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生活百典
力量[ lì liàng ]的“量”讀音:[ liàng ],讀四聲。
基本釋義:[ liàng ]
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鬥等。
2.限度:膽~。力~。
3.數量:降雨~。產~。
4.估計;衡量:~力而行。
5.哲學範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輕重、快慢等。
[ liáng ]
1.用器具確定東西的多少、長短或其他性質:~地。~血壓。
2.估計;衡量:打~。思~。
相關組詞。商量 大量 自量 音量。
測量 無量 量杯 儘量。
2樓:黑白調子喵
?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esrc="https:
com/95eef01f3a292df50cb93995b7315c6034a8733c"/>
力量:讀音lì liàng ,指 力氣,能力; 效力;可以發揮作用的人或集體。
力量”的“量”是第四聲。
力量近義詞:力氣 、能量、 氣力。
2、那船抵擋不住風暴的力量。
3、它成為改造社會的一個主要力量。
4、我對他實際上是對所有事的最初記憶,就是他的力量。
5、但我們深信每一個人發揮的力量,否則你們就不會來到這裡。
3樓:麒麟老師教你當學霸
力量是的量在這裡讀四聲。
4樓:匿名使用者
力量的量是輕聲不之是四聲。
力氣是輕聲還是第四聲?
5樓:教育海洋星
力氣是輕聲,讀音為 [ lì qi ]。
釋義:力量;氣力。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想某費了多少力氣,方才滅的那西楚霸王。”魯迅《野草·風箏》:“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
近義詞:力量、氣力。
詞語解釋:1、力量。
有份量。古詩文解釋為強力也。後引申具有了“作用”、“能力”的意思,是漢語中常用詞語。
梁斌《播火記》第二卷四十:“自從暴動以來,幾天裡,我就覺得象是過了幾十年,覺得心情豁亮,渾身有用不完的力量。”
2、氣力。體力;力氣。
《紅樓夢》第八二回:“﹝黛玉﹞顏色不成顏色,說話兒的氣力兒都微了。”《故事新編·采薇》:“叔齊﹞忽然覺得有了氣力,立刻站起身,跨進草叢,一路尋過去。”
6樓:愛教育的泡泡
力氣是輕聲。讀音:lì qi。
釋義:1、拉弓用力的計量單位,一力氣等於老秤九斤十二兩。
2、身體肌肉收縮或擴張產生的效能。
3、體力。如:力氣活兒。
出處: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便使盡平生力氣,飛起右腳,向他襠裡一腳踢去。”
近義詞。幹勁。
拼音:gàn jìn。
釋義:1、作事的勁頭。
2、乾勁:替別人助聲勢所用的力氣。
3、做事的積極性(沒有一點幹勁)。
出處:謝覺哉《鼓起勁就幹得了》:“十分指標,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幹勁’,任何困難,都在他們面前低頭了。”
力氣是輕聲還是第四聲
7樓:清寧時光
力氣是輕聲。讀音:lì qi。
釋義:1、拉弓用力的計量單位,一力氣等於老秤九斤十二兩。
2、身體肌肉收縮或擴張產生的效能。
3、體力。如:力氣活兒。
出處: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便使盡平生力氣,飛起右腳,向他襠裡一腳踢去。”
近義詞。幹勁。
拼音:gàn jìn。
釋義:1、作事的勁頭。
2、乾勁:替別人助聲勢所用的力氣。
3、做事的積極性(沒有一點幹勁)。
出處:謝覺哉《鼓起勁就幹得了》:“十分指標,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幹勁’,任何困難,都在他們面前低頭了。”
力量的量組詞量帶不帶聲調?
8樓:不當無名小卒輩
有的帶聲調,有的不帶聲調。
第四聲:等量齊觀、打量、較量、儘量、估量、度量衡、不自量力、大量、商量、以升量石、少量、比權量力、比量齊觀、小量、宇量、計功量罪、力量。
第二聲:以升量石、估量。
輕聲:估量、力量。