄 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 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